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录(106)之故宫 武英殿陶瓷馆(1)

 荣纳堂 2023-08-23 发布于天津
转自 水一月


故宫



武英殿 · 陶瓷馆


早在距今约两万年前,我们祖先就发明了制陶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制作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夏、商之际,我国已能烧造原始瓷,到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又创烧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展览通选一千余件具有代表性的陶瓷展品,从距今约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到民国时期,力求反映中国陶瓷绵延不断的发展历程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2021.5.23-2021.10.30 分四次进宫,才拍完武英殿陶瓷馆……

内容鸿篇,件件精美,堪比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哪件都不舍弃之,所以,请慢下来,且听我慢慢道来……


追踪溯源

新石器时代陶器(约公元前8000年~前2000年)

陶器是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不断提高而产生。考古发现所获得的资料证明,我国的陶器生产距今已有约两万年的历史,陶器是原始先民主要的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具。

进入新石器时代,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和北方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均出土过丰富的实物资料,其中即包括大量陶器。黄河、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彩陶而闻名,下游地区以工艺精致的白陶和黑陶而著称;东南沿海地区以印纹硬陶为代表;北方地区陶器则以富有民族特色的造型称奇。不同地区出土的陶器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


磁山文化

因最初于1973年发现于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村而得名。据科学测试,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100~前5750年,属于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遗存。以烧造红陶为主,因烧成气氛不稳定,故呈色不均匀,一件器物上有时会呈现红、褐、灰等色。陶泥未经细致淘洗,胎质粗糙。采用手制方法成型,胎壁厚薄不均。烧成温度较低,约为700℃~900℃。陶器易碎。常见器物造型有环底三足钵、小口瓶、深腹罐、碗、盘、豆、盂、瓮、鼎等。器物以素面为主,少数装饰有绳纹、划纹、指甲纹。


红陶盂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约公元前6100~前5750年)

15.3cm 口径15.3cm 底径11.3cm

盂撇口,圆筒形腹,平底。夹砂红陶,胎壁较厚,表面粗糙。

红陶深腹双系罐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约公元前6100~前5750年)

 高14.4cm 口径9.5cm 底径6cm 

罐撇口,深腹,平底,肩部置双系。通体刻划纹饰,颈部纹饰为正反三角纹,肩、腹部装饰简单的麦穗样纹饰。这样简单的刻划纹饰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陶器装饰纹样比较简单的特点。罐上的双系是为了悬挂或携带方便而设置的。

红陶盂及支座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约公元前6100~前5750年)

通高20.0cm 盂:高9.5cm 口径10.5cm 底径11.3cm 支座:高10.5cm 足径8.2cm

盂呈筒形。平底,底径略大于口径,口部两侧有圆形饰物。夹砂红陶,表面粗糙。支座由 3 个独立的支架组成,支架上有类似四边形支托,下为圈足。在磁山文化陶器中,支撑炊器的支架很有特色。红陶出现较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已有发现。河北武安磁山文化 、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等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均以烧造红陶为主。夏、商以后,红陶的烧造逐渐衰落。

  灰陶深腹双耳罐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约公元前6100~前5750年)

 高15.2cm 口径13.8cm 底径6cm 

罐直口,深腹,下腹内收,平底。腹中部有对称的圆形饰物,器身有麻布纹。灰陶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成为陶器中的主流产品,夏、商、周时期更是大量烧造。灰陶有泥质与夹砂两种,系在弱还原气氛中烧造而成。

红陶双系小口瓶

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约公元前6100~前5750年)

23.8cm 口径5.2cm 底径5.6cm

瓶撇口,束颈,颈以下渐广,至腹中部直径最大。腹部对称置双系,腹以下渐内收,平底。泥质红陶。手制成型,胎体薄厚不均,具有新石器时代中期陶器特征。

古老神秘的彩陶艺术


彩陶系指画有黑、红、白、褐等色纹饰的陶器。彩料由含氧化铁(Fe2O3)和氧化锰(MnO)的天然矿物原料研磨而成。在成型后的陶坯上用毛笔蘸彩料描画纹饰后,入窑经900℃左右的温度焙烧而成。彩陶纹饰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日月星辰等,画法古朴自然,蕴含人类原始宗教的理念思维,给人以神秘之感。它是中国陶瓷工艺史上最早把装饰纹样与造型结合在一起的艺术品,堪称远古文化艺术的第一个高峰。


