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出土彩陶全集》共十卷

 Kath2633 2021-11-06
图片

在距今7000年前产生

代表着代代人群独特的创造能力和审美素养

实用普遍的器物加之包罗万象的纹饰

彩陶,承载了古人的生活现实

也承载了古人的奇思妙想

数千年后当人们揭开尘土

当一切尘烟褪色

彩陶仍旧带着缤纷,带着神秘

向现代社会投射出一幕幕远古人类生活景象

本期推荐书目

《中国出土彩陶全集》共十卷

图片

书籍简介

编 者

陈星灿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龙门书局

出版时间

2021年10月

内容一览

第1卷  河北 内蒙古 辽宁

第2卷  山西 宁夏

第3卷  上海 江苏 浙江 福建 台湾 山东

第4卷  河南

第5卷  安徽 江西 湖北 湖南 广东 香港 

          澳门 广西 重庆 四川 西藏

第6卷  陕西

第7卷  甘肃(上)

第8卷  甘肃(下)

第9卷  青海

第10卷  新疆

内容提要

《中国出土彩陶全集》收录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到青铜时代晚期(新疆晚至汉代)的彩陶2460多件。全集是对中国百年考古出土彩陶的一次科学普查及精美艺术品的筛选,是对中国古代彩陶文化元素与文化特征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国内外研究与收藏彩陶可供参考的重要学术成果。全集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编排,每卷所收彩陶先按时代、再按器类排序。第一卷设前言和英文简介,出土彩陶多的地区,在介绍器物之前都有概括性的论述,对该区域出土彩陶的概况及主要特征予以简要总结,以便于读者对各地区出土彩陶的总体了解。总之,全集是研究中国古代彩陶的基础资料,也是鉴定中国古代彩陶的可靠标尺。

《中国出土彩陶全集》也是一项集体成果,凝结了十几位专家、数百位作者、十几位编辑的辛勤劳动和汗水。从酝酿到出版历时数年,此次领衔担任主编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著名考古学家陈星灿研究员,陈星灿所长带领的主编团队和编辑团队召开了五次集中审稿会和多次小规模审稿会,以保证全集的学术水平和内容质量。作者团队与编辑团队的精诚合作,终于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奉献出这套精美的研究成果。


《中国出土彩陶全集》编委会

图片
分卷主编

图片


前   言

彩陶是中国史前文化尤其是黄河流域及相邻地区史前文化的典型特征。仰韶文化发现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仰韶文化甚至包括有彩陶的其他一些史前文化都曾被称为“彩陶文化”,虽然这一名称因为研究的深入而终被抛弃,但也足以说明彩陶的确是仰韶文化及许多相邻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突出特征。彩陶(painted pottery) 的正式发现,始于在农商部地质调查所任职的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J.G Andersson)1921年于河南渑池仰韶村的科学发掘,从此之后彩陶开始进入考古学研究的视野,成为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与青铜器的著录和研究不同,彩陶的著录和研究完全是现代考古学诞生之后的事情。1949年之前因为田野工作极为有限,彩陶大都是在黄河的中上游地区尤其是河南、山西和甘青地区才有一些重要的发现,主要就是我们熟知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及齐家、辛店、寺洼、沙井等青铜时代文化的彩陶。广大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罕有发现。1949年以后,田野工作广泛开展,彩陶在广大的北方地区多有发现,在仰韶文化分布区的外围比如山东半岛、江准地区、长江中上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也有或多或少的发现,虽然数量无法跟彩陶的核心分布区相比,但也极大地扩大了我们的认知范围。我们知道,彩陶是中国独立起源的,彩陶的起源即便在中国也是多元的。彩陶的发现,几乎可以说跟中国史前文化的研究同步,也可以反过来说,对中国史前文化的深入研究,是我们深入认识和研究彩陶的基础。

《中国出土彩陶全集》共十卷,收录新石器时代早期晚段到青铜时代晚期(新疆晚至汉代)的彩陶2460多件。所谓全集只能是相对而言的,出土彩陶数以万计,不可能把所有出土的彩陶都包罗进来。在器物的选择上,考虑到过去出版的彩陶著作和著录很多,为避免重复,我们主要收录最近三四十年新出的有代表性的比较重要的彩陶,也适当兼顾此前出土的特别重要的器物。一般只收录科学发掘的器物,个别情况下也收录虽非科学发掘,但有明确出土地点的采集品。收录出土彩陶的类别,主要是容器,但也包括工具(如纺轮)、筒形器、器座、乐器、人面等。

