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合资双车长得越来越像?

 童济仁汽车评论 2021-11-08

以前南北大众在同一细分市场做双车,虽然我们总开玩笑是套娃脸,但是朗逸和宝来、帕萨特和迈腾、途观和探岳,依然可以被清晰地分辨。甚至还有像速腾和凌渡这种,同一价格体系下,产品性格完全不同的双车。

但是,随后的本田和丰田,在双车上的差异明显变小。智和XR-V、飞度和LIFE、CR-V和皓影、奕泽和C-HR、汉兰达和皇冠陆放、亚洲狮和凌尚,这些双车的差别几乎只是在格栅、包围、灯组等细节上,很多车型一眼看去已经很难认出是哪款车。

而当来到电动车时代,合资车企似乎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双车的区分。如果说南北大众的ID系列在细节上还做出了一些不同,那么本田的e:NS1和e:NP1就几乎只剩下了配色上的差异。

难道外方不知道这样的做法,会引发舆论的吐槽和消费者的迷惑吗?显然不可能。可他们为什么还非要这么做呢?

因为双车长得越来越像只是表象,深层次是市场环境的改变、产业革命的深化,让跨国车企重新思考在中国的战略部署,重新思考合资伙伴的意义。

换言之,双车战略被重新定义,是跨国车企在中国谋求变化的外化表现之一。

双车长得像,是因为研发跟不上了吗?

有一种观点认为,跨国车企向两个合资伙伴投放的双车差异化越来越小,是因为跨国车企自身在研发上,已经难以满足“做两台完全不同的车”的需求。

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但也不能一概而论。

无论是大众、丰田还是本田,都是能同时在中美欧三个主要市场布局的跨国车企,自然也都有针对各自市场不同喜好的产品投放。即便只是拿来主义,在同一细分市场下也能有性格完全不同的产品,甚至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单独研发一款车型,对于这几家跨国车企而言,也并不是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他们愿意投入开发。

早年间的大众,就是用欧美两个市场的车型分别投放南北大众,并且针对中国市场的喜好,再进行尺寸、设计细节和配置的本土化优化。这是大众能够在中国市场,曾经拥有将近20%份额的基础。

所以,如果丰田和本田想要双车有差异,他们完全可以在全球化车型之外,单独再为中国市场做一款本土化车型。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只是在设计细节上进行了一些调整。这更多是不想、不愿,而非不能。

不过,当到了电动车时代,情况发生了些许改变。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外资品牌多数是雷声大、雨点小。而在技术与品牌授权上受制于外资品牌的合资车企,也因此在转型上颇为被动。决心不足、产业链布局不够、产品定义老旧、产品定价缺乏诚意,这些都让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车型市场的进展缓慢。

在原生电动平台尚未形成规模前,跨国车企自身在电动化技术上的积累还不算丰厚,合资车企所能得到的技术输入就更少。即便是目前走在最前、做得最好的大众,也在面对残酷的市场新环境时,不断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此时,所有人优先考虑的,是怎么把新生的技术平台大规模推广,至于产品是否具有差异化,是能存活下来之后才会去想的问题。

至于丰田和本田就更是如此。本身在售的电动车,就是基于燃油车平台改造而来,在燃油车上都没有实现的差异化,怎么可能会在限制更多的“油改电”式电动车上实现呢?

所以,燃油车时代,两家合资车企双车的产品差异小,可能是因为跨国车企不想、不愿,但到了电动车时代,无疑是增加了一些“不能”的意味。

跨国车企还需要两个合资伙伴吗?

不知从哪一届车展开始,同一品牌的两家合资车企,已经开始在这个跨国品牌的带领下,布置在同一个展台了。

也就是说,在一个展台,你可以同时看到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也可以同时看到丰田、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而像马自达,即便是在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合并之前,车展上也只能找到一个马自达展台。

过去几年,我们总是说自主汽车集团要摆脱对合资车企的依赖,大力发展自主品牌。但我们似乎很少换个角度思考,外方是如何看待合资车企,是不是还对合资车企抱有幻想?

比如对于大众而言,他最需要的是强化大众品牌在市场的地位,不管是一汽-大众还是上汽大众,都是在做这个事情。当车市处在增量阶段时,两家车企可以布局更多的产品、扩张更多的渠道,帮助跨国品牌以更快的速度成长。但是到了存量阶段,多个合资伙伴的模式,是不是还能做到“1+1=2”,相信每家跨国车企都在思考。

对于今天在中国发展的跨国品牌而言,合资车企最大的意义,是渠道。而多个合资伙伴的渠道统一,却一直是触及合资车企底线的难题。

福特曾尝试通过设立全国销售服务机构(NDSD),实现长安福特、江铃福特和福特进口车的“三网合一”,但是随着今年江铃福特开始自建乘用车渠道,NDSD的职能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它会重新聚焦于长安福特的渠道。

哪怕长安汽车还是江铃的股东之一,但是长安福特与江铃汽车经销商的资源与利益分配,仍然不能按照预期的计划平衡。

另一个案例就是马自达,这应当是中国合资车企中第一个实现两个合资伙伴渠道整合的例子。但前提是,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本就不是对等的伙伴,而且最主要的因素是一汽不想玩了。

而对于那些发展良好的合资车企,就算外方有意整合渠道、提高股比,来自中方的压力足以让他们放弃。因此,除了另起炉灶(比如大众以75%占比组建大众安徽、以60%占比成立奥迪一汽新能源)外,产品层面的方式,就是减少两个合资伙伴双车的差异,淡化消费者对于合资车企的印象,而注重于跨国品牌本身,从而强化品牌而非合资车企的影响力。

之于大众如此,之于丰田、本田同理。

减少渠道内耗、整合资源、节省管理成本、改善整体业绩,这可能是跨国车企在双车差异性上越做越小背后的原因。

写在最后

现在的汽车合资局面,是几十年政策主导下的产物。已经形成的格局,无论是中方还是外方,除非某一方主动放弃(比如华晨宝马、长安铃木),否则谁也不能轻易改变。外方看重的是品牌市占率、是渠道布局,而中方看重的是技术导入、是营收规模,当大家还能各取所需时,目前的状态就不会被颠覆。

所以,双车长得越来越像,这是一个产品开发能力+市场应对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里,拥有两个合资伙伴的跨国车企,产品的相似度会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因为在他们的内心里,一定是希望两个合资伙伴的渠道合并,两款车真正变成一款车。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