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到虽然忙得像狗,却不累得像孙子

 罗马亦 2021-11-07

图片

我常被朋友们叫做“女超人”、“鸡血战士”。
常有朋友问我:
“每天在微信上看你的生活直播,各种说走就走、天南地北,讲课、写文章、教育孩子、做公益、挖虫草、藏地转山、吃美食,你怎么做到的?!”

说起来好笑,差不多十年前,我决定趁着生孩子的机会退休。

从那时起,我就不再有job了。

可是,这十年里,我依旧每天都在work,依旧常常忙得跟陀螺一样。

虽然要贴个社会标签的话,我是“全职妈妈”,但以下场景简单勾勒的是我这样一个“全职妈妈”最近两年的生活:

# 经常一个月跑六七个城市;

# 一年至少现带孩子旅行两次;

# 一年至少两次独身藏地行;

# 一年里至少有累计超过100天不在家;

# 航旅纵横里的飞行统计说我“超过95%的用户”;

# 在高铁站的自动取票机经常一把取出四五六张票来。朋友们常问我:“铁道部给常客有优惠不?”认真想一下,答:使用“高铁管家”APP购买火车票成功,会根据实际消费金额产生积分。老用户偶尔会得到五块钱高铁红包,具体规则不明~~我曾经得到过几个......

# 要求自己每天步行不少于8000步,大部分情况下日平均步数超过一万多;

# 一年内应各类约稿写各类文章若干;

# 今年三月和四月,我陆续开了两个微信公众号“上官蔓”(shangguanman9)和“逗比母女”(shangguanman8),其中,讲亲子沟通、儿童教育话题的逗比母女每日一更,至今47天发了47篇(写了不止47篇喔,我有备稿),七万多字。

# ......

可能有遗漏,不过不必补充了。
只写下的这些,已经画出一个忙得像陀螺、像狗的中年女人了。
特别说明:
最近两年我才开始上边这种节奏。
雪在五岁之前,几乎从未与我分离。
直到她上小学了,生活自理、安全感强,我们娘儿俩人才开始分离,并且在分离的日子里彼此不过份想念。

所以,下边我就要认真的写一写,用这样的节奏过日子,却没有累得像孙子,这是为什么呢?

人的疲惫感,无非来自三种情况:
A、身体累,体力劳动的结果;
B、脑子累,脑力劳动的结果;
C、心累,各种纠结的结果。
对于女人们来说,也许还要再加上第四种:话说太多,嘴累。哈哈~~这个累不能单独算一种喔,要并入以上三种情况的一种或两种或三种。

一、体力消耗所导致的疲劳

体力消耗所导致的疲劳,在生活中很常见:
比如,坐月子的时候,宝宝一晚上醒来吃奶六七次,妈妈没法睡;
比如,作为企业管理讲师,站在讲台上讲6小时课,甚至连续5城连讲9天;
比如,在冈底斯转山,冈仁波钦需要两天徒步60多公里才转一圈;
比如,跟着藏族人上山,爬在海拔4000多米的山坡上一寸一寸过草皮挖了一天虫草;
比如,一个农民下地干了一天活;
比如,行走的格桑花拓展营,一天之内登上黄山再下山;
比如,拖地、洗衣服做家务忙了大半天......
其实,单纯的身体的累,是所有疲劳感当中最容易搞定的。
连续的体力劳动使我们体内产生了大量酸性物质,所以产生了疲劳感。
吃饱喝足倒头睡一觉,或者是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起来活动活动,就可以迅速消除疲劳感,恢复体力。
登山、转山之后常常发生腿部局部肌肉酸痛,实际上是因为重复的动作使我们的特定肌肉组反复工作,在这些地方堆积了大量的酸性物质,在途中休息、投宿入睡前,及时按摩和捶打酸痛的部分,排除堆积的废物,次日就不会酸痛。藏族人习惯上会用烤热的糌粑揉搓徒步转山者的小腿和脚掌,是非常智慧且有效的保健手法。
我讲课时需要穿着职业装、正装皮鞋一天站立8小时(讲课+课前+课间+课后),脚掌和小腿常会酸痛。我的经验是:课后,换上软底步行鞋快步走1万步,最好是在酒店铺了地毯的走廊里走,可以达到比洗脚、足底按摩更好的舒缓效果。

百度知道说:

科学研究证明,左右交换、上下肢轮流的“动态休息”,有利于毛细血管的开放,从而促进二氧化碳和乳酸的排泄,并可以加快疲劳的消除。

看,我就是这样的,你没看错:
我会用另一种体力活动,来治愈一种体力活动所导致的疲劳感。经验表明,这是非常有效的。
体力疲劳真的打不垮我,一转眼就又是一条好汉了。哈哈哈哈

二、脑力消耗所导致的疲劳

做方案;写代码;解高数;拟文案......我们常常把脑子用到不够用。
对于一个用脑用到呆滞的人来说,想通过大睡一觉来恢复精力往往是徒劳的。
因为我们在进行脑力劳动时,大脑高速运转、大脑皮层高度兴奋,而身体则相对静止,处在低兴奋的状态。
也就是说,累的是我们的神经,不是我们的身体。静养、睡觉,只能作用于我们本来就不累的的身体,对我们紧张、劳累的神经则无效。
想缓解“伤脑筋”所产生的疲劳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放松神经。

介绍我常用的应对脑力疲劳的积极休息的三种方法:
1、运动
对脑力劳动者来说,运动是更好的休息。
写方案写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就放下起身去运动。吹吹风,快步走走,让自己出汗。半小时,就可以让自己放松了。

