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与土的图腾 (高古陶器大全收藏)

 罗行健强不息 2018-08-03


远古时一个叫女蜗的始祖照着自己的样子,用泥土捏出许多小人并赋予他们生命,就这样人类在传说中诞生了。在中国古人的信仰世界里,泥土具有神圣的地位,生命来自泥土,最后归于泥土。泥土是农耕文明的根基,黄土地不仅孕育出丰富的食粮,也带给人们无限的创造力。慢慢地,用泥土塑起的生命便从烈火中涅槃而出。



在古代中国的哲学中,世界是五个元素的循环反复:金、木、水、火、土。陶便是火与土的恋爱结晶。但这场造化的缘起却是因时而生:天火毁灭了生命,也赐给祖先美味的熟食,烤是最早的烹饪。从此,中国人就开始了一场食不厌精的美食文化,研究出更多的炊煮方法和器具,但如何才能随时随地得到熟食?




时间推进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森林中有一堆篝火舔红了垒起的陶泥,泥土变得坚硬,一个中国人智慧的灵光闪过,和族人们一起捏起泥巴,犹如漫漫长夜开启黎明,中国人手中终于出现了第一个蒸煮储存食物的器具 —— 陶器。



陶器是人类第一次用化学方法改变物理特性。它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迈进了新石器时代,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开辟了人类生活新纪元。


在中国的典籍中,中华文明一向被形容为上下五千年。随着古陶器的不断发现,他好比一把开启文明的钥匙,将我们的视线从现在的车水马龙一下带到遥远的时代。


从黄河流域的彩陶文明到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明到良渚文化,人们发现中华文明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从河姆渡文化的泥条盘筑陶器到龙山文化精美的蛋壳黑陶,人们发现在古文明不断在发现的今天,陶器总是最先向今人诉说着祖先闪光的生活智慧和中华历史的沧桑变迁。





︿


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镇,农民们在田地里收货金黄的麦子,看上去这里和中国普通的农村景象没什么区别,但这片农田的下却沉睡着古代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大约4500—6500年前的先民们,曾经在这里生息繁衍。黄河流域不断刷洗出细腻的赤色泥土,红色从那时起就烙住中国人的血脉壁,成为永恒的民族记忆。这里发掘出最早的红色陶器,泥质红陶和加砂红赭陶,尽管以后中国出现了不胜枚举的精美陶瓷,五彩瑰丽,但一切都缘起着红陶。红色是血,是土地,是盛启着宝贵食物的陶钵与陶罐,这些朴素沾着指纹的赤色陶罐,依然能够唤起中国人最深层的感动,这似乎能够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忠诚并迷恋永护。


︿

红陶实足鬹

大汶口出土,高23.4厘米,水器。直颈、鼓腹、三凿形足,略翻的口沿对称凹陷呈8字形,微扁的折腹处与颈之间由一绳状鋬相连,整器造型独特、挺拔。




上古时代的先民依赖自然资源生存,通常泽水而居,这条依然流淌的大汶河被大汶口人称为母亲河,在史前5000年到7000年间,人们住在河的两岸,繁衍生息了1500年,当时已经有了明显的社会分工,生产开始有了剩余,私有制的萌芽随之开始出现。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距今约6500—450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典型文化形态。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安徽的淮北一带,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

■大汶口文化的制陶技术较前已有很大提高,陶质有红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四类。陶器装饰以镂刻和编织纹最具特色。常见的纹饰则有锥刺纹、附加堆纹、弦纹、划纹和篮纹。彩陶不多。彩陶上以黑彩和红彩绘平行线纹、弦纹、叶纹、花瓣纹、八角星纹等几何图案。陶器盛行三足器和圈足器。器形有罐形鼎、钵形鼎、壶形鼎、背壶、长颈壶、深腹罐、高柄豆等。高柄杯和白陶器是大汶口文化中最具特征的陶器。在早、中、晚3期中,陶器的陶色、纹饰、器形都略有变化。陶色早期以红陶为主,兼有一些灰陶与黑灰陶。中期红陶减少,灰陶增多,兼有一些黑陶和白陶。晚期黑陶大为增多,并有少量红陶、灰陶和白陶。



︿

彩陶钵形鼎

1971年山东邹县野店出土。通高29厘米、足高17.5厘米、口径28.5厘米。泥质红陶,敛口。浅腹斜收,呈钵形。三等距凿形足支撑器底。器表上部涂红色陶衣,白色线条绘棱形网纹饰器物边沿。




