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宋于一 沈德馨 王绍曾 乾隆三十六年任。 洪涟 乾隆三十七年任。 黄溶 刘席豫 乾隆三十九年任。 王秉宇 王源学 乾隆四十年任。 李锦囊 举人。乾隆四十一年任。 叶俊源 乾隆四十二年任。 杨希炯 顺天举人。四十四年任。 王调元 山西举人。四十八年任。 王兆和 四十九年任。 俞歧 浙江举人。四十九年任。 陆潮愈 五十二年任。 罗德霖 湖北拔贡。五十三年任。 叶秉礼 浙江丽水县拔贡。 毛振翮 四川举人。 王鸿运 广东拔贡。五十七年任。 张鹏冲 云南举人。嘉庆三年任。 胡 鼎 嘉庆五年署。(以上经嘉庆五年大水,官册俱湮,只记姓名,失出身及到任年月) 王家景 钱塘进士。嘉庆五年任。嘉庆六年十月回任。 张文彬 大兴人。由川楚例出身。六年七月代理。 张文彬 嘉庆六年十月任代理。(附注:据原版改两个名字) 杨中迪 广东大埔举人。嘉庆七年十月任。 吴本 江西金溪人。钦赐举人。六月代理。 邓万皆 广东永安拔贡。嘉庆十一年正月任。 杨中迪 嘉庆十一年十月回任。 赵嘉程 汉军举人。十一年七月任,十三年故。 钱廷璋 浙江山阴人。由监生十三年八月任。 李慎彝 四川进士。十四年任。 汪德先 四川巴县人。加捐府经历,十八年七月任。 陆宝 汉军。由监生,十九年三月任。 郭砚农 陕西蒲城拔贡。十九年七月任。 张昞 以父殁于军得官。二十三年七月任。 杨默昌 铜仁人。由衡工例出身。二十三年八月任。 叶缙光 广东东莞举人。二十三年十二月任,二十四年十月病故。 龙万康 四川温县人。由廪贡加捐,又副榜。二十四年十二月任。 姚珏 江苏如皋县监生,由川楚例出身。廿四年十月任。 李琼标 贵州毕节举人。道光元年任。 黄在中 甘肃进士。道光元年四月任。 赵曰佩 钱塘人。由川楚例出身。道光四年闰七月任。 武耀会 孝感进士。道光四年九月任。 朱玉林 宛平进士。道光五年正月任。 易致堂 孝感人。道光五年七月代理。 陈昌祺 嘉应州人。 乔有豫 山东滋阳进士。道光七年二月任。 张水藩读文: 宋于一 沈德馨 王绍曾 乾隆三十六年任。 洪涟 乾隆三十七年任。 黄溶 刘席豫 乾隆三十九年任。 王秉宇 王源学 乾隆四十年任。 李锦囊 举人。乾隆四十一年任。 叶俊源 乾隆四十二年任。 杨希炯 顺天举人。四十四年任。 王调元 山西举人。四十八年任。 王兆和 四十九年任。 俞歧 浙江举人。四十九年任。 陆潮愈 五十二年任。 罗德霖 湖北拔贡。五十三年任。 叶秉礼 浙江丽水县拔贡。 毛振翮 四川举人。 王鸿运 广东拔贡。五十七年任。 张鹏冲 云南举人。嘉庆三年任。 胡 鼎 嘉庆五年署。(以上经嘉庆五年大水,官册俱湮,只记姓名,失出身及到任年月) 王家景 钱塘进士。嘉庆五年任。嘉庆六年十月回任。 张文彬 大兴人。依照川楚例捐得出身。六年七月代理。 张文彬 嘉庆六年十月任代理。(附注:据原版改为两个名字) 杨中迪 广东大埔举人。嘉庆七年十月任。 吴本 江西金溪人。钦赐举人。六月代理。 邓万皆 广东永安拔贡。嘉庆十一年正月任。 杨中迪 嘉庆十一年十月回任。 赵嘉程 汉军举人。十一年七月任,十三年故。 钱廷璋 浙江山阴人。由监生十三年八月任。 李慎彝 四川进士。十四年任。 汪德先 四川巴县人。加捐府经历,十八年七月任。 陆宝 汉军。由监生。十九年三月任。 郭砚农 陕西蒲城拔贡。十九年七月任。 张昞 以父殁于军得官。二十三年七月任。 杨默昌 铜仁人。由衡工例捐出身。二十三年八月任。 叶缙光 广东东莞举人。二十三年十二月任,二十四年十月病故。 姚珏 江苏如皋县监生,由川楚例捐出身。甘四年十月任。 龙万康 四川温县人。由廪贡加捐,又副榜。二十四年十二月任。 李琼标 贵州毕节举人。道光元年任。 黄在中 甘肃进士。道光元年四月任。 赵曰佩 钱塘人。由川楚例捐出身。道光四年闰七月任。 武耀会 孝感进士。道光四年九月任。 朱玉林 宛平进士。道光五年正月任。 易致堂 孝感人。道光五年七月代理。 陈昌祺 嘉应州人。 乔有豫 山东滋阳进士。道光七年二月任。 读后: 读清流道光县志(卷之四 官职志 清知县2) 清朝顺治六年,户部因为军饷短缺,请开监生、吏典、承差等捐纳买官,首开先例。以后捐纳买官就成了清朝的一个重要财政收入,最高可以买到四品知府。卖官的结果就是候补官员大量积累,清政府就采用缩短任期为手段来打发这些人。明朝知县任期一般都有三五年,而清朝则有三五个月的,当然这样做遭殃的是百姓。清朝这个买官卖官是政府行为,是公开进行的,买官的人是一般的学子和部分低级的公务员,家庭比较富有的人家。他们买官的费用还基本是自家银子,但买官后怕是会想捞回来。 李慎彝(1777—1855):族名士黉,榜名慎修,字允若,号信斋,威远新店镇人。清朝嘉庆十二年中举,十三年(1808)进士,入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十四年起任福建省汀州府清流县知县,后调任沙县知县,再调任泉州府晋江县知县,前后共十四年。道光三年(1823)调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道光六年(1826)调升台湾府淡水厅同知,道光九年(1829)调升台湾府葛玛兰厅通判,兼理淡水厅务。道光十一年(1831)调升湖北郧阳府知府,后告老返乡。咸丰五年(1855)去世。在台为官八年,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称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