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骑行320国道第四季20-马过河

 史客郎骑行 2021-11-08

第七天,2021年10月4日,曲靖到杨林,102公里


由马龙县城北绕过,向北走一小段,320国道再折往西,这儿路况不太好,而且堵车。

看到不断有小车从队伍中绕出来,艰难地在路中间调头,然后义无反顾地往回开。我想这种情况应该很常见,本地人肯定知道前面堵车,一时半会无法疏通,另寻通途去了。

我们不受堵车影响,往前骑了大概三四百米,看到一辆大型工程车横在路中间,很快要拐进旁边的空场。大概二十分钟前,它可能在施工,也可能只是调个头,而前面完全畅通,那些急着调头的车子就不能再等二分钟吗?


徐霞客离开翠峰山后,先到高坡村,沾益的龚起潜、翠峰山的诸位长老,都让他往西南到鸡头村,而不要走山北的驼铜道,询问路上的行人,也是这么说。徐霞客怎么也不相信,正好遇到一个山中出来的打柴人,告诉他有小道可以穿行,于是徐霞客先向北再西北,翻山越岭数次,果然走到一个叫兔街子的村子,再“南上坡一里,则堰口也”。

高坡村、鸡头村、兔街子,今天还是这些名称;堰口现在叫沿口;驼铜道,可能是现在的撒张线,一条县道。

同样是龚起潜对着地图介绍的路线,徐霞客相信了珠江源的说法,却不相信驼铜道的描述。区别在于,徐霞客没有北去炎方,但却真实地站在驼铜道上方的山岭上。不设身处地到现场,是无法体会这句话:“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人类需要旅行家,需要探险家。

我们没有往北去探索徐霞客走过的路线,他去寻甸,而我们沿国道一直向西,路过王家庄,有一条岔道指向吴官田村,一直向北可达色甲村(游记为洒家)、新屯、保谷庄(游记为保官儿庄)、三车、玉碗冲,都是从沿口西去寻甸县城沿线的地名。

三车位于王家庄正北,玉碗冲在三车之西。

王家庄的架子已经搭好了,村口有一幅乡村振兴旅游环线规划图,看着很有吸引力,不知是准备吸引昆明人、曲靖人,还是外省人?

我们路过老街时还不到11点,老街上没几个人,应该还不到吃饭的点。我们稍作停留,决定继续骑到马过河镇打尖。

路边看到一种植物,看着有点像莴笋,感觉下面的菜叶已经被摘去,后来问了本地人,一个女孩说是给猪吃的饲料,有点怀疑这个说法,感觉我自己也想尝一下。



马过河,全长16公里,水面宽30~40米,由南向北流,在寻甸城西的七星镇附近汇入牛栏江。从字面上看,马过河似乎与马有关,但没有找到确切的出处。

11点半来到马过河村,先问了那家清真牛菜馆,他们只炒菜,没有米线、面条,对面有一家小面馆,供应米线,我们就在这家打尖。

好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客运车了,和以前北京的面的有点相似

马龙、寻甸一带,1970年代曾经建有一些三线工程,一时有大量职工和他们的家属前来建设生产,人数过万。随着这些三线工程的废弃,大量人口离开,很多都去了昆明、曲靖这样的大中城市,或者回到沿海地区,此地又恢复宁静。

徐霞客路过时,记录此地“庐舍夹道,丰禾被坞。夹路成衢,为村聚之最盛者。”

在320国道马过河桥边的石碑上,有2009年底的“云南省整体推进扶贫开发”的标志,十多年过去,现在应该都脱贫了吧。

过桥后2公里到河边村,前面有连心桥,是附近三座名桥中最上游的一座,桥边的零公里碑上有马过河到上鲁石的指示,上鲁石是徐霞客经过的鲁石哨的一部分。

连心桥对面的大牌子指示了几个景点,包括鲁口哨中央红军“4.29”渡江令发布遗址,鲁口哨在鲁石哨的西南4公里。


1935年4月28日,就在曲靖西山三元宫会议的第二天,军委纵队从西屯村出发,经马龙鸡头村、王家庄一线,抵达寻甸鲁口哨、大汤姑一带宿营。次日上午,中革军委在鲁口哨、大汤姑地区发布《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的指示》,任命刘伯承为渡江先遣司令,组成渡江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军的渡江工作。

中央红军分三路向金沙江急进,分别抢占渡口,具体安排是:一军团抢占龙街渡;三军团抢占洪门渡;干部团抢占皎平渡;五军团仍沿中央军委路线殿后掩护。

红一军团抵达龙街时遇到了困难,没有船,江面很宽,水流湍急,用竹筏搭了一座浮桥,很快就被江水冲走了。红三军团在皎平渡下游的洪门渡口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周总命令他们转移到红一军团那里的渡口去,显然也不可能,最后全部从皎平过金沙江。

320国道在连心桥的位置拐了一个大弯,折向西南,我们去杨林,不去金沙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