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康熙的继承人是胤禵,发动兵变的是雍正

 123xyz123 2021-11-07

#胤禵手握重兵为何康熙驾崩后不兵变夺位#

文章图片1

戴逸教授

作者兰台

在聊正题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

什么是《清史》编纂委员会?

《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是国家最权威的清史编纂机构,直接受清史纂修领导小组领导。

而清史纂修领导小组组长是文化部部长、副组长是文化部、教育部副部长以及财政部部长助理,《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也只是清史纂修领导小组成员。

《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职务?

《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就类似于当年国史馆总编纂,对《清史》编纂工作的学术负全责。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全国历史学界以及清史学界的共同认可,不是清史学界的泰山北斗,别说不可能做《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

而且《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教授就是学界公认的“泰山北斗”。

当然,我绝不是说《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的学术观点就是真理,但是他肯定比二月河这样的小说家,比普通学者要权威得多。

换言之,他看过的史料,辨析过的史料肯定比普通爱好者和一般学者要多得多,他还能随时看到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各种清宫档案。

文章图片2

民国编纂的《清史稿》

所以,希望大家就算不同意他的观点,也最好多想一想,他作为《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作为新中国清史学界的权威学者,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观点?是不是有一定道理。

而不是一上来看到和自己不一致的观点,张口就来“你凭什么保证你说的就是真的?”、“你凭什么保证二月河说的就是假的?”

接下来我们说回正题。

为什么戴逸教授认为胤禵才是康熙帝选定的皇位继承人?

他的根据主要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胤禵担任大将军王,有大量亲王以及亲王世子跟随

准噶尔入侵西藏,清援军入城战败,西线军情紧急。康熙五十七年,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率大军西征。这次援藏之役,出兵多,任务重。当时,太子人选正待确定,康熙给胤禵这一重大任命,当意有所属,大概是为了考验和锻炼允禵的才能。

为了树立胤禵的威信,此次出兵仪式隆重,规格甚高,康熙“亲诣堂子行礼”。

胤禵可用正黄旗纛,称大将军王。

随胤禵出征的有一批亲王、郡王及康熙的几个爱孙。

文章图片3

电视剧里的胤禵

康熙十分看重胤禵的才能,对蒙古亲王说:“大将军王是我皇子,确系良将,带领大军。深知有带兵才能,故令掌生杀重任,尔等或军务,或巨细事项,均应谨遵大将军王指示,如能诚意奋勉,即与我当面训示无异。”

胤禵到前线后,康熙对他关怀备至,屡通音问,告诉他“阿玛、额娘身体都好……自去年以来,一剂药也没吃,……上炕时不再需要旁人扶持,骑马时也不用安放马蹬了”,“朕的白头发、白胡子有些变青了,你不要将此告诉别人”(《满文朱谕》)。

胤禵在前线二年内受赏赐物件食品达16次之多,包括眼镜、鼻烟壶,康熙用过的腰带,“凡有各省进献之佳品,父皇皆一项不漏,立即赏给臣”(《满文朱批奏折》)。

胤禵的几个儿子也被康熙带到热河“仁爱训育”,使他们“时常依绕皇祖膝前”(《满文朱批奏折》)。

胤禵的儿子弘春和女儿结婚,康熙亲自照料,赏赐财物妆奁。

康熙给胤禵兵权,且关系十分亲密,这在当时已给人以胤禵将是接班人的印象。

故皇九子允禟说允禵“聪明绝世”,“才德双全,我弟兄们皆不如”,“十四爷现今出兵,皇上看的很重,将来这皇太子一定是他”(《文献丛编·允祀允禟案》)。

连当时的(朝鲜)朝拜使者也说:“十四王拥兵在外,屡建大功,众心咸属。”(《燕行录》)