这是彩陶钵形鼎,是用来煮食物的炊具,工匠饶有兴趣地在口沿外勾出白色图案,描绘的大概是他工作时抬头看到的山峦。随着图案的跳跃,可见人们烹调食物的激情,变得更加快乐,鲜花、雷电、渔网等都一一再现,是中国人传唱的欢乐之歌,散发出勃勃的生命气息。

  


︿

八角星纹彩陶豆

泰安大汶口出土。口颈26厘米,足径14.5厘米,通高28.4厘米;泥质红陶,豆盘为圆唇斜口、深腹,喇叭形高圈足;腹和圈足部位涂抹了一层深红色陶衣,斜口沿面绘白色彩地,其上用褐、红等彩色绘出半月形与若干竖线段相间组成的图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红色陶衣之上绘五个方心八角星状纹样,各八角星之间同样用两列白彩竖线段间隔;圈足部位绘两圈褐色彩带,彩带之上用白彩绘贝形纹样。这是一件典型的大汶口文化彩陶器。




这是一件八角星纹陶豆,是用来盛放食物,用白彩绘出四个对称的八角星纹,表示四面八方,天地通泰,八角形还有天地无边的概念,表现出先人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天地自然的敬仰。这个图形在很多器物上都出现过,这大汶口出土陶器的明显特征。


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材质上也出现了新品种,古人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制陶原料——高磷土,用这种材料可以烧制成质地坚硬、胎壁薄匀、色泽明丽的白色、黄色、粉红色细砂陶,也可统称为白陶。白陶空足鬶,是古人用来炊煮食物的用具,为手工制作,东夷民族对鸟的崇拜,使得他们设计出这种鸟型器物,带着袋状的脚为空心设计为的是能更充分地利用热能,比早起的实足鬶缩短了温煮时间,是大汶口文化晚期的典型器物,反映出当时制陶工艺的显著进步。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5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似乎也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人类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一个新贵在此间出现了。





︿

白陶鬶

泰安大汶口出土。水器。通高23厘米,口有鸟喙形流,扁圆腹凸处饰凸弦纹一周,三角外撇中空足支撑器身。整器质地细腻,陶色洁白。







︿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距今6300-4500年)。高14.8厘米,1957年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故把自己喜爱的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生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发现了类似鬶的器物。这件夹砂白陶鬶是原始先民用来烧水或温酒的容器,系由高岭土经1200℃左右的窑温烧制而成的,胎壁较薄,质地却很坚硬,它的出现表现了制陶技术的又一新进步。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代表,因发现于山东泰安大汶口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区。豫东地区也有零星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的风俗,是中国东南沿海古代先民拔牙习俗的发源地。







︿

黑陶磨光高柄杯




这只罕见的黑色薄胎磨光高柄杯,是大汶口文化中的珍品,他高贵黯然的身影,以后再度出现在龙山文化中,之后又神秘消失。黑陶的王者品质令人驻足,但同时期的兽型提梁器发出了另一个阶层的声音,让我们感受百姓生活的温暖,不难想象,女人提着陶猪,猪儿吐出清水时的模样,平时的快乐一路流淌出来。




︿

红陶兽型提梁壶

大汶口文化时期陶器的典型代表,1959年出土于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壶高21.6厘米,夹砂红陶质,通体施红色陶衣,陶衣鲜亮油润。每次看见这件陶壶,都会升起一阵佩服和感动,佩服先民的想象力,感动先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朴素的生活态度。这件仿生的红陶兽形器,在新石器时代发现的陶器中较为罕见,虽然是实用器,却造型生动,不失艺术情趣,是5000年前难得的一件艺术珍品,也是山东大汶口文化独特的代表。






︿

彩陶鼓

泰安大汶口出土,乐器






︿

云雷纹彩陶釜

泰安大汶口出土。高30。8、口径32。4、腹径41。2CM。盛食器。器体庞大,上部施红色化妆土,用白彩色边,绘云雷纹






︿

白陶三足盉

泰安大汶口出土。酒器。高15.8厘米,侈口、粗颈,颈略高,腹壁凸处饰一周凸弦纹,肩侧装斜向上翘的管流,平底,三角形矮凿足。陶质细腻、洁白。






︿

彩陶壶

泰安大汶口出土。表面光滑如同瓷器,五瓣花纹饰精美无比。






︿

红陶三足折腹鼎

大汶口出土。通高28厘米、口径13.5厘米。炊煮器。大环形钮的盖子,小口折腹的器身使热量不易扩散,既节省能源,又增加容器的容量,下承三扁凿形足的支撑,使该器更加合理。