本书依省(区、市)编排,出土彩陶多的地区,在介绍器物之前都有概括性的论述,对本省(区、市)出土彩陶的概况及主要特征予以简要总结,以便于读者对各地区出土彩陶的总体了解。经过本次系统的梳理,也可得出一些粗浅的认识,概述如下。

首先,中国彩陶的起源问题。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前,一般认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现在也有人称半坡文化)的彩陶,是中国最早的彩陶。仰韶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史前文化,彩陶是黄河流域起源的。磁山、裴李岗、老官台文化(也有人称为白家文化、大地湾文化、李家村文化、白家——大地湾文化)发现以后,为仰韶文化找到了直接的源头,黄河流域中国史前文化的本土起源说得到了有力的佐证。特别是随后在陕西临潼白家遗址、陕西华县老官台遗址、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等发现了前仰韶时代的彩陶,更为仰韶文化彩陶找到了源头。白家、老官台和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多为圜底钵和圜底三足钵,彩陶纹饰简单,主要是以红色绘成的宽带纹、条带纹,也有少量的波折纹。宽带纹最为流行,涂在陶钵口沿的外面,像是在陶器口部镶嵌了一个红箍,涂彩前着彩部位经过抹光。彩绘皆为红色,因为陶器器表的颜色是土红色,所以两者的对比不很强烈,彩陶略显灰暗。老官台文化已出现内彩,内彩一般是各种圆点、折线、曲线、似梳形和箭头形图案,绘在圜底钵或圜底三足钵的底部,不见像生类图形,这是当时中国发现最早的彩陶,年代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前。在裴李岗文化的河南郏县水泉、汝州中山寨、舞阳贾湖、巩义瓦窑嘴等遗址也曾发现零星彩陶,多是在钵的口沿上施红色的窄带或宽带纹,中山寨遗址还出土过一件饰黑色菱角纹彩陶片,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黑彩陶片,且与庙底沟文化的弧边三角形纹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差不多与此同时,在湖南石门皂市的皂市下层文化(公元前6000前~5000年)、湖北西部峡江地区的城背溪文化(公元前6500~前5000年)晚期(也有人认为彩陶出现在年代略晚的柳林溪文化)也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彩陶。此时的彩陶还比较简单,一般是在圈足盘的盘腹下部或圈足部位绘深红色带状纹,这一做法跟年代稍晚的大塘——汤家岗文化时期在白色陶器上绘彩的传统一脉相承,显示出与黄河中游地区前仰韶文化彩陶的不同样貌。城背溪文化晚期发现的少数彩陶,一般为红地黑彩,纹饰以带纹为主,也可见线纹、卷云纹、波折纹、波浪纹、网纹、三角纹、曲线纹等,器类多罐、碗、钵,与皂市下层文化又有不同。分布在沅江和湘江中上游地区的高庙文化,也在公元前5000年前,发现了跟皂市下层文化相似的彩陶文化。洪江高庙、桂阳千家坪等遗址发现了数量很多的白陶。白陶制作的工艺流程复杂,包括打磨、施陶衣、刻划、填彩、修饰等多个环节,采用刻划、雕刻、戳印等方式衬托出阳纹效果,彩陶不多,往往通过在纹饰凹陷部位填红彩或褐彩而得以呈现。

长江下游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浙江萧山一带的跨湖桥文化(公元前6000~前5000年)也发现了这一时期的彩陶。跨湖桥文化的陶器以泥质夹炭陶和夹砂陶为主,器形包括釜、罐、盘、豆、钵等。彩绘主要施于罐、圈足盘、豆三种器物上,红衣是最显著的陶衣装饰。还有为数不多的施白彩或红彩的彩陶,一般而言,白彩施于器物的外表,红彩施于内表,彩绘纹饰有条带纹、放射纹、环带纹、垂挂纹、波浪纹、点珠纹、太阳纹、火焰纹、十字交叉纹等,多见于小口罐、圈足盘、双耳罐等陶器上。虽然有人认为该文化受到了彭头山文化或皂市下层文化的影响,但彩陶似乎还是本地起源,浦阳江流域上山文化的发现,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图片

