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向死而生的存在者|《存在主义哲学》笔记

 方所的书屋 2021-11-06

全文1874字,阅读约需4分钟;

写在前面:

这段时间在学刘玮老师的《存在主义哲学》,里面的一些概念,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更加敬仰那些推进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们,这一节可以看作是上一节的答案,我觉得直接将老师的话分享出来,这样能帮助大家更直观地理解。

1. 我们当然都知道“人终有一死”。不过,嘴上说“人终有一死”,甚至说着“我终有一死”,和清晰地认识到“我将会死去”,将会不再存在,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就像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说的:“每个人都会死,但是我总以为自己不会。”这话乍一听好像很可笑,但是你如果仔细品,一定会越品越有味道,甚至越品越觉得后背发凉。

2. 说完了“人生无常,要珍惜生命”,我们还是会该干什么干什么,不管是从心态上还是从做的事情上,都和之前别无二致。这些时候,我们其实是把自己排除在死亡之外的,就像萨洛扬说的“总以为自己不会死”,至少认为死亡离自己很远。这种非常外在的对于死亡的意识,并不会帮助我们进入本真状态。

3.那什么样的死亡意识可以做到呢?就是真切地与自己将有一死面对面,清楚地认识到,我的死亡是一件最本己的事情,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事情。我只能“亲自去死”,而且我还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会来。

4. 在这里,海德格尔又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词,说死亡“悬临”在我的头上,随时可能落下。清楚地意识到死亡的悬临,就是看到死亡将会让我彻底坠入虚无。这种虚无还不是讨论人生有没有价值那个意义上的虚无,而是更根本的、存在论上的虚无,我们之前提过的那个“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虚无却不存在?”的终极问题向我们扑面而来。

这种与死亡直接面对面的体验,就像是对一个人的当头棒喝,可能会惊醒沉沦之中的人。

5. 海德格尔强调,我们要把这个“畏”和另一个近义词“怕”区分开来。“怕”是指向某个具体的对象的,会让我们退缩,比如我站在玻璃栈道边,面对下面的山崖,会感到害怕,不敢迈腿,这是“怕”。那“畏”呢,它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东西,它是一种弥漫性的情绪,是意识到自己被抛到世界之中,要面对终极的虚无的情绪,是一种没抓没挠、内心无处安顿的感觉。

同样是死亡,我们可以怕它,也可以畏它。当我们怕死的时候,是把死亡当作一个确定的对象,在这样的情绪之下,我们会陷入沮丧,无法行动。而面对死亡的那种“畏”,给我打开了一片空旷的区域,让周围的世界和“常人”都退去了,我们清晰地意识到了自我确定无疑的个体性和无可替代性。

6. “良知”这个词听起来特别有道德意味,是说人在判断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时候,要遵从内心的声音,服从良知良能。但是就像讨论“沉沦”一样,海德格尔再一次去掉了“良知”这个词的道德意味,完全从个人生存的角度去理解它。

“良知”的意思就是清楚地看到,自己是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应该遵从自己最本己的诉求,反思自己之前的沉沦。在良知的推动下,我们会转变人生态度,按照死亡悬临在头上的意识去行动,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海德格尔说的本真的生活。

7. “本真的生活”,在一个意义上确实比沉沦的生活要美好,因为我们毕竟过上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陷入常人的大网不能自拔。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如果我们把“美好”理解成确定的、容易的、快乐的,那“本真的生活”很可能一点都不美好,甚至是这些词的反面,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困难和痛苦。“本真的生活”没有给我带来任何内容上的确定性,因为海德格尔去掉了良知、本真这些词的道德意味,只强调人的个体性,所以他不会也不能告诉你具体应该去做什么。

8. “良知”呼唤出来的不是某个可以事先确定的行动,而是直面虚无的勇气,鼓励我们超越“常人”的外在限制,直面自己生存的各种可能性。这种勇气要求我们带着决断去进行选择,采取行动,并且为我们的行动负责。完全出于个体性做出“决断”,没有让我们的选择变得更容易,反而让选择变得更困难了。

我们不能再用父母告诉我们要做什么,同事朋友建议我要怎么选之类的托词,为自己开脱,“本真的生活”意味着我们要面对选择的开放性和紧迫性。因为人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一种由可能性构成的存在,自从他被抛入世界,就要面对数不胜数的可能性。

9. 本真的生活真的不一定美好,至少不会是轻松惬意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按照良知过本真的生活,才配得上是我自己的生活。本真性的生活就好像醒着,而沉沦的生活就好像在做梦。我们醒着不见得过的美好,但是至少可以去清晰地描述醒着和做梦的场景;但是在做梦的时候,却不可能去清晰地描述做梦和醒着的场景。

10.关于死亡,海德格尔说:“向死存在是向着一种可能性的存在,也就是向着此在本身别具一格的可能性的存在。”活出“别具一格的可能性”,就是我们本真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