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属于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21年10月,经中国政府批准,受聘为中国政府农商部矿政顾问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中国地质学家袁复礼等对仰韶村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证实此处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遗址先后经过三次发掘,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在国际上引起极大轰动。仰韶村遗址遂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古界向往的“文化圣地”。由于遗址中还发现了非常精美的彩陶,因此,过去有人称之为“彩陶文化”据碳-14法测定年代,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5000年,先后经历了约2000年的发展历程。仰韶文化陶器质地有泥质陶和火砂陶两种,造型有盆、罐、钵、壶、尖底瓶、盒、鼎等。普遍采用泥条圈筑法或泥条盘筑法成型,小件器物则直接用手捏制而成。


  彩陶几何纹盆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约公元前4900~前3800年)

 高16.4cm 口径37.4cm 

盆折沿,深直腹,圆底。泥质红陶。口沿和外腹部均以黑彩描绘纹饰,口沿上描绘以点定位的水波纹,腹部描绘两层三角形几何纹,两层纹饰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相同,但方向相反。这种三角形纹饰系由具象鱼纹逐渐抽象演变而来。此彩陶盆的造型和纹饰具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显著特征。

彩陶花叶纹曲腹钵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约公元前3900~前3600年)

钵口沿微卷,深腹,腹下内折,近足渐收,平底。腹部绘褐彩花叶纹。庙底沟类型处在以庙底沟遗址第一期遗存所代表的仰韶文化中期,其绝对年代距今约5900~5400年,主要分布在渭水流域晋南、豫西地区,庙底沟类型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极少量灰陶,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最常见,纹饰有绳纹、线纹、弦纹,还有少量附加堆纹。彩陶纹饰发达,常见纹饰有回旋勾连纹、花瓣纹、弧纹、豆荚纹、网格纹等,也有少量的动物纹、鸟纹和蛙纹等,其中以回旋钩连纹最为常见。


马家窑文化

马家窑文化因1924年最初发现于甘肃省临洮县马家窑村而得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分布在黄河上游一带的甘肃、青海地区,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西发展的背景下产生,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性分支。可分为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马家窑文化陶器造型主要有钵、瓮、盆、双耳罐等。陶器质地有泥质红陶、灰陶、火砂红陶等。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特别发达与仰韶文化彩陶相比,马家窑文化彩陶图案具有显著的旋动特征,其旋动的方式丰富多样,或交错盘旋,或来往反复,使人感到变化莫测,回味无穷。


彩陶水波纹钵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约公元前3370~前2280年)

 高9.2cm 口径21cm 底径12cm 

罐撇口,深腹,平底,肩部置双系。通体刻划纹饰,颈部纹饰为正反三角纹,肩、腹部装饰简单的麦穗样纹饰。这样简单的刻划纹饰反映了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陶器装饰纹样比较简单的特点。罐上的双系是为了悬挂或携带方便而设置的。

彩陶旋涡纹双系壶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约公元前2500~前2300年)

高37cm 口径10cm 底径13cm

壶小口、圆腹,腹两侧对称置半环形系,平底。胎呈暗红色。肩部和上腹部以较宽的带锯齿边的黑彩条带与细窄的红彩条带构成漩涡纹,利用弧线的起伏旋转表现河水奔腾向前的韵律感。这种将柔和的弧线与醒目的圆点相结合构成规矩的二方连续装饰带,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的典型构图方式。图案边缘大量采用锯齿状装饰则是半山类型彩陶的显著特点。

彩陶蛙纹双系罐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约公元前2450~前2030年)

