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谐诗论/孙祝田诗论

 人民诗界 2021-11-08

和谐诗论

  1

  我们处在新世纪和谐的社会追求里,我们追求一切的和谐如一。因为,和谐才更美丽,和谐才会有舒心如意。和谐里,我们能更好的积极进取。和谐里,我们更能创造出奇迹。因为,和谐里,矛盾获得了统一。因为,和谐里,生命的火热自在的燃起。……

  其实,和谐不是新鲜话题。华夏民族一直生活在和谐的追求里。21世纪,前所未有的盛世里,和谐的追求更加必要和清晰。

  民族的和谐,利于发展在稳定里。环境的和谐,清心爽体。工作的和谐,让人全心的投入。家的和谐,充满幸福如意甜蜜蜜。独自的和谐,是心情魅力,升华着思索和创造力。

  和谐,不可盲目攀比。和谐不是整齐划一。和谐,就是立足自己,奋发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这才是和谐人生的真谛!

  2

  一切的和谐,构成了和谐的社会特色,使得华夏民族奋进在历史的精彩和壮丽。听,北京奥运领奖台上国歌响起,,这是上下五千年古国文明自强不息威武不屈创新有为的和谐旋律。文学是和谐的促进剂,从精神的育化里,从行为的激励里。

  和谐的文学,春风化雨,润出心灵的生机,润出和谐的精神与创造力。文学的和谐里,诗是先锋,诗的和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因为是发乎情,言于志。情志在心里,在具体的生活感受里。作诗是从生活的和谐里撷取美丽。读诗,是在和谐共振里,发现自己,发掘自己,发展自己。一切都是一种精神,在心底。读者读出自己的情绪意志,产生了新思想,也就行动在线发展了自己。从而生活不同往昔,从而创造生活的美好和如意。社会的和谐,从一个社会集合体的和谐创造里,产生着精彩和奇迹。

  诗的和谐,怎容得半点马虎,岂能不注意。

  4

  诗的和谐,在内容和形式的和谐里。

  诗的和谐,在情与义的和谐里。

  诗的和谐,在情意和形象的和谐里。

  情谊和形象,和谐在水乳交融里。

  情和意和谐在感性和思想里。

  内容和形式,和谐在精妙的构思里。

  这样的语言,这一个字词,这一个音韵,是多么恰当生动的传神的,展现或承揽这内容的魅力。

  5

  形式是诗的外衣,多么飘逸的诗,也要承载于形式。和谐的诗,突出在和谐的形式里。

  形式有古体律绝的格律,也有新诗的自由体。

  律绝体式和谐的讨论,似乎不必。关键在于,作者正确的认识及正确认定自己的作品体式。古体诗不太讲究平仄,他的和谐在于音韵旋律的朗朗一气。读起来,没有很别扭的音调,就是把握好了形式。律绝不同,必讲格律。可以不做格律,要做就要在唐成的诗谱选一。宋词元曲亦如是。

  前人格律诗词,细加考证,也存在出格处,宋人称之险韵。诗意胜出,碧玉微瑕,自不必吹毛求疵。但,这绝非说明作者是持可不依格律态度,是为情的不得已。我们做律绝,态度严谨是必须。但诗之起始与终极皆为诗意诗情诗思,为内涵而致形式微瑕反倒美事儿

  现代白话的形式,真是丰富多彩,异彩纷呈,前辈大师,种种探索都有非凡的价值。我们会发现,无论如何的分行,怎样的散文化,甚至不押韵,读之却无不和谐凝练之地。

  有何秘笈?诗人,在诗的表现上,从没有任性随意。始终讲究音韵的和谐如一。

  6

  怎样做到和谐如一?

  构思力求凝练,表达力求上口,写完反复诵读,感觉到情意抒发的畅达淋漓,才算成诗。

  尤其是白话的无韵诗,要在和谐的大自由里。

  浓郁的诗意要体现在力求练达的形式里,自由自在而非随心所欲的流变之体。完全的自由也就会丧失诗意,丧失诗的韵致。也就无所谓诗了。如果再不改作散文,真的什么都不是。了。

  所谓有的散文是诗,就是它表达着浓郁的情思意致,整体的语音和谐流畅,如行云流水,又不散淡,情韵依依。感人深处,怎不如诗?所谓诗是最坏的散文,就是失松散,太不紧凑和谐了。

  诗出自然,天然雕饰,绝非不讲究,那是深入浅出举重若轻,是炉火纯青的大家手笔,功夫在构思的历练里。

  7

  流行歌曲的填制。虽不必定制平仄对仗,却也讲究与原词的语顿节奏吻合如一。原词有对仗的,甚至排律,最好做到形式如一。为什么呢?因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无不考虑原词的这些东西。只有和原词形式越是相似,用原曲唱起来才更如意。若什么都不遵循,又何必填制,不如另创一曲。

  这叫和谐的填制新词!

  ……

  和谐的世纪,和谐的社会,和谐的生活……

  和谐的盛世,和谐日子里,我们写和谐的诗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