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 乐 || 雪

 一床书759 2021-11-08
116日,辛丑年十月初三。没有预约的初雪伴着未飘落的银杏忽然而至,霭霭夜,皎皎月,无论你身在何方,不论你境遇如何,希望在这慢慢又漫漫的雪夜里,能有一样带给你温暖的事物伴你左右。
记得读林清玄的散文《煮雪》时,只觉得南方人多情又浪漫,未见过大雪的南方人听说在极为寒冷的北极,一开口说话就结为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带回家慢慢地烤来听...... 甚至如果遇到失恋,等不到冰消雪融的时候,就放一把火把雪都烧了,烧成另一个春天。
彼时高中的我读完后心中颇为喜欢又颇为庆幸,还好林先生真的未去过北极,一个区区北方小城的夜雪都能看出风的形状,更何况这样的极寒之地,不然,这种浪漫的散文怕是要夭折了的。
我是不大喜欢冬天的,打小以来,个子矮的我总是常年占据第一排的位置,冬季的教室门开开合合,冷风也进进出出,我总是被冻得缩手缩脚,一天的课程可以说度日如年也不为过,高中的英语老师总是怕我们上课打瞌睡,时不时会把教室门打开,这更是苦了坐在门口的我,这更导致我拼命地想逃离冬季,所以在自己成为老师的第一个冬季,进教室后我会仔细检查门窗,希望它们都严丝合缝的关着,也会给我的学生们搓搓冻红的手,还会在课间和豆豆老师一起带着他们玩我们小时候的游戏: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让他们在欢声笑语里疏通筋骨,也或许是想在他们身上驱散我吹过的寒风吧。
在乡村执教的第二年冬天,我懂得了这北国风光即便没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有红泥火炉里的红薯,也足以让人期待。每天上课前在烤箱里放两三根红薯,也不用去管它,就让它随着我的时间一起嘀嗒往前走,四节课后,我饥肠辘辘,它香溢满园。不过刚开始烤红薯的我实实在在当了几回“烤箱杀手”,不论品种、不论大小,但凡放进我的烤箱,等待他们的只有惨不忍睹的黑、焦、硬,有一次甚至烤出了形状清奇的褐色焦糖,这令我的好同事们啧啧称奇,都说我把红薯烤吐了,但是他们也是不放弃、不抛弃的再一次细心地教我,终于,在一次次的监督下,我学会了烤红薯!可也解锁了更多能烤焦的东西(馒头、面包片......),我也意识到厨艺这门技术真的是勉强不来的,于是我就开开心心地投奔豆豆老师继续我的蹭吃蹭喝生活。
就是这一次次看似搞笑的试探,却让我拥有了真真切切的幸福:若没有烦忧的闲事需要苦恼,那么每一天都是人间的好时节。
今日又逢雪,我想与我而言,这个季节最美好的味道就是自己体验过的老味道,老味道是雪中的红薯,是炉子里的火苗,是清冽的晚风。这些味道都是带着祝福的,望我的祝福踏雪入梦,盼纷纷扰扰,消融成一个美好的春天。

作者简介:刘乐,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白水县仓颉小学语文老师。教育感悟:把机会让给学生,把精彩留给学生,把掌声送给学生,把期望带给学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