︿

橙黄陶袋足鬶

泰安大汶口出土。水器。上面的鬶是实足的,再来个袋足的,这个造型真奇特,在同期器物中少见。不知是为了好看,还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






︿

白陶壶

泰安大汶口出土。盛酒、水器。






︿

彩陶杯

泰安大汶口出土。  高10.9厘米、口径10.1厘米。圆筒形,深腹,平底。腹部一侧置一上翘形鋬手,鋬端呈锯齿状。口沿下绘黑色宽带网纹一周。







︿

大汶口时期莒文化 灰陶尊

灰陶尊上刻的日月山形纹

1979年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高59厘米,口径38厘米,底径8.5厘米器型侈口,腹微外斜呈桶状,腹下部内折,折腹上部为素面,下部为蓝纹,上腹深15厘米,下腹深6厘米,底部有席纹,折棱处有斜压棱纹一周。造型独特,器型完整,为大汶口时期莒文化陶器中罕见之物。一级文物。




︿


黄河流域,特别是甘肃、青陕西那一带的彩陶,确实是令人非常向往的,烧造的质量也非常高,如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彩陶又可分为彩陶和彩绘陶两种,彩陶是利用一些铁矿石原料来画彩,这些画彩实际上也是中国绘画的起源。







仰韶文化


河南地处中国中下游,因大部分在黄河以南,故称河南,素有中州、中原之称。地处河南省境内的渑池县仰韶村,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出名的文化遗址之一。这里土地肥沃,阳光充足,人丁兴旺,自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发现遗址以来,这里已陆续发掘出数量巨大的石器、陶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仰韶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要属精美的彩陶,由于以彩绘陶器为特征的文化现象首先在仰韶村出现,故命名为仰韶文化,当时人们的生活用具均为陶制,有陶鼎、罐、碗、盆、钵、瓮、缸等。陶器上的装饰图案非常引人注目,从而使仰韶村遗址闻名中外,仰韶文化是彩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出现早在距今约8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仰韶文化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文化面貌与表现风格十分复杂,可分为:半坡、史家、庙底沟、大河村后岗等类型。其中以半坡、庙底沟、大河村最为著名,在整理的陶的文明进程中,实际上可以说彩陶最辉煌、最灿烂、最发达的阶段。




︿

仰韶文化 人面鱼纹彩陶盆

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彩陶图案无疑可用于解释我们祖先的生活与自然但我们同样无法解释某些文化,他们有些在自然中并不存在。这是一件大口圆底的彩陶盆,内壁绘有人面鱼形纹样,他究竟表现什么涵义呢?是人吃鱼吗?可能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人和鱼组成的形象在自然界是没有的,他出现在以擅长描绘自然与人物的半坡时代,大概有更深层的涵义,那么他是在祈求鱼的丰产还是人口的繁衍呢?考古界一时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古人把鱼看成繁衍与生殖的神,用鱼的形状做装饰,具有图腾崇拜的涵义。



︿

仰韶文化庙底沟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1973年出土于甘肃秦安邵店大地湾。细泥红陶。高31.8厘米,口径4.5厘米,底径6.8厘米。器形为两头尖的长圆柱体,下部略内收,腹双耳已残。口做圆雕人头像,披发,前额短,发整齐下垂。鼻呈蒜头形。鼻、眼均雕成空洞,口微张。两耳各有一小穿孔,头顶圆孔做器口,腹以上施浅淡红色陶衣。黑彩画弧线三角纹和斜线组成的二方连续图案三组。造型以抽象的线条与人头像相结合,颇具特色。装饰以雕塑与彩饰构成一体,极其自然。是一件既具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的古代艺术品。






︿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彩陶鱼鳍网纹船形壶

1958年陕西省宝鸡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该器器作船型,杯型口,平肩,肩上两边各有一半环型钮,鼓腹,两端起尖角,平底。泥质红陶胎,器身表面不甚平顺,抚摩时有涩手感。腹两壁以赭黑彩绘网纹。新石器时代时彩绘陶多采用赭色与红色,是在制胚成型晾干后直接用矿物颜料画在器表上的。这类颜料易氧化,所以一般出土的彩绘陶其颜色难以保存。这一时期有许多陶器均以网纹或鱼纹为饰,似乎向人们揭示仰韶文化地区人类与黄河的共生关系。






