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著】免疫抑制患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特点

 洞天禅悟 2021-11-08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作者:吴小静  顾思超  蔡莹  翟天姝  詹庆元

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引用本文: 吴小静, 顾思超, 蔡莹, 等.  免疫抑制患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分布特点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 44(10) : 892-896.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10131-00087.

图片

目的

分析免疫抑制合并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原学分布情况,确定其基础疾病与感染微生物的关系。

方法

对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入住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MICU)的119例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免疫抑制患者的病原学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5例(54.6%),年龄(59.3±14.5)岁,入MICU时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为6.7±3.6,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ECHE)Ⅱ评分为 19.4±6.8。60例(50%)患者最终好转出院。长期使用激素是患者处于免疫抑制状态的最主要危险因素。计算不同病原微生物在原发病是否累及肺部患者中的差异及院内病死率的影响。

结果

99例(83.2%)患者检出阳性的病原学结果,混合感染发生率54.5%。位列前3位的病原体分别是肺孢子菌(55.6%)、巨细胞病毒(47.5%)和曲霉(23.2%)。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无基础肺部受累的患者发生肺孢子菌感染的风险明显高于有肺部受累的患者(64.3% vs 44.2%,P=0.046)。患者院内死亡与病原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是否存在混合感染相关(56.7% vs 33.9, P=0.013)。

结论

肺孢子菌和巨细胞病毒是ICU内免疫抑制患者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感染病原体,无肺部基础病变的患者肺孢子菌感染发生率更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