跨湖桥遗址 太阳纹彩陶片

在上山文化的早期已经出现了以植物作羼和料的红衣陶,典型陶器是大敞口盆,到了中晚期,大约从公元前7000年前后开始,彩陶出现了,分乳白彩和红彩两种,一般是在器物的外面遍施红色陶衣,在红色陶衣上施乳白色连点纹或横线加连点纹、太阳纹,也有的在器物的肩部绘竖线加多道短斜线纹的。施彩的器物一般是碗、壶、圈足盘和带耳罐等。上山文化的彩陶数量少,构图简单,与跨湖桥文化彩陶存在明确的渊源关系。这是目前中国发现年代最早的彩陶,可能也是世界上已知年代最早的彩陶之一。

根据目前的材料看,中国的彩陶是独立起源的,起源地很可能发生在包括黄河、长江在内的多个地区。中国彩陶的起源,如同陶器的起源一样,年代既早,分布的范围也很广大。尽管目前上山文化彩陶的年代最早,但是否存在对同时代或年代略晚的其他地区的影响,还需要有更多的材料加以验证。

其次,简单梳理一下彩陶的发展历程。

中国彩陶的发展,概而言之,大致经历了起源、繁荣、衰落三个大的时期。如前所述,公元前7000~前5000年,是彩陶的起源阶段。除了上山文化的年代略早,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晚段,其他诸文化起源阶段的彩陶,都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属于我们通常定义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在上述各个地区已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发展,脱离了它的起始阶段,人们能够制作口径和体形较大的复杂陶器了,除了地处山区的高庙文化可能仍处于采集狩猎阶段(但已经有了定居和家畜饲养业),都出现了稳定的定居村落和初步发展的农业。所以大致而言,彩陶是跟定居的农业生活紧密相连的。此时也发现了烧造陶器的陶窑,比如河南舞阳贾湖遗址,既发现了横穴式窑,也发现了可能是由露天封烧改进的圆形、椭圆形浅坑窑。横穴窑有窑室、火门、烟道和出烟孔,虽然仍很简陋,但也大大提高了陶器的烧制温度,提高了陶器的质量。

公元前5000~前3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是彩陶的繁荣期,也可以说是鼎盛期。中原地区的仰韶诸文化、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油子岭文化,都有丰富的彩陶。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大都经历了从发展、繁荣到逐步衰落的过程,其中尤以仰韶文化最有代表性。

公元前3000~前2000年,进入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末期,也有人称为铜石并用时代,是彩陶的衰落期。进入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前半叶,也就是大致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江汉地区的屈家岭文化晚期,除个别地区外,彩陶持续衰落终至于在随后的龙山时代完全消失。这是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但是,个别地区,比如西北地区,彩陶却在马家窑文化时期走向顶峰,虽然在马家窑文化的后期也经历了逐步衰落的过程,并在齐家文化阶段进一步衰落,但在青铜时代诸文化中,包括四坝、辛店、寺洼、沙井等文化,彩陶不绝如缕,独树一帜,在河西走廊地区延续到了春秋战国时代。

华南地区的彩陶也走过了相似的过程,除个别地区外,也大致在公元前第三千纪走向衰落。福建和台湾发现为数不多的彩陶,起源略晚,结束晚至龙山时代的末期甚至商周时代。

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的彩陶消失了,但是在陶寺文化的大墓中,还发现了纹饰繁缛的彩绘陶。其中尤以红黄彩云雷纹陶壶、红彩龙纹陶盘、红绿白三彩几何纹双腹盆等最具代表性。彩绘陶一般认为是烧制完成后才施彩的。彩绘陶以黑陶为地衣,施红、白、黄彩,或以红色为地衣,施黄白彩,纹样有圆点纹、条带纹、几何形纹、涡纹、云纹、回纹、龙纹、变体动物纹等。除了陶寺文化,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也曾制作过兽面纹的繁缛彩绘陶,施彩的陶器包括各种鬲、罐、鼎、壶、尊、簋等,彩绘都是以黑灰色的陶器表面为底色,绘以白、红两色花纹。像陶寺文化一样,这些彩绘陶器都出土于墓葬,一般认为系死者下葬所用,并非实用陶器,且死者身份越高,随葬的彩绘陶器就越多,彩绘质量也越高。彩绘陶的出现,犹如昙花一现,在黑灰色的陶器世界中发出耀眼的光芒。