︿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彩陶鱼纹折腹钵

高约15厘米,红陶。陕西西安半坡出土。三鱼纹彩陶折腹钵,盆沿饰一周宽带纹,器腹外壁绘三条张嘴露齿的鱼,唇部翘起,虽未画水,却给人以鱼在水中吸水吐气、向前游动的印象,鱼纹异常简洁生动。






︿

仰韶文化 距今约7000年 鹳鱼石斧图

1978年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高47厘米,口径32.7厘米。这件陶瓮器形较大,外腹部彩绘《鹳鱼石斧图》。画面纵37厘米,横44厘米。整幅作品的内容分为两组:右边画的是一把竖立的装有木柄的石斧。石斧上的孔眼、符号和紧缠的绳子,都被真实、细致地用黑线条勾勒出来。左边画的是一只圆眸、长喙、两腿直撑地面的水鸟。它昂着头,身躯稍微向后倾,显得非常健美,嘴上衔着一条大鱼,面对竖立的石斧。作者根据石斧、鹳、鱼的不同形象、内容和要求,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去表现。石斧和鱼,用黑色线条勾勒轮廓;鹳则直接用色彩涂染形体。这是中国绘画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中两种基本形式──勾勒法和没骨法的滥觞。这是一件罕见的史前绘画珍品,它不仅反映了人类童年绘画萌芽时期的艺术风格,而且以其宏伟的气势,体现了中国史前彩陶画艺术的最高成就。








︿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小口尖底陶瓶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典型水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出土,高41厘米,口径5.8厘米,泥质红陶,杯形小口,细颈,深腹,尖底,腹偏下部置环形器耳一对,腹中上部拍印斜向绳纹。用作汲水,因为其底尖,容易入水,入水后又由于浮力和重心关系自动横起灌水,同时,由于口小,搬运时水又不容易溢出,正是由于这些优点,小口尖底瓶成为仰韶文化最为典型的器类之一。现存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







︿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小口尖底彩陶瓶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

仰韶文化 彩陶鲵鱼纹瓶

1958年甘肃省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仰韶文化器物。瓶用细花红陶制成,小口翻唇细长颈折肩深腹平底,腹部两侧有耳。在瓶肩部以上至近底处用黑彩绘一条鲵鱼,生动可爱。瓶体上的图案准确地表现了鲵鱼的特点,反映了远古人类对生活观察的细致和艺术再现水平的高超。






︿

仰韶文化 游鱼纹彩陶瓶

秦安王家阴洼出土。






︿

仰韶文化 鱼鸟纹彩陶壶

1958年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高21、口径2.1厘米。在那辽远神秘的时空,人类是飘摇于自然界的生灵,顽强地争取生命自主的权利,世代繁衍。与他们相伴的,是洞开一线的璀璨文明……、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的这件彩陶壶上面画一只水鸟啄住一条鱼的尾巴,鱼形体较大,形象较奇特,身有大片鳞甲,鱼头两侧有突出的鳍状物尾小分叉,此鱼形象与中原龙山文化彩绘陶器上的蟠龙纹大致相似。二者似乎势均力敌,只是水鸟表现为主动,鱼表现出一种被动的模样。这不是“鱼鸟之战”的历史重演么?可以说“水鸟含鱼”图极为形象地注解了远古时代鱼鸟相战的复杂关系,隐寓着鸟图腾氏族与鱼图腾氏族的争斗。渭河流域的“鱼”氏族与豫西地区的“鸟”氏族曾东西对峙,双方相互交战,但一时间又难分高下。或许“鸟”部落已在交战中占了上风,它已深入“鱼”集团腹地并发起进攻,由于“鱼”部落此时实力尚存,完全有力量抵御入侵者,“水鸟含鱼”才描绘成鱼鸟相战、难分伯仲的画面。






︿

仰韶文化 几何纹彩陶盆





像彩陶图案上出现的万字纹,这个图案实际上过去也有,各种各样的使用,佛教使用,但4000多年前在彩陶上出现了,万子纹我们理解为是一个表现律动,有光、水、风,表现一种物质世界生生不息的律动时的一个动感。神秘的万字纹符号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这种默契是无法用巧合来解释的。


