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凤凰山居士 2021-11-06
周国平经典散文集: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愿你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五五成长路

发布时间: 20-07-0923:18研发工程师


01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樊登说,我们之所以要读哲学,是因为哲学能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能更好的面对这个世界。此言不虚。

想要内心强大,就去读读哲学,从唯心主义的角度,常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那里去?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去了解:如何更好的认识宇宙世界,并解决宇宙问题。如何更好的认识人类社会,并解决关于人类的问题。如何更好得认识自我人生,并解决关于人生的问题。

如果上述这些问题,对你而言,有点难以回答,无从下手,甚至有些茫然,那么我推荐你读一读周国平的经典散文集《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02人生觉醒的三大标志

周国平认为,人生有三个基本的觉醒:生命的觉醒,自我的觉醒和灵魂的觉醒。

怎样才算是觉醒?周国平认为有三个标志。一个觉醒的人,第一有坚定的价值观,知道人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不被社会的习俗和潮流左右;第二有清楚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的禀赋和志业所在,不被偶然的风尚和机遇左右;第三有强大的精神性自我,知道灵魂的高贵和自由,不被外部的事件和遭遇左右。


03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

我们为什么会渴望爱?我们心中为什么会有爱?

周国平认为, 这是因为我们人人都是孤儿!

仔细想想,父母之孕育我们是一件多么偶然的事啊。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茫茫宇宙间极其偶然的产物,造化只是借了同样是偶然产物的我们的父母的身躯把我们从虚无中产生了出来。

父母既不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诞生的必然依据,也不能成为保护我们免受人世间种种苦难的可靠屏障。也许在童年的短暂时间里,我们相信在父母的怀抱中找到了万无一失的安全。然而,终有一天,我们会明白,凡降于我们身上的苦难,不论是疾病,精神的悲伤还是社会的挫折,我们都必须自己承受,再爱我们的父母也是无能为力的。最后,当死神召唤我们的时候,世上绝没有一个父母的怀抱可以使我们免于一死。

因此,从茫茫宇宙的角度看,我们每一个的确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去。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爱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儿,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爱,都想要有人疼。

04灵魂只能独行

关于孤独与独处

周国平在第5章灵魂只能独行中写道: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位置上。有无独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独处的确是一个检验,用它可以测出一个人的灵魂深度,测出一个人对自己的真正感觉,他是否厌烦自己。对于一个人来说,独处和交往均属必需。但是,独处更本质,因为在独处时,人是直接面对世界的整体,面对万物之源的。相反,在交往中,人却只是面对部分,面对过程的片段。人群聚集之处,只有凡人琐事,过眼烟云,没有上帝和永恒。

也可以说,独处时时间性的,交往时空间性的。

要能够与自己谈话,必须把心从世俗事务和人际关系中摆脱出来,回到自己。这是发生在灵魂中的谈话,是一种内在生活。哲学教人立足于根本审视世界,反省人生,带给人的就是过内在生活的能力。

阅读是与历史上的伟大灵魂交谈,借此把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占为己有”。写作是与自己的灵魂交谈,借此把外在的生命经历转变成内在的心灵财富。信仰是与心中的上帝交谈,借此积聚“天上的财富”。这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三种交谈,而这三种交谈都是在独处中进行的。

我需要一种内在的沉静,可以以逸待劳地接收和整理一切外来印象。这样,我才觉得自己具有一种连续性和完整性。当我被过于纷繁的外部生活搅得不复安宁时,我就断裂了,破碎了,因而也就失去吸收消化外来印象得能力。

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

心灵和胃一样,需要休息和复原,独处便是心灵的休养方式。当心灵因充分休息而饱满,又因久不活动而饥渴时,它能最敏锐地品味新的印象。

高质量的活动和高质量的宁静都需要,而后者实为前者的前提。

真诚,富有灵性而深刻的文字,总能在不经意间打动你,触动你内心的某处柔软;读周国平的文字,我们何尝不是在与这样伟大而深刻的灵魂进行交谈呐。


05成为你自己

关于“我是谁”

关于“我是谁”你有没有思考过,你有自己的迷茫与困惑吗?你是如何看待这样一个困扰人类几千年的哲学入门问题的呢?