图片

陶寺遗址 彩陶龙盘

 再次,谈一下彩陶的谱系和地区差别。

大致可以把彩陶分为南北几个系统。北方系统以黄河中游地区为中心,从以老官台文化为代表的前仰韶文化开始,经历了枣园文化(也有人称为零口文化)、仰韶文化,最后在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走向衰落。枣园文化介乎老官台文化和仰韶文化之间,彩陶也跟老官台文化有传承关系。红彩一般施于钵类陶器的口沿上,彩带有宽窄之分,也有内外之别,一般施于器外的较宽,施于内壁的略窄。也发现个别黑色的彩绘,还被认为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庙底沟文化)的彩陶存在发展关系。零口遗址一期遗存还发现了彩色颜料。

图片

翼城枣园遗址F1:21 圜底钵

仰韶文化延续的时间长达2000年,分布广,影响大,是黄河流域最强势的史前文化。原来统称为一个名称的仰韶文化,已分析出许多个考古学文化,但截至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认识。本书仍采用广义仰韶文化的概念,即把核心区典型仰韶文化和邻近地区仰韶文化系统诸文化统称为仰韶文化。学界一般把仰韶文化分为多个时期,有二期说、三期说、四期说、五期说等多种不同的分期方法,每一期又可以分为分布范围大小不一的多种类型。就核心区仰韶文化分布区的仰韶文化而言,大致经历了半坡期、庙底沟期、西王村期三个时期。也有学者把庙底沟二期归入仰韶文化的晚期。还有的学者,把分布在陇东——关中——陕南——豫西——晋西南核心区的仰韶文化,分别命名为半坡文化、庙底沟文化和西王村文化,称为典型仰韶文化,认为它们之间具有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半坡文化(公元前4900~前4200年)彩陶见诸钵、盆、细颈大腹壶、尖底罐和鼓腹罐等。彩陶纹样有宽带纹、三角纹、折线网纹、斜线纹等几何纹和鱼纹、鹿纹、鸟纹和人面纹等像生图案,多外彩,内彩也常见。以红地黑彩为主要风格,线条简练而凝重。

庙底沟文化(公元前3900~前3600年)分布的范围更大,对周围地区文化的影响力更强,传播和影响的范围遍及大半个中国,形成真正意义上中国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彩陶多见于各种钵、卷沿平底盆、罐、簋形器等,纹饰包括几何纹和鸟、蛙、蜥蜴、鲵鱼和狗纹等像生图案。像生纹以鸟纹为主,经历了从写实到抽象的过程。几何纹以圆点、勾叶和弧边三角形组成的花卉图案为主,千变万化,生动活泼。以黑彩为主,也出现了红彩和白衣彩陶,也有不少黑红复彩。多外彩,少见内彩。

图片

临汾桃园遗址T0525H150:1白边黑彩勾叶纹彩陶罐

 西王村文化(公元前3600~前2900年)仍以红陶为主,灰陶已有较大增长。彩陶见诸钵、罐等陶器,纹饰由圆点、条带纹、波折纹等组成。彩陶比例很少,线条简单,已逐步走向衰落。彩绘仍以黑彩为主,也有红彩和黑红双彩。

黄河流域典型仰韶文化之外仰韶文化系统的诸考古学文化,比如郑洛之间的大河村文化、南阳盆地一带的下王岗文化、豫北冀南地区的后一期文化一大司空文化,等等,彩陶的发展大致也走过了从简单到复杂最后走向衰落的类似过程。