文章图片4

唐国强扮演的雍正帝

2、雍正在《大义觉迷录》里对胤禵的诋毁,恰好说明了胤禵是真正的继承人

雍正说:“(康熙)知胤禵在京毫无用处,况秉性愚悍,素不安静,实借此驱逐之意也”(《大义觉迷录》)。

照这说法:康熙竟会派一愚悍不安静的儿子担任大将军之职,视军务如儿戏,这是不可信的,是雍正为了破坏胤禵形象的诋毁之词。

3、雍正关于自己继位的说法,前后不一

雍正帝关于康熙帝如何选择他作为皇位继承人的说法,前后不一,《大义觉迷录》的说法和之前上谕的说法完全矛盾。

雍正一直强调,自己在康熙去世之前,不知道会继承帝位;而按照《大义觉迷录》所言,雍正在康熙弥留之前八个时辰赶到了病榻前,其时康熙尚能言语,为何还能说话的康熙未向雍正透露已传位于他。

这么重要的事情,是康熙遗忘了吗?还是向雍正保密?这都于理不通。而且已听到康熙面谕传位的兄弟们和隆科多亦无一言道及,直到康熙死后“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情形未免离奇。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里说隆科多是面承遗诏的“惟一大臣”,而雍正五年的谕旨中却说“圣祖仁皇帝升遐之日,隆科多并未在御前,亦未派出近御之人”(《东华录》),前言后语,相互矛盾。

雍正在《大义觉迷录》里说当天果亲王允礼(皇十七子)也在“在寝宫外祗候”,但是雍正元年,隆科多就向雍正秘密奏报果亲王允礼当天在紫禁城值班,听到康熙驾崩的消息才赶去海淀,路上遇到隆科多,“告以皇上绍登大位之言,果亲王神色乖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邸,并未在宫迎驾伺候。”

所以,戴逸教授根据这些种种自相矛盾的地方,认定康熙帝选定的继承人是皇十四子胤禵。

那么,为什么戴逸教授又认为发动兵变的是雍正呢?

康熙晚年,身边有一位内务府重要官员赵昌,他贴身侍候康熙,照料其起居,传达其意旨,康熙晚年和传教士的交往都通过赵昌进行。

据当时在京的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说:“雍正即位,发布了一个使全国震惊的命令,赵昌被拘执,处死刑,财产抄没,子女为奴”(《京廷十有三年记》)。

为什么雍正即位,急急忙忙要处死此人,合理的解释是:赵昌知道康熙去世和传位的真相,而且不肯附和雍正,所以拿他问了刀。

文章图片5

唐国强扮演的雍正帝

而已经出版的《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则显示,雍正元年正月初六即赫然列有查抄赵昌家产的奏折,计有奴才家丁400余人,房500余间、田地5600余亩及大批金银物件,可以证实马国贤所说赵昌很快被杀为不虚。

最后,戴逸教授推测,康熙的意旨传位胤禵,可能未及公开宣布就突然死去。当时皇舅隆科多是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手握重兵,负责北京的警卫任务,并一直随侍康熙左右。老皇帝得病,他的地位足以左右大局。

隆科多为佟国维之子,本属胤祀集团,后来却倒向雍正,他们乘局势混乱之际,借老皇帝的命令,宣布雍正继位,造成既成事实,且临以兵威,使诸皇子措手不及,不能反抗。雍正即位一个多月后,给另一亲信年羹尧的批文中说:“舅舅隆科多,此人朕与尔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错了。此人真圣祖皇帝忠臣,朕之功臣,国家良臣,真正当代第一超群拔类之稀有大臣也。”

隆科多究竟有什么大功,刚刚即位的雍正对他发出如此溢美的赞誉,合理的解释是他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帮了雍正大忙,故雍正对他感激涕零,形之笔墨。

当然,戴逸教授的观点也只是一位清史学家的观点,并不意味着戴逸教授所主张的就是历史事实,但是,我希望看到这里的朋友仔细思考,为什么戴逸作为《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会主张“雍正篡位”?他是哗众取宠,还是确实有大量史料证明雍正帝继位问题上,雍正有太多说不清楚的地方?

希望大家在留言区多多发表自己的意见。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