2、听音乐
听音乐也是非常有效的舒缓手段。
我曾经有过很多次同时高强度

我曾经有过很多次同时高强度的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并存的状况,连日奔波,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我就在旅途中带上耳机,闭上眼睛,全身放松,循环播放降央卓玛的《慈母颂》和《西海情歌》。这样休息两个小时,基本上精力就又恢复了,可以再接着干活了。

3、换个事儿

卢梭曾经写过他是怎么对付做学问过程中的疲倦的:

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我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用不着休息一下脑筋。于是,我就在我的治学中充分利用我所发现的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

可以从脑力活动转向体力活动,比如放下正在写的让你精疲力尽的方案,去服侍一下你的多肉,去做一个蛋糕。
也可以从一个脑力活动,转向另一个脑力活动。比如放下教案,去写一篇公号文。
让大脑皮质的一百多亿个神经细胞得以轮流工作,而不是一组累了,全都休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windows系统,而非dos系统。多个窗口、多个课题同时作业,交替进行,而不是单线作业、处理完一个再去开始下一个。这样进行积极的休息,人不累,效率也杠杠的。

三、心累导致的疲惫感

这是最难对付的一种疲惫。
幸运的是,这种疲惫,对我来说几乎不存在。

很多人觉得自己累,其实既不是体力的累,也不是脑力的累,而是选择的累、纠结的累。

就像故事里那头在两堆草之间首鼠两端的毛驴,那叫一个累啊,一口草没吃上,自己还生生被“选择”这个事儿给累死了。

一位叫马丁·林道尔(Martin Lindauer)的科学家曾经发现,在飞向目的地(比如蜜源)的蜂群中,蜂群中有少量蜜蜂(它们被科学家们叫做“裸奔者”,因为它们直奔目标、快速飞行)的飞行速度远远超过其他蜜蜂,飞行的轨迹也又长又直;而其他95%以上的蜂蜜,飞行的轨迹则是短而弯的,它们裸奔者飞的慢、路线犹豫且易变。

那些被叫做“裸奔者”的蜜蜂,因为知道目标在哪里,它们朝向目标迅速飞行,不左盼右顾、不犹豫纠结,不浪费一丝精力。
不知道目标在哪里的蜜蜂,才飞的慢、飞的迟疑和犹豫,一样的飞行,更大的运动量、好几倍于“裸奔者”的累。

对于蜂群来说,跟随者和“裸奔者”看上去都一样的忙碌,甚至跟随者比“裸奔者”更忙碌。可是,“裸奔者”的忙碌是目标驱动下的自我实现,是自由状态下的有序安排,而跟随者的忙碌则是无意识的跟随,无法消除在依规则跟随过程中的消耗。

我是一个“裸奔”者。
我有自己的目标。我言行一致。我有迅速决断的能力

最近的一个月,运动手环显示:我日均睡眠6小时32分,日均活动2小时14分。日均步数10584步。
我上床10分钟就入睡,我有不错的深睡眠、不错的整体睡眠时间。这种生理指标,一定程度上,仍然是心平气和、不纠结的表现。
所以,我不累。哈哈哈哈

四、习惯于高效的人本身带有势能

一位逗比母女的读者问我:

“我是学财务的。一直想要考职称、考注册,可是一直都在忙这忙那:家务要做,孩子要管,老公要陪,老人要养......所以,我就一直没法考。请教您,您是怎么做到那么多事都兼顾的?”

我当时回答她,从慢羊羊到快羊羊,我们要看启动运行两个阶段。

快节奏、高效率的人,本身就带有一种势能,做事麻利、效率高、可以多线程同时展开工作,这是一种能力,也基于一种惯性,几乎不需要额外的消耗。

但如果你原先的生活是慢节奏的、懒洋洋的,可能在启动高速运行的这个环节,需要投入巨大的能量。一般泛泛的想法,没有坚定的决心、没有巨大的推动力,可能无法实现这个启动。

一旦启动之后,运行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势能会发挥作用,会给你回报。

我常形容自己干完手头一堆活,然后贱贱地自己再挖一堆坑、找一堆活,是出于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心理,就像一个在战场上埋头杀敌的战士,突然遇到静音,抬眼望,空无一人,很想快速冲到下一个战场的那种感觉。

盖洛普2011年针对美国人的数据调查显示,越是收入高的人,越是感觉到时间不够用。

统计数据表明,休闲时间上的不平等和经济基础、教育水平成反比。经济发展速度越快的地区,人们越是忙碌;贫穷的、或者经济增速缓慢的地区则节奏更慢(比如欧洲);学历低的人群会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而学历高的人则非常忙碌。

哈佛大学商学院对职场精英人士的调查显示,有94%的人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50%的人每周工作65小时;在所有人当中,最忙碌的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已婚职业女性以及单身父母。

五、忙碌可以带来更强烈的幸福感

有实验发现,尽管人类的本性是选择无所事事,但忙碌仍会提高人的幸福感

即便是被迫做任务,多做了任务的人也比选择什么都没有做的人快乐程度更高。 

我对世界充满好奇。

我给自己自由去探索。

我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知道它的意义与价值。

我以一种热情、主动和有意义的方式对待生活,让自己充实。

这种忙碌,对我来说,使我快乐,不使我疲惫。

就这样,我做到了,虽然常常忙得像狗,却几乎从未感觉到累得像孩子。

不知对你有用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