山东半岛在相当于半坡文化时期的北辛文化(公元前5400~前4200年)时期,出现了彩陶的萌芽。彩陶数量很少,主要发现于山东滕州北辛遗址,纹样多为宽窄不一的弦带,有黑彩和红彩,施于钵、碗等器物的口部。随后的大汶口文化,见证了彩陶由盛而衰的过程。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200~前2600年)一般分为三期,早期已出现少量的彩陶,常见器形有觚形杯、尊形杯、钵、盆、罐、豆等。纹饰多见用红或黑色单彩绘制的波折纹、横直线纹、三角纹、勾连纹、花瓣纹、八角星纹、菱形纹等。中期彩陶进一步增多,主要有盆、钵、杯、罐、壶、背壶、盉、豆、鬶、鼎、鼓、器座等,且发展出用黑、红、白黄、褐等颜色绘制的复色或多色花瓣纹、菱形纹、旋涡纹、连弧纹、三角纹、网格纹、曲线纹等,纹饰繁缛而多变。晚期彩陶走向衰落,数量明显减少,器类简单,纹饰多用黑彩或白彩绘出菱形纹、三角形纹、横带纹、旋涡纹等。从大汶口文化早期开始,彩陶常见的圆点、勾叶、弧边三角形和花瓣纹等图案,无疑是仰韶文化影响的结果。大汶口文化彩陶在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下也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并对周围地区包括黄河中游、长江下游和辽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产生过影响,但相对于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彩陶并不发达,把它作为北方系统的一个亚系统可能更为合适。

燕山南北地区和东北地区诸文化,在公元前5000~前4000年间的左家山下层文化晚期、新乐下层文化以及赵宝沟文化,都曾发现零星彩陶,论者认为可能跟老官台文化有关。以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出土彩陶稍多,在其他同时代或略晚的文化比如雪山一期、哈克文化、小珠山中层等文化中也有零星发现。红山文化(公元前4500~前3000年),大体经历了与仰韶文化相当的发展过程。早期约相当于半坡时期,中期相当于庙底沟时期,晚期相当于西王村时期。红山文化的彩陶纹饰,均为几何纹,包括宽带纹、蝌蚪形斜平行线纹、菱形纹、鳞形纹等。它的源流虽然不很清楚,但不同时期受到仰韶文化影响的证据还是明确的,当然不同时期它也对大汶口文化甚至仰韶文化产生过影响。就目前的材料看,也可以把红山文化以及随后的小河沿文化(公元前3500~前3000年),视成北方系统的亚系统。

西北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是在庙底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中原地区彩陶逐步走向衰落的时候,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600~前2000年)却强势崛起,发展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一般认为,马家窑文化经历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时期、分別代表马家窑文化的初、早、中、晚期。也有的研究者把石岭下类型归入仰韶文化晚期遗存。石岭下类型保留了不少庙底沟文化的特色,器形以钵、碗、盆、壶、瓶为常见,陶色呈砖红色,部分保留了白色陶衣,彩绘以黑彩为主,黑红彩均有,纹饰以圆点、圆圈、直线、弧线构成各种几何图案,也有少量像生纹比如变形鸟纹、鲵鱼纹、狗纹等。马家窑类型的彩陶,陶色多呈橙黄,质地细腻,内彩发达。多几何纹,也有不少蛙纹、变形鸟纹、人物舞蹈纹等,线条如行云流水,繁缛而富于变化,给人以律动的感觉。半山类型(公元前2500~前2300年)是沿袭马家窑类型来的。此时中原地区的彩陶已经消失,半山类型的彩陶却有增加的趋势,个别遗址如甘肃广河地巴坪的彩陶竟然占到出土陶器的90%左右。半山彩陶多钵、壶、瓮、单耳罐和双耳罐等,彩陶花纹主要是以带齿边黑彩和中间夹红彩组成的各种几何图案。典型纹饰包括旋涡纹、葫芦形纹、圆圈纹、波折纹、锯齿带纹、棋盘格纹、圆圈纹、菱格网纹、“人”字纹、蛙纹等。马厂类型彩陶多壶、双耳罐、豆、盆、瓮等,表面粗糙,器表往往涂抹一层红色或紫红色的陶衣,流行黑红双彩构成的各种几何形图案。常见四大圆圈纹和全蛙纹、半蛙纹、回形纹、水波纹等。彩陶的比例早中期仍旧很高,晚期则急剧下降,图案也趋于简化。总之,虽然鼎盛时期比中原地区晚了数百年,马家窑文化彩陶也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马家窑文化延续时间长,时代和地区差别大,它是在仰韶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方系统的一个亚系统。 

