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阳[肾阳]

 九州好人 2021-11-07

肾阳

其他百科词条

肾阳,(又称元阳、真火、真阳),即肾的功能与热力方面,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起推动、温煦作用。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肾阳

别称

元阳、真火

实质

器官

百科名医权威合作机构

科学、实用的健康科普

目录

分享

反馈

目录

简介

英文名称:Kidney Yang

学科来源: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脏腑

古籍摘选

人之元气生于肾而出于肺。肺阴不能制节,肾阳不能归根,则为喘脱之证。(《血证论》)

名词解释

肾之阳气,与肾阴相对而言,是肾之温煦、推动、运动、兴奋和气化的一面。

术语在线

引自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术语在线

百科解读

肾阳指肾中属阳的部分,也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先天之火、命门之火,为一身阳气之根本,与肾脏中属阴的肾阴相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具有温煦、推动一身脏腑生理活动的作用。

肾阴与肾阳

肾中精气分为肾精与肾气两部分,其中肾气即为肾阳。

肾阳是保证肾正常生理功能的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

肾精具有主人体生长发育及生殖的作用。

人出生后,体内的肾精不断充盈,保证幼年时骨骼、头发、牙齿等方面正常生长。

进入青春期后,肾精进一步保证人体生殖能力,女性开始出现月经,男子则出现精气溢泻。

随着年龄增长,肾精开始减少,开始出现衰老的表现,如脱发、牙齿松动、骨质疏松、女子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男子精少等。

肾阴与肾阳两者相互化生、相互促进,共同完成肾的生理功能。

生理功能

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根本,具有温煦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对消化系统包括脾胃的温煦作用,保证了这些脏器的消化作用正常。

若肾阳亏虚,则会使生命活动失去动力,阴寒内盛,可出现形寒肢冷等表现。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研究所,译. WHO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2] 郑洪新。中医基础理论。新世纪第四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