如果你感觉很迷茫或是觉得无从下手,不妨来读读周国平的理解吧:

轻与重我活在世上,爱着,感受着,思考着。我心中有一个世界,那里珍藏着许多往事,有欢乐的,也有悲伤的。它们虽已逝去,却将永远活在我心中,与我终身相伴。

一个声音对我说:在无限宇宙的永恒岁月中,你不过是一个顷刻便化为乌有的微粒,这个微粒的悲欢甚至连一丝微风、一缕轻烟都算不上,刹那间就会无影无踪。你如此珍惜的那个小小的心灵世界,究竟有何价值?

我用法国作家辛涅科尔的话回答:“是的,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对于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读至此处,不知道你有何感?我真的是热泪盈眶,感动落泪。各种东方哲学,强调“无我“,强调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自我,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证明你就是那个不变的你;只有接受无我,接受无常,才能看破一切,不会痛苦,将自己从凡事种种,俗世渺渺中拔出来;

可事实上呢,人怎么能没有情绪和感受呢,即使你的理智告诉你,要有大爱,要客观,要理性;可是无论这个我是否是事实存在,还是我只是一场梦,无论我是不是只是女娲随手甩出的泥,亦或我只是神撰写的故事书里,一个被安排好了结局的小人物;

当下这个可触可感,可思可想,可哭可笑的我,就是实实在在的我啊,对宇宙,对造物主,对神来说,我可能微不足道,可是我就是我的全部……没有这个自我,我拿什么去感受周围的世界,还怎么保持所谓的理智,还怎么去认识所谓的自我……)

我何尝不知道,在宇宙的生成变化中,我只是一个极其偶然的存在,我存在与否完全无足轻重。面对无穷,我确实等于零。然而,我可以用同样的道理回敬这个傲慢的宇宙:倘若我不存在,你对我来说岂不也等于零?倘若没有人类及其众多自我的存在,宇宙的永恒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而每一个自我一旦存在,便不能不从自身出发估量一切,正是这估量的总和使本无意义的宇宙获得了意义。

我何尝不知道,在人类的悲欢离合中,我的故事极其普通。然而,我不能不对自己的故事倾注更多的悲欢。对于我来说,我的爱情波折要比罗密欧更加惊心动魄,我的苦难要比俄狄浦斯更加催人泪下。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不是罗密欧,不是俄狄浦斯,而是我自己。事实上,如果人人看轻一己的悲欢,世上就不会有罗密欧和俄狄浦斯了。

我终归是我自己。当我自以为跳出了我自己时,仍然是这个我在跳。我无法不成为我的一切行为的主体,我对世界的一切关系的中心。当然,同时我也知道每个人都有他的自我,我不会狂妄到要充当世界和他人的中心。

逃避与寻找你有没有在一个睡完懒觉的周末,心情大好,开始狂刷视频,追剧,刷微博,抖音,玩游戏呐,哈哈一乐,然后两天过去了,周日睡觉的时候了,你会不会有那么一丝丝地空虚无聊寂寞冷,或者有那么一丝丝自责与内疚;然后开始失眠,为了逃避这种很不好受的感受,你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刷剧,游戏……

日子逐渐消沉,想改变却又无能为力,或许你能从周国平的文字中寻找到一点慰藉:

我是喜欢独处的,不觉得寂寞。我有许多事可做:读书,写作,回忆,遐想,沉思,等等。做着这些事的时候,我相当投入,乐在其中,内心很充实。

但是,独处并不意味着和自己在一起。在我潜心读书或写作时,我很可能是和想象中的作者或读者在一起。

直接面对自己似乎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所以人们往往要设法逃避。逃避自我有二法,一是事务,二是消遣。我们忙于职业上和生活上的种种事务,一旦闲下来,又用聊天、娱乐和其他种种消遣打发时光。对于文人来说,读书和写作也不外是一种事务或一种消遣,比起斗鸡走狗之辈,诚然有雅俗之别,但逃避自我的实质则为一。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而直接面对自己时,便会感到无聊。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仍会找些事做,尽快逃脱这种境遇。但是,也有无可逃脱的时候,我就是百事无心,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自我似乎喜欢捉迷藏,如同蒙田所说:“我找我的时候找不着;我找着我由于偶然的邂逅比由于有意的搜寻多。”无聊正是与自我邂逅的一个契机。这个自我,摆脱了一切社会的身份和关系,来自虚无,归于虚无。难怪我们和它相遇时,不能直面相视太久,便要匆匆逃离。可是,让我多坚持一会儿吧,我相信这个可怕的自我一定会教给我许多人生的真理。

自古以来,哲人们一直叮咛我们:“认识你自己!”卡莱尔却主张代之以一个“最新的教义”:“认识你要做和能做的工作!”因为一个人永远不可能认识自己,而通过工作则可以使自己成为完人。我承认认识自己也许是徒劳之举,但同时我也相信,一个人倘若从来不想认识自己,从来不肯从事一切无望的精神追求,那么,工作绝不会使他成为完人,而只会使他成为庸人。


06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

关于死亡:

不知道你有没有某个与自己相处的瞬间,想到过死亡?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思考这个话题的呢?你有面对过生死的一瞬间吗?你现在对死亡的看法有所改观吗?

如果你说,我还年轻啊,想什么生不生,死不死的,那多遥远啊。那其实我还真挺羡慕现在的你呢!希望几十年后,你还能依然能如此洒脱!

周国平在第六章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中这样灵动的写道:

我们每个人岂不都是患着一种必死但不会很快就死的病吗?生命本身岂不就是这种病吗?

如果能够不去想死亡,或者只把它当作人生司空见惯的许多平凡事中的一件来想,倒不失为一种准幸福境界。遗憾的是,愚者不费力气就置身于其中的这个境界,智者却须历尽沧桑才能达到。一个人只要曾经因想到死亡感受过真正的绝望,他的灵魂深处从此便留下了几乎不愈的创伤。当然,许多时候,琐碎的日常生活分散了我们的心思,使我们无限想及死亡。我们还可以用消遣和娱乐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事业和理想是我们的又一个救主,我们把它悬在前方,如同美丽的晚霞一样遮盖住我们不得不奔赴的那座悬崖,于是放心向深渊走去。

可是,还是让我们对自己诚实些吧。至少我承认,死亡的焦虑始终在我心中潜伏着,时常隐隐作痛,有时还会突然转变为尖锐的疼痛。

诞生和死亡是自然的两大神秘。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们无法理解虚无,不能思议不存在。这就使得我们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可能编织梦幻。谁知道呢,说不定事情如我们所幻想的,冥冥中真有一个亡灵继续生存的世界,只是因为阴阳隔绝,我们不可感知它罢了。

思考死亡的另一个收获是使我们随时做好准备,即使明天就死也不感到惊慌或委屈。尽管我始终不承认死是可以接受的,我仍赞同许多先哲的这个看法:既然死迟早要来,早来迟来就不是很重要的了。在我看来,我们应该也能够做到的仅是这个意义上的不怕死。

死是个体的绝对毁灭,倘非自欺欺人,从中绝不可能发掘出正面的价值来。但是,思考死对于生却是有价值的,它使我能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一切遭际,其中包括作为生活事件的现实中的死。如此看来,对死的思考尽管徒劳,却并非没有意义。

因为珍惜爱,所以不愿意死;因为知道死,所以更珍惜爱;

死亡是坏事,但又是必然之事,所以唯一的办法是与它和解。

德国谚语:只存在一次,等于一次也没有存在;

我的命题:存在过一次,就是永远存在了。

一天天向死亡靠近。怎么办?没有任何办法,只好相信灵魂不死,如果落空了呢?只好接受,因为不接受也得接受。信仰是赌博,这个赌博反正不会输掉你的本钱——就是顺从自然。

希望你读完作者这些真诚而深邃的文字,能对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能有自己的一点认知。愿你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更愿你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