高40cm 口径13cm 底径11cm 

泥质红陶,口外撇,薄唇,球形腹,小平底。腹部两侧对称置半环系。上半部橙红色陶衣上以黑彩描绘变形蛙纹。图案线条流畅,富于变化,与造型协调一致。此罐上的变形蛙纹是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上常见纹饰之一。

彩陶菱形网格纹单柄罐

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约公元前2500~前2300年)

高13.7cm 口径6cm 底径6cm

罐口微撇,短颈,溜肩,垂腹,平底。颈、腹之间置一曲柄。通体绘黑彩网格纹。网格纹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上较为流行的一种纹饰,据统计,有三分之一的马家窑文化彩陶绘有网格纹。网格纹一般装饰在陶器的颈部和腹部,由多条相互交叉的平行直线组成,应是人类采集狩猎经济生活时代网猎活动和网猎文化的在陶器上的反映。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是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59年首先在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和泰安市郊大汶口镇发现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和江苏省北部。据碳-14法测定年代,大汶口文化距今约6000~4200年。大汶口文化陶器按质地可分为泥质陶和火砂陶两类,按颜色可分为红陶、灰陶、白陶、橙黄色陶等,白陶出现于大汶口文化晚期。陶器造型主要有鼎、豆、罐、壶、杯、盂、鬶、背壶等。背壶是大汶口文化所特有的器物。大汶口文化也有非常精美的彩陶。


彩陶花瓣纹钵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前2600年)

 1963年江苏省邵州市大墩子出土

 高11.2cm 口径14.5cm 

钵敛口、圆唇、宽肩,肩下陡收,平底。泥质红陶。器物表面施白色陶衣。肩部以红褐彩留白花瓣纹装饰,每5片花瓣组成一略呈椭圆形的图案,共5组。花瓣纹下饰一周圆点纹。具有大汶口文化遗址的特点。青莲岗文化遗址因最初在江苏准安青莲岗发现而得名,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地区,年代约为公元前5400~前4400年。出土陶器造型主要有鼎、釜、甑等炊器,豆、碗、钵等饮食器。其彩陶多用红、褐、紫红彩描绘纹饰。纹饰见有双弧线纹、水波纹、八卦纹、十字纹和圆点纹等。

精巧的制陶工艺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制陶工艺技术日趋娴熟,原料的精选、快轮拉坯技术的发明,使陶器造型更加丰富,形体愈加规整。大汶口文化白陶系使用一种氧化铁(Fe2O3)含量极低的粘土成型后,入窑经1000℃左右的温度焙烧而成。龙山文化黑陶,系用快轮拉坯成型,胎壁薄者厚度仅0.3~1毫米,故有“蛋壳黑陶”之美称,反映出当时精湛的成型技艺。

白陶罐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前2600年)

19cm 口径8.8cm 底径6cm

罐撇口,溜肩,垂腹,圆底。表面打磨光亮。白陶是用白色粘土作胎烧成的陶器因其胎中氧化铁含量低,所以烧成后胎呈白色。白陶最早见于湖北大溪文化汤家岗遗址,至仰韶文化晚期黄河流域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白陶较为流行。商代中晚期白陶获得较大发展,西周以后消亡。

 白陶双系背壶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前2600年)

 高19cm 口径8.8cm 底径6cm 

壶撇口,长颈,溜肩,鼓腹,腹以下内收,平底。胎较薄。此件背壶造型别致,主要是肩、腹部一侧压成扁平状,在腹中部一侧置两个圆系,两个圆系中间对应的另一侧有一凸出饰物。白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前2600年)

1971年山东省邹城市野店出土

25.5cm 口径9cm 足径15.5cm

鬶圆口,一侧出上翘鸟喙形流,细颈,腹部微鼓,下承以3只袋状足。与流相对一侧颈、腹之间置宽鋬。通体施白陶衣。肩部饰一周凸起的绳索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白陶鬶,已经逐渐脱离实用性,独立成为一种特殊的礼器,其造型设计可能是受当时鸟文化崇拜的影响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形式。

 黑陶觚形三足杯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约公元前4200~前2600年)

