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研制出国内首台生姜收获机,效率是人工的100倍

 扫地僧一一 2021-11-06
山东研制出国内首台生姜收获机,效率是人工的100倍
图片
11月4日,刚刚研制出来的国内首台生姜联合收获机在潍坊安丘下地,可一次性完成挖掘、输送、清土、姜秧分离、姜块装箱,作业效率比传统的人工提高100倍。由山东产业技术研究研发的这一新型农机填补了行业空白。
随着柴油机的轰鸣,这台生姜联合收获机在姜田里来回穿梭,成垄的大姜被挖出来,迅速自动夹持传输,刷土、削茎、装箱一气呵成。前来参观的姜农看到自动化作业的收姜机如此高效,纷纷鼓掌喝彩。据研发设计者李维华博士介绍,这台自走式生姜联合收获机,部分零部件的参数可调,能够收获各种生姜,设计作业效率为每小时1亩-2亩。这是样机首次下地试验,获取各种实操参数进行改进。因为姜是一种小作物,复杂而且要求高,国内外均没有研发该领域的农业机械。
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农业科学家王涛教授表示,山东是生姜种植大省,种植面积在150万亩左右。但机械化作业水平低,一直依赖传统的人力劳动。特别是收姜,劳动量大,效率低下,成本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我们测算过,收获一亩姜大概需要12个工。也就是说,12个人花一天的时间才能收完一亩姜。”安丘种姜大户曹海涛表示,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姜农每天工作10个小时以上也只能收0.1亩姜,而且体力消耗大。大姜规模化种植面临一大问题就是劳动力短缺,今年生姜的收获期比较集中,工钱翻番仍然雇不到人,一旦大幅降温,地里的姜就可能冻坏了。他说:“我们一直盼望有农机可以完成生姜的收、种、管。”
“生姜种植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姜农从繁重艰苦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依靠科技提高效率。”王涛介绍说,生姜联合收获机从去年开始研发,目前基本成型,根据生产实际将进一步改进提升,争取在明年生姜收获季能够大规模示范应用。生姜播种机也正在研发中。后期将依托山东产研技术研究院的科研力量,实现无人驾驶,为全国的生姜种植业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国陆 报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