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周一讲|当中国老师遇上英国学生

 海师讲堂 2021-11-08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每周一讲

如题,“老师疯了,学生哭了”…

这是BBC录的节目《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记录下来的真实。三集下来热议不断,而结果中国老师所教班级成绩完胜又引发新一轮中英教育利弊讨论。



单位前同事现在正在美国的中式学校做着和视频里中国老师一样的任务。她发的上面这条朋友圈让我想讲一下这个话题:

1

中国式教育是否一无是处?

显然不是。传统的填鸭式(duck-stuffing)应试教育,再碰上个严厉的老师,确实会出成绩,这点我亦深有体会。还记得我第一次从初二班主任口中听说“素质教育”,便将“高分”与“低能”自划等号。结果可想而知,一年后,我从升入初二时的全校第一的成绩跌落至全校前二十,要命的是当时的我并未悔改,且在追求“高能”路上越走越远,各项活动不断且做学委,班长,学生会主席…能力提升多少尚未可知,但成绩着实下降很多。不敢想象,若当初不轻易尝试改变,是否命运从此不一样。

2

中英教育哪个更好?

无解。或者只能说各有利弊! N年前observe国外的一节课,整堂都在讲have something done,估计在国内如此做法的老师会被学生认为白痴,而之后汇报时当我们提出“课堂信息量太少”等问题给对方,或许加上做presentation者毫不谦虚的语气,结果遭到了对方的challenge(没错,视频中Josh被要求“带走茶壶”也质疑过老师,甚至包括家长觉得这是“human right”),而我们当时不仅受到当地外国教师团,还有日本到访交流学者的围攻。

我的观点
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因材施教。对于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西式宽松教育适合;而对于缺乏主动学习甚至摸索无门的学生,仍需传统的中式教育加鞭助行。

(以上为第一集完整版,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部分文字和视频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告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