目前中国发现同时期的原始社会末期,中国陶器上有刻画符号的,这些文化我们总共发现了五处,山东龙山文化发现两处,赤峰的后红山文化的小河沿文化类型发现一处,然后在西安半坡也发现一处,最后一处在青海柳湾遗址,对于赤峰的小河沿文化类型文字刻画符号更加特殊,有各式各样类似于佛教的万字纹。据专家分析,这些刻在陶罐上的符号很可能是一篇原始的纪本,而万字形的符号古人则认为代表田地和庄稼,用这种方式向天祭祀,以求得风调雨顺,农业有好的收成。目前考古学还存在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个天降陨石说,这种说法倾向于这是一种古代的历法图,这两种推理至今仍在求证之中,也许有一天,我们可以揭晓先祖们遗留下来的神秘信息。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的马家窑村而得名。时间跨度大约是距今5200~4000年,分为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类型,分别代表三个发展时期,其中以半山类型(约公元前2900年~前2350年)最为繁荣兴盛。马家窑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彩陶特别发达,彩陶占所出土陶器的一半以上。马家窑彩陶的颜色黑、红、白彩共用,纹饰图案具有显著的旋动特征,繁缛多变,变化莫测。


马家窑类型是马家窑文化早期形式,距今5000-4600年左右。彩陶的特点是,器型以盆、钵、壶、瓶为主,陶质为橙黄陶,黑彩为基本色调。盛行漩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网格线纹和平行线纹,几乎每件彩陶都有水波翻卷的纹饰,是否是黄河给予祖先的启示呢?


半山类型属于马家窑文化中期,距今4600-4300年左右。这是彩陶艺术的巅峰时期,纹饰繁复精致,色彩绚烂纷呈。主要器型是大型储藏器壶、瓮。主要纹饰有漩涡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格纹,常以黑色锯齿和红色条带向前构成各种连续图案,造型与图案浑然天成。


马厂类型是马家窑文化晚期,距今大约4300-4000年。彩陶精美程度不如从前,但器型更丰富。盛行红色陶衣上施黑彩。图案纷杂而抽象,主要纹饰有四大圈纹、变体神人纹彩、网格纹、回形纹、折带纹。






︿

马家窑文化 舞蹈纹彩陶盆

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




︿


那整体彩陶文明里,我们华夏族的彩陶文明最重要的实际上是黄河文明,在甘肃、青海地区的黄河彩陶文明。甘肃与着黄河有着不解之缘,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如龙行般绕过这里的砂层,不仅给马家窑人留下用不尽的陶泥,也留给他们天地间最永恒、最纯粹的画像,黄色的是河,黑色的是地,还有红色的太阳。在马家窑,这是今人和祖先们最初和最后的记忆,因此马家窑的彩陶是特立独行的,在当时,他们就是全国闻名的匠人,专门描绘或华丽流畅、或神秘有力、或柔和婉转的涡形图案,黄色的底绘上强烈的黑彩、红彩,不少彩陶通体画满,还有内彩,这样的艺术与其说纪录了天地不如说描绘了人性,甚至甘肃的子民们现在仍然保留着祖辈们强烈执着的气质,不仅如此,马家窑人还是聪慧的技师,这些作品已经开始慢轮修胚,转轮绘制同心圆纹、玄纹和平行纹线等纹饰,更是表现出他们娴熟的绘画技巧。半山类型彩陶是马家窑类型的延续和发展,出现于公元前2500到2300年,在这些陶器的设计中,不论是平面所能看到的器物腹部,还是站立起来所能看到器物的肩部,都完美的用图案连接,静态中予以自然的动感,既突出了器物的端庄饱满又赋予节奏和韵律,这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工艺设计。



︿

马家窑文化 涡纹彩陶罐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距今约5000年)。高50、口径18.4、底径15.9厘米。1956年甘肃永靖三坪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这件彩陶涡纹罐是马家窑文化中期彩陶的一个杰出代表。陶罐腹部硕大,造型周正,器壁厚薄均匀。为了便于提拿,在腹部还塑有两耳。这件彩陶的图案纹饰是用黑彩在泥质红陶罐的颈部和上腹部,绘成了许多旋转的圆涡,圆涡之下加两道水波。彩绘施于罐的口、肩和上腹,向下俯视,可以看到彩陶罐的全部纹饰,它那流畅自然的线条,仿佛会产生流动的节奏和韵律,让人感到有无数的涡纹在眼前周而复始地旋转,展示了先民神奇的艺术创造才能。这是一幅表现当时人类与水密切相关的图案,其韵味无穷的构图意境,似乎让人们隔开几千年的时空看到浪涛翻滚的黄河急流中激起的一圈圈涟漪,而后又顺波而去,此起彼伏,生生不息。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遗址而得名。是继仰韶文化后,在甘肃的洮河和青海的黄河支流湟水流域一带发展起来一个富有独特地方风格的文化,它将中国史前彩陶艺术推向了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顶峰。





