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秀英:我的自传(二)

 深浅视频 2021-11-08

全文长约 20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分钟

前 言

俺叫张秀英,小名付娥。村里的孩子很少有人叫大名的,在娘家时大家都叫我付娥,出嫁后到婆家,有了第一个儿子海军之后,“军娘”就成了我的名字。

俺今年七十四岁了,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不用俺管啥了。老了老了,却一直想起以前的事,所以就想写一写。

俺只上了三年学,很多年不写字了。但只要是俺想做的事,没有俺做不成的。孩子们给俺提供纸笔,俺就一笔一划地写,不会的就查字典,终于写完了。

(接上期)

二、俺和三姨一家的故事

娘死后,丢了弟妹四个,都是俺三姨给俺做穿戴照顾俺们。针线活儿都是俺三姨教的,纺花织布也是俺姨教的。俺到十五六岁时,家里的活儿就都会做了。在俺不会干家里活儿的那二三年中,都是俺姨起五更来搭黑走,都是俺姨顾善俺们,这是俺永远忘不了的!俺还有个四姨,那时候她生了双胞胎,顾不了俺们。

在俺我们没有成家之前,俺姨总是要操俺们的心,在艰难的时候拉扯了俺们一把,一直记到老死也不会忘的。在俺出嫁的时候,俺姨总是跑前跑后。都说姨跟娘一样,俺姨一气儿跑到俺典了礼才放了心。后来弟弟妹妹都成家了,姨放心了!

俺们都成人长大了,到报恩情的时候了,俺知道怎样做。俺姨有事,俺就帮助她,必要时还拿钱。

有一年,俺姨有病了,我也记不清是哪一年。病的太狠,医生说没病,就是咳嗽、喘、出虚汗,不能吃东西。喘得太狠不能吃饭,出汗多。俺姨在她家就不能动了,还得拉着走。

俺把姨接到俺家来,我恩养她,给她治病,连打针带吃药。主要身体太虚,要好好伺候。在俺伺候她的时候,一天叫吃好几顿,就跟伺候坐月子一样。她不能吃,吃得太少,俺就让她半碗半碗吃,一天吃好多顿,没有几天姨就起来了。她高兴地说:“俺吃饭多了,病也好了。”俺说好话叫她高兴,她高兴了病就好得快了,也吃得多了。没有几天,能下地走了。接连三年都是这样,不能动,我恩养好她。

又有一年,她大腿根生了大疮,还得开刀,疼得很。俺姨来到俺家,哭说她生了瘤子,不能活了。我说姨你别哭,现在哭不是办法,主要是治好那个瘤子。

那时候,俺丈夫在安阳医院学习,就说咱到安阳去看行不行?俺姨说行,就叫她大孩子送到安阳医院,在那儿做手术。在那住院都是俺的丈夫张贵清伺候。那时候有粗粮有细粮,粗粮多细粮少,贵清叫姨吃细粮他吃粗粮。从那时候起,俺姨说,付娥你见俺真亲,你是俺的亲闺女。俺说,你是俺的亲娘。

从那时候起,俺姨家的孩子就把俺当做亲姐妹,经常来看俺,来的时候不但拿吃的,还给钱。俺心里想还是不该的,就吵他们以后不要来了,给他们说明这件事,说不是亲姊妹们,是两姨姊妹们。

他们说姐姐你说得不对,你待俺娘特别好,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但待俺娘好,待俺们姊妹们都好,你跟俺的亲姐姐一样亲。文成哥哥和嫂子带着病来看俺,特别是文河小兄弟,他在困难的时候俺帮助过他,他要报俺的恩情。

俺想,恩报恩、恩报恩,人人都是有良心,如果都是这样做,天下父母得太平。为人不办亏心事,子子孙孙得安宁。今年我七十四岁,我知足了。(待续)


这就是亲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