图片

马家窑文化 涡纹彩陶瓮

甘青地区以彩陶为特征的文化,到了青铜时代依然存在。齐家文化(公元前2200~前1600年)的彩陶,多见于河湟地区,河西走廊也有少量发现。以各种类型的双耳罐为主,多见三角形纹、网格纹、菱形纹、棋盘格纹、变体回纹,纹饰多以红色描绘,图案趋于简约,彩陶的比例也大大下降。齐家之后的诸考古学文化,包括西城驿、四坝、卡约、辛店、沙井文化,都有或多或少特色各异的彩陶,比例也各自不同。沙井文化结束的时间,约当中原地区的春秋战国时代。若从甘肃东部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算起,自东向西,彩陶在甘青地区延续了5000多年,时间之长,无出其右者。 

图片

齐家文化 对顶三角纹贯耳彩陶罐

新疆地区的彩陶是在甘青地区彩陶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以东疆最为常见,越向西数量越少,在时间上也是以新疆东部哈密一带的彩陶最早,越向西越晚。新疆彩陶延至汉代才走向终点,自然也应该归入这一西北彩陶亚系统。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仰韶文化,开始出现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一般认为早中期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半坡文化和庙底沟文化,东部地区可能也受到了后冈一期文化的影响。仰韶文化晚期发展出自己特色的文化。庙子沟文化(公元前3300~前2800年)彩陶多绘红彩,也有黑红复彩和黑红紫多彩,常见三角形、网格、鱼鳞、曲线、平行线和几何纹构成的纹样。海生不浪文化(公元前3300~前2800年)的彩陶以红彩为主,其次为黑彩,纹饰主要是由彩带、网格、棋盘格、三角形、垂弧、锯齿、涡纹等构成的纹样。阿善文化(公元前2800~前2500年),约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彩陶少,多绘红彩,构图简单,已经进入彩陶的尾声。可以看出,这个地区的彩陶发展几乎是与核心地区仰韶文化同步的,就彩陶而言,它们自然属于北方系统。

西南地区的彩陶,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地区的茂县波西遗址、营盘山遗址、姜维城遗址;大渡河上游的丹巴县罕额依遗址,马尔康市孔龙村遗址、白赊遗址、哈休遗址;大渡河中游汉源县的狮子山遗址;白龙江上游的若尔盖县的达札寺遗址等,陆续发现黄河上游地区庙底沟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它们有的可能是直接输入的,但更多是本地生产的,虽然后期出现了本地特色的彩陶,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但西南地区的彩陶无疑应该纳入西北亚系统中。

中国广大的南方地区,大致可以分为南方系统和东南方系统。南方系统的彩陶,从皂市下层文化、城背溪文化晚期、高庙文化开始,经历了大塘——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从起源、繁荣走向衰落。大溪文化(公元前4500~前3300年)分为不同的类型,代表着从峡江地区到江汉平原的不同特点。彩陶以红陶为主,彩绘施于罐、豆、壶、瓶、盆、器座上,多红衣黑彩,也有少量白衣或橙黄陶衣上绘红、黑、棕彩的,间有红衣白彩。纹饰常见绳索纹、旋涡纹、网纹、菱形纹、草叶纹、横“人”字形纹、豆荚纹、花瓣纹等。大溪文化最有特色的彩陶,是蛋壳彩陶,以杯、单耳杯和碗类为主,厚度只有1~2毫米,常见在整个器物的外表装饰圆点、方格、网格等几何纹,有的器物内部也有彩绘。屈家岭文化(公元前3400~前2500年),也可分为几个类型,代表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彩陶仍常见,彩绘多施于壶、器盖、杯、纺轮、陶球上,纹饰以网格纹、平行条纹、菱形纹、水涡纹、排点纹、弧线三角纹等几何纹为主,多为涂满器身的外彩,也有内外彩兼施的,蛋壳彩陶仍是屈家岭文化的特色。石家河文化(公元前2500~前2000年)还有少量彩陶,常见纺轮、斜腹杯、壶,形成南方系统的独有特色。南方系统的彩陶,从公元前5000年前起步,经历了同北方系统大致相同的发展过程,结束略晚。在大溪文化时期,受到来自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仰韶文化和周围地区的其他文化,随后的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则对黄河流域史前文化施加了很大的影响。

华南地区环珠江口一带的彩陶,地点不少,数量不多,主要见诸咸头岭文化,以彩陶圈足盘为常见,一般是先施红陶衣或白衣,再绘红彩,纹饰由点状、三角、直线、曲线、弧线、波浪、条带等构成复杂的图案,并与刻划和镂孔相结合,造成浮雕的视觉效果,经历了从繁盛到衰退的过程。从器形、刻划纹、镂孔和彩绘等的特征判断,它受到高庙文化和洞庭湖区大塘——汤家岗文化、大溪文化的影响,应该属于南方系统的一个亚系统。