延续半山类型发展,马厂类型的彩陶是黄河彩陶最绚烂、最多产的季节,其器型之多,案之复杂,色彩之绚丽以及数量之多,都可谓登峰造极。我们可以从彩陶上看到当时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全部的信息,比如说过去的这种典型纹样里的,过去称为蛙纹,也更习惯于称作人形纹,大量出现的蛙纹也像人的形象,实际上我理解还是人类自己的形象,是一个蹲着的形象,蹲着吃饭,蹲着休息,在那时代无椅可坐,现在西北地区的农民还是蹲着吃饭聊天。在北京的古陶艺术博物馆,马厂彩陶中有一件舞蹈纹高颈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这是一件马厂类型的作品,陶腹的中间绘有一位跳舞的女神,伴舞的人随女神的左右,也许是伴舞者为了向女神表现她们的虔诚与崇拜,舞动得非常卖力和陶醉,其大幅度摆动不能让人想象出原始先民们纵火狂欢的场面。











◎       ◎       ◎


1983年秋天,在红山文化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一件罕见的陶制女神头像,它高度写实,形态逼真,脸型为方圆型,颧骨凸起,双眼中清晰地镶嵌了两粒经过抛光处理的青色玉片,她嘴角上翘,以特殊的角度注视着五千年以后的人们,女神像的发现,揭示了轰动世界的牛河梁女神庙遗址的神秘面纱,辽宁西部的牛河梁当时赫然是女性主宰一切的女国之中,并且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原始社会最发达的地区,有考古学家认为,在牛河梁发现的5000历史的祭坛、女神庙和祭祀组群和红山文化遗址说明,5000年前的红山已出现了基于原始公社、氏族部落之中,有凌驾于公社之上更高一级的组织形式,造起了城邦之国家。红山文化的发源,是以赤峰境内的次喇木伦河和老哈河为中心,周围辐射到今天的内蒙古东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区的二十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代表,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玉龙,中国文化中流传着众多龙的传说,龙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神,是兽、是祖宗、是天子,全世界的中国人至今自诩为龙的传人,这究竟是从何而来呢?这枚出土的小小玉龙是否暗示着在这片土地山中国人曾经目睹过神奇的天象或者伶俐的怪兽或者是巫术风行,无论如何这里是龙的故乡,世世代代传承的中国龙文化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红山文化 玉龙

红山玉龙(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古代汉族传说中的神龙。玉龙通高26厘米,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与内曲的躯体相合,造成一种飞腾的效果。鬣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






︿

红山文化 牛河梁女神像

1983年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建筑基址的主室西侧出土,高22.4、面宽16.5厘米,与真人头部大小相当。头顶以上残缺,从鬓角处的竖行系带推测,额顶原有箍饰;眼嵌淡灰色玉石为睛,炯炯有神,印堂圆凸;右耳完整,左耳残缺,近耳垂部位有耳饰穿孔;低鼻梁,大鼻头;大嘴外咧,颌尖丰满;颧骨高凸,面涂红彩。从下面和背面的残断处观察,此泥塑应是一高浮雕的人像头部,原贴于建筑的墙壁处。





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的红山文化处于北方原始文化的高峰期,当时的手工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制陶工匠们在加砂陶器上刻画出之字和更多的几何纹。渐渐地创作和游戏的本能释发出来,他们制作出并非使用的游戏的玩具,线条简单却不禁令人莞尔,如人类艺术的童年。红山文化到了末期,距今4200年左右的时候,开始出现质的飞跃,进入到了国家时代,我们赤峰地区经过考古发现赤峰本地的夏家店下层文化中,发现了特殊的礼器——彩绘陶礼器,从色彩的鲜艳程度上可以看出这些彩绘图案是陶器经过烧制之后再画上去的,当时拿彩色矿物质的彩色颜料进行彩绘,边沿处还镶嵌了贝壳作为装饰,虽然出现年代是距今3500年到4200年,但是艳丽的颜色依然穿透时空,传达着古人强烈的审美追求。从那些彩绘陶礼器的纹饰来说,我们发现这些纹饰主体是以各种云纹、雷纹、饕餮纹组成的,而这些纹饰都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




︿

夏家店下层文化 嵌贝彩绘陶鬲

高29.5厘米,口径22厘米,1974年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墓地出土,一级文物。泥质褐陶,庄重典雅,敞口卷沿,筒状腹,筒状空足,柱状足尖,整个陶鬲造型协调优美、线条流畅。口沿上镶嵌四个贝壳,贝壳间镶嵌四个圆形蚌泡,显得十分高贵。器壁用红、白两色绘制勾云形图案,使得这件嵌贝彩绘陶鬲富有了古朴典雅的气质。






