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苦参矾石汤/鸡鸣散合方治疗足菌肿医案

 流形sbz 2021-11-07

苦参矾石汤由“苦参24g,矾石10g,芒硝12g,花椒12g,土茯苓30g”所组成,是笔者多年临床诊治湿疹及脚气的经验方,亦是清热燥湿通阳的重要治病方,可治疗湿热阳郁证。用方治病,既可外用,又可内服,若是治疗湿疹及脚气,最好选择外用加内服。

足菌肿是指真菌或放线菌侵入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筋膜、骨骼,形成诸多穿道及瘘管而引起的慢性肉芽肿疾病。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真菌性足菌肿和放线菌性足菌肿。

夏某,女,47岁。有5年足菌肿病史,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丘疹,脓疱,结节,足踝筋腱收缩,脚趾发凉,口渴欲饮热水,舌质淡红,苔黄夹白腻,脉沉滑。辨为寒湿夹热证,治当散寒燥湿,兼清郁热。给予苦参矾石汤与鸡鸣散合方:槟榔15g,陈皮30g,木瓜30g,吴茱萸10g,紫苏叶10g,桔梗15g,生姜(带皮)15g,苦参24g,矾石10g,芒硝12g,花椒12g,土茯苓30g。6剂,水煎服,每剂煎2次,混合两次药液共1000mL,其中,每日3次内服,每服100mL,局部外洗2次,每次用350mL。二诊:脓疱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丘疹减少,以前方6剂。四诊:脚趾发凉好转,以前方6剂。五诊:

脓疱较前明显减轻,以前方6剂。六诊:丘疹消退,以前方治疗60余剂,诸症基本解除。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3个月。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提示】根据脚趾发凉辨为寒,再根据脓疱、脉沉滑辨为湿,因口渴欲饮热水、苔黄夹白腻辨为寒夹热,以此辨为寒湿夹热证。方以鸡鸣散温阳散寒、行气化湿;以苦参矾石汤清热燥湿、利湿止痒。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