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木香草堂 2021-11-07

前几天,和大家分享了我区人才梯队建设会议上,袁芳和许珺两位老师的发言,今天再和大家分享华东师大一附中刘超老师的发言。刘超之前是毕红秋领衔的英语学科高地的学员,在学科高地的建设方面付出了自己辛勤的汗水,现在自己成了工作室的主持人,对如何做好这份工作已经有较为清晰的思考,特别是充分利用学科高地的资源、上海市英语名师基地和相关专家的资源,运用互联网来提升学习的效益,和其他区的英语工作室共同开展教育实践的探索方面的思路,值得其他教师学习和借鉴。

用开放的心态来做教育,不仅会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也会把自己所带领的团队带上一个新的高度的。

下面是他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刚才聆听了袁老师的发言,感触颇多。对照我区前两期名师基地和工作室的导师们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和收获的累累硕果,作为一个第一次主持工作室的中青年教师,我深深感到压在自己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一直在思考当初给我面试的几位专家问的那两个问题:你自己打算做什么?你希望你的学员做什么? 彷徨之际,突然想起自己在上海市名师基地学习时一位学员所分享的一句名言:当你不知道方向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来时的路!

于是我想到了今天发言的题目: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八个字是我在基地学习结束时写下的学习心得的题目。脚踏实地的地,既指名师基地为每位学员提供的成长的沃土,又指基地所有学习活动所打上的“扎实”的烙印,这些活动都实实在在的为我们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仰望星空的空,指的则是基地的导师们为每位学员打开了一扇可以眺望英语教学领域浩渺苍穹的天窗,给每位学员带来了无尽的“希望”。而连接地和空的,正是导师们为每位学员精心设计的个性化发展的阶梯,指引我们不断前进。想到这里,我似乎看到了自己未来工作的方向。尽管我无法像何亚男老师,应晓球老师那样去给我的学员提供那么多宝贵的资源,但是,我愿意尽我所能为我的学员去开拓那片属于他们的土壤,去打开那扇属于他们的天窗。

还记得我第一次参加市名师基地活动的时候,何亚男老师与应晓球老师就以她们精心设计的基地活动计划指引我们规划个人发展,要求我们制定自己的三年计划,并做好所有活动的记录。时至今日,翻开这些资料,我还能从中清楚的还原这三年基地学习的点滴往事。这次我区教师专业人才梯队的考核要求中也有关于制度建设、活动建设与档案建设这三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我将对照这些要求,以严谨扎实的作风认真制定工作室的相关制度,依托虹口区英语高地建设提升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开发工作室的特色活动项目,以身作则带领学员们实事求是的建好工作室与学员的成长档案,为工作室学员小苗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

说起打开天窗,我想虹口区这些年的教师队伍建设已经给我的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宝贵的资源,那就是虹口区正在建设中的英语学科高地。站在高地的肩膀上,我相信我的学员们一定可以看的更远,看的更清楚。

目前,我们高地已经建立起一个依托微信公众号运行的网络研训平台。在吸引全市500多位英语教师关注的基础上,平台的影响力还拓展到国内其它省市。作为高地高中学段的负责人之一,我计划安排学员们参与平台的日常运作,拓展平台的各项功能,努力使它更好的为广大英语教师服务。学员们还可以在高地微课研训计划的指引下积极参与高地建设,在高地研究框架内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展相关微课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

此外,工作室正与浦东、青浦相关教科研团队合作,计划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学科专家的指导下,全员参与互联网 条件下的学生个体化英语学习方面的相关课题研究,让优质英语教学APP走入课堂教学,探索新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工作室已经和外区的一些英语学科高地、基地和工作室就跨区进行教学研讨达成了共识,把外脑请进来,也为学员们提供走出去学习、合作、以及与同行在课堂教学研讨中切磋的机会。希望这些努力能汇聚成有用的支架,帮助工作室的小苗们攀爬登高,早日成才。

最后,我想回到我今天发言的主题: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希望我和我的学员们能够立足教学,夯实基础,在虹口这片教育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仰望星空,希望我和我的学员们能够开拓眼界,志存高远,让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开花结果。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