︿

小河沿文化 鸟形双系彩绘陶壶

高36、腹径32、底径11厘米。赤峰市翁牛特旗大南沟出土。夹砂灰陶,鸟仰头张嘴,显示出嗷嗷待哺的形象。小河沿文化的典型器物。这既是一件实用器,又是一件艺术杰作。


小河沿文化因1977年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小河沿乡(现四道湾子镇)的南台地遗址而得名。多数学者认为小河沿文化是从红山文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分布范围与红山文化大体相同。其中心区域在老哈河流域。





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不同角色,他不仅改变了先民们生活习惯还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艺术。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时期,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石器时代的陶器生产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的龙山文化时期发展到顶峰。


公元1928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济南市郊区的龙山镇考察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黑色的陶片,这块奇怪的陶片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并由此发现了深埋在地下4800多年的龙山镇城子崖遗址,也揭开了龙山文化神秘的面纱。龙山文化以黑、白、灰陶器为主要文化特征,他的惊人之处在于出土的这些黑陶,这些黑陶造型精美,考古学家用黑如漆、薄如纸、声如磬来形容他。几千年来,人们从来就没有见过黑色的陶器,更没有想到能够制造出来,那么古人是掌握了什么样的尖端技术,制造黑陶的意义又在哪里?中国的研究者发现,黑陶上的黑色是不均匀的,这一点引起了研究者的猜测,会不会是在烧窑的过程中熏染上去的呢?他们开始了试验,点燃柴草后把火灭掉,靠柴草的浓烟来熏染这些陶器,他们烧制出了和龙山文化一样的黑陶。这种烧制黑陶的方法就是人们所说的熏烟渗炭法。


在山东日照博物馆,陈列着一只造型优美的蛋壳镂空黑陶高柄杯,这只出自四千年前的陶杯,是日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龙山黑陶的经典之作,他的边沿最薄处达到不可思议的0.2毫米,重量约为70克。我们根据这件实物推测,当时制作者必须使用快轮技术才能完成型状的塑造,而且根据他的造型推断已不属于生活实用品。蛋壳陶杯是一种龙山文化时期高档奢侈的工艺品,因为薄不适合实用,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

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高柄杯

1975年出土于山东日照东海峪龙山文化遗址。从造型上看,我更喜欢这件高柄杯,多年前在博物馆第一次见到,就有惊艳之感,你看和今天高级宴会中的高脚杯多么想象!而造型的挺拔,体态的轻盈,技艺的高超,使其成为一件今人无法复制无法企及的艺术品。其高22、6厘米,口径9厘米;为泥质黑陶,器表乌黑光亮;宽斜口沿,深腹杯身,细管形高柄,圈足底座;杯腹中部装饰六道凹弦纹;细柄中部鼓出部位中空并装饰细密的镂孔,貌似笼状,其内放置一粒陶丸,将杯子拿在手中晃动时,陶丸碰撞笼壁会发出轻脆的响声,杯子站立时,陶丸落定能够起到稳定重心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

︿

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这类器物超薄的器壁如同蛋壳一般,因此有“蛋壳黑陶”之美誉。龙山文化制作蛋壳黑陶使用的陶泥全部是经过了反复淘洗的细泥,陶胎内不见任何杂质,其质地细密坚硬,几乎没有渗水率,说明龙山文化时期的制陶工匠对陶土的选择和烧窑技术的掌握均已达到了十分高超的境地。考古学家认为,蛋壳陶杯属于礼器性质,可能是在祭祀等礼仪上使用的特殊酒器,掌握在特殊身份的人手里。



︿

龙山文化 蛋壳黑陶粗柄杯

1960年出土于山东潍坊市姚官庄龙山文化遗址。这件黑陶杯口径11.9厘米,通高17厘米;为细泥黑陶,轮制,器壁薄如蛋壳,器表素面磨光,整件器物由杯身和杯柄两部分套合成。杯身为浅盘形宽沿大口,直壁圜底,下承杯柄,两者粘合得天衣无缝;杯柄呈筒状,平底,两端外侈,柄上部模制成短密的竹节状,十分美观与珍贵