 1963年江苏省卲州市大墩子出土 

 高31.9cm 口径11.2cm 足径11cm 

觚喇叭形口,直筒腹,下承以三足。胎体薄如蛋壳,黑陶制品。此件觚形杯作工精美,通体漆黑,堪称山东龙山文化黑陶的代表作,被用在大型墓葬中做陪葬礼器使用。对比仰韶文化彩陶,黑陶的单一颜色突显了其纯朴、幽深、内敛、风雅之美,体现出龙山文化黑陶的特性。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贵族的出现而产生的礼器,是中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和丧葬等礼仪活动中所使用的器物,是使用者身份等级与权力的象征。


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系继承马家窑文化发展而来,是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早期的一种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齐家坪而得名。据碳-14法测定其年代距今4100年左右。遗址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等地。齐家文化陶器大致可分为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两类,造型有鬲、斝、甗、罐、盆、盂、碗、豆等,以罐最为多见。罐有单耳、双耳、三耳者,其中最具特征的是双耳大罐。


红陶盉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约公元前2100~前1450年)

15cm 口径9cm 底径5.7cm

盉敞口,阔颈,溜肩,鼓腹,腹下渐收敛,平底。在盉口封住一半处置短流,相对一侧颈、肩之间置宽柄。泥质红陶。器表打磨光滑。

 红陶双耳罐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约公元前2100~前1450年)

 高12.5cm 口径8cm 

罐撇口,阔颈,溜肩,鼓腹,平底。两侧口、腹之间对称置椭圆形耳。泥质红陶。这种红陶双耳罐是齐家文化陶器的代表作。红陶是中国最早的陶器品种之一,颜色一般呈土红色、砖红色、褐红色等烧成温度一般在 800C~900℃。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种文化。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1992年撤县建市) 龙山镇而得名。龙山文化可分为山东龙山文化(或称典型龙山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陶寺类型等几种类型。山东龙山文化是大汶口文化的延续,据碳-14法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500~4000年。龙山文化陶器有黑陶、灰陶、红陶、黄褐陶和白陶等,造型有鼎、碗、罐、甗、鬶、盆等,制陶工艺水平比仰韶文化有很大提高。黑陶是该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尤以“蛋壳黑陶”最为精美以致有人曾将该文化称为“黑陶文化”。龙山文化薄如蛋壳的黑陶,是陶匠们用快轮拉坯法制作而成。龙山文化黑陶的呈色是在烧成后期用烟薰法进行渗炭的结果。


红陶鬶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600~前2000年)

39cm 口径12cm 底径14cm

鬶唇口,一侧出鸟喙状长流,阔颈,下承以3只袋状足。与流相对一侧颈、腹之间置绳状柄,袋状足上部饰两道凸弦纹,口沿下和绳耳上端饰对称乳钉纹。颈、足衔接处饰弦纹和锯齿纹。器表打磨光亮。

  黑陶单柄罐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600~前2000年)

 高16.5cm 口径9.5cm 足距6.3cm 

罐圆口,短粗颈,溜肩,鼓腹,腹下急收,近底处外撇,平底。颈、腹之间置扁绳耳。黑陶制品,表面打磨光亮。



黑陶双系壶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600~前2000年)

11.5cm 口径6.5cm 足距8.2cm

壶撇口,阔颈,扁圆腹,圈足。口沿两边对称置双系,足上镂有八个小孔。底部外凸。造型规整,胎薄体轻,表面经过打磨,光泽可鉴。黑陶系龙山文化代表性器物。由于采用先进的轮制法成型,致使器物形体规整,胎体轻薄。

  黑陶弦纹双系罐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约公元前2600~前2000年)

高26cm 口径9.5cm 底径10.5cm 

罐撇口,圆唇,短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平底。胎体较薄,表面打磨光亮。通体饰5道弦纹。 黑陶与灰陶的烧成方法一样,均系采用强还原气氛烧成。之所以会呈现黑色,是因为在烧成后期停火封门,在窑顶孔上浇水,碳素与蒸汽结合深入胎体即成黑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