长江下游地区的彩陶起源早,也有自己的特色。在上山文化起步之后,在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多个时期都有发现。河姆渡文化以黑陶为主,彩陶军见,曾发现漆绘花叶纹彩陶。马家浜文化少见彩陶,但流行在豆、盘、盆、钵等器表施红色陶衣。崧泽文化的彩陶比例也很少,多属彩绘陶,绘红彩或黄彩,纹饰简单,富于变化。良渚文化彩陶不多,彩绘陶比较常见,数量不多,彩绘多施在壶、罐、高盖罐、贯耳壶等的外表面。时兴在黑皮陶器表面施不同颜色的陶衣,再在陶衣上施红、黑或金黄色彩。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遗址还发现大汶口文化风格的彩陶背壶。该地区至少从崧泽文化开始,就受到仰韶文化特别是大汶口文化的影响。如果把长江下游地区作为彩陶的东南系统,可以看出这个系统虽然开始早,但彩陶却并不发达,并且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北方地区彩陶的发展道路。

图片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刻画猪纹黑陶钵

处于江苏、安徽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彩陶主要分布于黄淮地区和江淮地区的几个考古学文化中,江南地区少见。比较而言,数量不多,且分别受到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强烈影响。黄淮地区彩陶同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关系密切,属于大汶口文化系统。江淮地区的彩陶同黄河中游地区仰韶文化彩陶有密切关系,应该也受到后者的强烈影响。在安徽西南部发现的彩绘陶,可能跟湖北的大溪文化有一定的关系。总之,该地区史前彩陶同北方系统和南方系统都有一定的关系,黄淮地区大部属于大汶口文化系统或受到大汶口文化的强烈影响。

福建的夹炭红衣陶出现在六七千年前的闽清大坪顶遗址第一期和平潭壳丘头遗址,但真正的彩陶则出现在闽江下游的昙石山文化、闽东沿海的黄瓜山文化等新石器末期文化或青铜时代初期文化中。昙石山文化彩陶数量不多,均绘红彩,花纹有卵点、折线纹、云雷纹等。黄瓜山文化盛行彩绘陶,彩绘以黑、褐彩为主,间有红彩,常见单直线条、方格纹、网格纹等几何图案。福建出土彩陶以闽江下游为中心,其他地区也有分布,遗址众多,但数量有限。台湾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大坌坑文化时期(公元前4500~前3500年)即已出现零星彩陶,一直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圆山文化(公元前1250~前350年)都有发现,但数量不多,不成系统。台湾彩陶多见于西海岸地区。闽台地区的彩陶,开始较晚,结束也较迟,台湾西海岸的中、北部地区,更晚至战国时代才逐渐消失。闽台地区的彩陶各有特点,但也有不少共同点,比如均流行陶衣,彩绘以红色为主,时兴以点、直线、弧线、折线等元素的排列组合,构成繁简不一的几何形图案等等。闽台地区彩陶可能是南方系统和东南系统直接或间接影响下的产物。

以上简略归纳了中国彩陶的发生和发展历程,概括了彩陶发展的谱系和地区差异。彩陶从公元前7000~前5000年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几个地区分别起步,在公元前5000~前3000年进入鼎盛时代,除个别地区外,又在公元前3000前~2000年逐步衰落并终于消失不见。虽然我们可以把彩陶分为南、北、东南等几个不同的系统,但就发现的数量而言,也可以说彩陶主要有三个发展中心:黄河中上游地区、黄河下游地区和长江中游地区。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参编人员众多,大家对彩陶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大不同,大到考古学文化的命名和时代界定,小到某种器物名称和纹饰的表述,虽然力求统一,并尽可能兼顾各卷编写者的意见,但也未能达到完全一致。这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认识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的确反映出学术界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存在差异。这是需要向读者说明的。

本书也是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新石器时代出土彩陶整理和研究”课题的一项研究成果。本书出版在即,借此向所有参加本项工作的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星灿

 2021年8月25日

内页欣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END

图文 | 科学出版社

责编 | 静   静

初审 | 尹燕飞

终审 | 郑   媛

考古汇

山西考古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