分享

明明槽点满满,却常驻日本影史第一,《千与千寻》为何没人批?

 尘飞扬说经典 2021-11-06

很多年来,《千与千寻》都稳坐日本第一动画的宝座。

308亿日元的票房神话,直到去年才被《鬼灭之刃:无限列车》打破。

票房虽居第二,但论口碑,《千与千寻》依旧是日本影史的NO.1。

《千与千寻》拿过奥斯卡最佳动画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安妮奖的四项大奖。

而安妮奖是动画片届的最高奖项之一。

在《千与千寻》面前,奖杯不太多的《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就像油漆未干的新贵。

国内观众也很喜欢《千与千寻》,豆瓣给出9.4的高分,好于99%动画,99%奇幻片。

受众广,口碑强,这就是日本第一动画的王者气象。

《攻壳机动队》的导演押井守看过《千与千寻》,却提出相当尖锐的批评。

他不理解这部动画明明槽点满满,为何可以赚得盆满钵满?

槽点一,故事线索不清晰。

千寻和父母来到荒废的游乐园,父母因为贪吃,成为面目狰狞的猪。押井守认为,千寻的父母变成猪,只是为了让千寻孤苦无依,为她闯入神隐地带打苦工做准备。

“宫老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城市出身的千寻去做重体力劳动,通过劳动有所觉醒,变成一个自立的孩子。想做到这一点,让父母变成猪就好了,没必要拼命深究。父母的任务在开头基本就完成了,这就叫作'方便至上主义’”。

押井守

这种方便至上主义,也给千寻父母带来麻烦,我们无法理解,有过都市生活经验的中年人,在一个荒废的游乐园,见到琳琅满目的食物,竟然丝毫没有任何警惕,见到食物就猛吃。

这种情节,是不是叙事上的偷懒?

此外,千寻进入神隐地带的后半段,主要任务已经从让父母变回人变成了拯救白龙和无脸男。这也意味着影片从亲情线变成了爱情线,故事的重心发生了偏移。

槽点二、千寻的改变太突兀。

千寻家离开东京,搬到乡下,此时千寻的心情是难过的。

这种难过是千寻对搬家的情绪反应,证明她无法接受搬迁。

我们无法从这里面感受到千寻面对不同环境的超强适应能力。

在汤屋中,千寻能迅速适应残酷的生存法则,获得脱胎换骨式的成长。这种超强的适应能力与千寻在现实世界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

对于这种转变,押井守认为这是宫崎骏的一贯做法。

“宫老不喜欢犹犹豫豫,不喜欢爱说'我讨厌这种工作’的孩子,所以把这个过程全跳过去了。立即让千寻变成努力干活,喜欢工作的孩子。”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们接受千寻在汤屋中的表现,不是千寻角色的胜利,而是宫崎骏语法的胜利。

因为大家接受宫崎骏的喜好,所以觉得千寻能在一瞬间长大。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别的导演没有宫崎骏的金字招牌,这样处理角色,会被疯狂吐槽吧?

槽点三、白龙和无脸男,究竟谁才是男主角?

押井守认为,宫崎骏根本没想明白谁才是影片的男主角。

“宫崎骏从来没想过这会成为一部关于无脸男的电影……无论是谁看这部电影,最初都会以为这是千寻和白龙的事。谁料看到一半,原本只是偶尔出现的,像妖怪似的奇怪大叔无脸男的戏份越来越多。让人纳闷——这故事要往哪里走?”

早在2001年,《千与千寻》进入宣传期,铃木敏夫制作大量无脸男的形象为影片宣传。

对宣传不太关心的宫崎骏问他,“为何用无脸男做宣传?”

铃木敏夫专门对比过白龙和无脸男的镜头,发现无脸男的镜头高于白龙。

他认为无脸男更有资格成为影片的男主角。

在片中,白龙一度是汤婆婆的打手,白龙被钱婆婆打伤,千寻为了得到钱婆婆的原谅,坐电车前往沼底找钱婆婆。

而另一方面,无脸男也陪伴千寻一起去找钱婆婆,最终留在了那里。

这一次旅行与其说是拯救了白龙,不如说在拯救无脸男。

因为无脸男更能彰显钱婆婆存在的意义。

我以前曾专门解读过无脸男的形象,指出他是欲望的象征,有一颗在消费时代迷茫的痛苦心灵。

汤婆婆的汤屋是一个强大的消费体系,奉行的是一条残酷的生存法则,要么成为劳动者(否则被吃掉),要么扮演消费者。

无脸男不差钱,只要他愿意,就可以在汤屋购买各种他想要的东西。

然而,汤屋提供的服务,也给无脸男带来无尽的痛苦。

他吃遍汤屋的美食,甚至吃掉服务员,他的身体越来越膨胀,性情越来越暴虐。

膨胀起来的是他的身体,也是折磨他的空虚与病态。

消除无脸男痛苦的不是花更多的钱,而是让他和钱婆婆生活在一起。

这里面有一个明显的寓意,消费社会让人痛苦,农耕文明给人安宁。

另一方面,千寻找钱婆婆,名义上是为了治疗白龙的身体,实质上是拯救无脸男的灵魂。

后者的拯救,才突出汤婆婆与钱婆婆的不同,这也证明无脸男的戏份明显比白龙的戏份更有意义。

必须要重申一遍,以上内容不是我的一家之言。

这些关于《千与千寻》的槽点,均来自于押井守的新书《并不想说坏话!无人敢评的吉卜力功过》,感兴趣的可以买来读读。

即便《千与千寻》满是槽点,影片依旧特别卖座。

押井守认为,这是日本的国民性,“日本人就是这样,不会去批评获得巨大成功的东西。黑泽明也是如此。”

除了质疑《千与千寻》槽点满满,押井守也称赞千寻与无脸男坐有轨电车的画面,是他观影生涯中的最佳。

“被水面浅浅没过的铁路,千寻和无脸男一起坐上列车,摇摇晃晃地前行——那个三途川的景象,是我迄今为止看过电影中的最佳场面”。

对国内观众来说,宫崎骏无疑是日本最好的导演之一。

他的作品能超越国界,打动国内观众的心,因为作品中时刻流露着来自农耕文明时代的乡愁。

无脸男告别金钱至上的汤屋,和钱婆婆生活中在一起,过上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田园生活。

“在城市中感到痛苦,回到农村找回自我”,一直是以宫崎骏为代表的吉卜力最喜欢的主题之一。

《龙猫》《岁月的童话》《记忆中的玛妮》到现在说的《千与千寻》皆是如此。

这种对农耕文明的美好想象,并不能让所有人满意。比如苦出身的北野武,就吐槽宫崎骏是个不知农村疾苦的富二代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