︿

龙山文化 黑陶罐



︿

龙山文化 乳钉纹橙黄陶鬶

山东博物馆藏,山东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高29.3厘米。三袋足支撑器身,颈、身间由一绳纹鋬相连。乳钉遍布器表,并在腹部饰有凸弦纹及盲鼻。整体流畅的轮廓和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使其造型活泼和谐,达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为龙山文化陶器的代表作。




︿

龙山文化 红陶鬶

山东省临朐县西朱封遗址出土。




︿

龙山文化 白陶鬶

高42。4CM。温酒、水器。整体造型模拟鸟的形象。1986年兖州西吴寺遗址出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

龙山文化 竹节纹黑陶鼎

高15、口径26CM。炊煮器。鼎足为鸟喙状,是山东龙山文化陶鼎专有的特点,体现了东夷部族以鸟为图腾的地域特色。

1960年潍坊姚官庄出土。山东省博物馆藏。



︿

龙山文化 高圈足黑陶豆

高13、口径28CM。盛食器。器表磨光,通体黑亮,高圈足上饰竹节状的凸弦纹,风格简洁。1960年潍坊姚官庄出土。

山东省博物馆藏。




︿


几乎在同一时期,中国南方长江流域另一支重要文化良渚文化中同样出现了黑陶,由于打磨工艺格外精细,贵族一般的黑陶成为良渚文化中的典型标志,散发着低调的张扬。龙山文化中,除了代表性的黑陶,陶器家族异常庞大和丰富,已然包含了以后历代生活用品的所有种类。陶鬶,既是一种炊具,也是一种温酒的器物,在龙山文化中最为常见,陶鬶的三个袋足能够增大火焰的接触面,利于充分地利用热能。专家还认为他是一种生殖崇拜的文化现象,因为鬶的袋足形状很像羊乳。东夷民族以凤为主图腾,繁衍出一个以鸟为主图腾的诸多部落。陶鬶是东夷民族文化的一种象征,鬶上部很像一个鸟的嘴形状,盖又很接近鸟的冠,把手看起来又非常像一个抽象的变形鸟尾,在陶鬶的腹部或者颈部,通常会有一些弦纹,这些弦纹又好像鸟的翅膀,这些特征都证明了东夷民族崇尚鸟的风俗。


陶鼎是古人用来蒸煮食物的容器,出现于龙山文化的中期,人们发现这种陶鼎的足很像鸟类长长的嘴巴,也被学者们称为鬼脸足,这种特征再次验证了古人对鸟的崇拜。



︿

良渚文化 黑陶壶



︿

良渚文化 黑陶高柄盖圈足罐

泥质黑衣灰陶。直口、广圆肩、扁圆腹、高圈足。罐口上覆一细长高柄盖,柄中有一上下贯通的直孔,中段内弧,下部饰三道凸弦纹和镂孔。圈足上饰三组由弧线三角形和椭圆形镂孔组成的图案。陶罐器表漆黑光亮,且彩绘多道红褐色宽带纹。整器造型优美,曲线流畅,制作精良,反映了良渚时期高超的制陶水平。







︿

良渚文化 黑陶袋足鬶



︿

良渚文化 袋足陶鬶

出土于江苏省武进良渚文化遗址,上海博物馆藏。乃东南沿海地区良渚文化居民常用的一种斟酒器具。






︿

良渚文化 刻符黑陶圈足罐

高25.6厘米,腹径21厘米。该罐夹细砂灰胎,外施黑衣,敞口,束颈,弧肩,腹部从上至下弧内收,圜底,圈足外撇,肩部竖刻一道带状纹饰。烧成后在肩部竖向呈带状刻有22道直线,是良渚文化有刻画符号的重要器物之一,对于中国文字起源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现收藏于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




长期的制陶经验使古人们开始思考如何才能使陶的器壁更紧,如何提高陶器的硬度且经久耐用。陶器的发展在经历了简单的刻画、捏塑、彩绘、打磨和抛光技术后,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更好的制作方法,用瓷土做原料,用高达1200度的温度烧制,这个发明无疑是伟大的,因为用这种方法烧成的器物,质地坚密而不渗水,表面透明而光泽。而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结果就是用这种方法烧出的不是陶,而是原始的瓷器。中国原始瓷的出现可以追溯到青铜时代,而青瓷的烧制成功开始于我国的东汉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大量原始青瓷,为我们展现了汉代烧制工艺的逐步成熟,在东汉中晚期,终于成功烧制出胎壁均匀,釉色稳定的瓷器,完成了陶器向瓷器的过渡,使中国成为发明瓷器和生产瓷器最早的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