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家林】渝怀走出的高铁人(二)

 西岳文化 2021-11-09

文/熊家林

渝怀走出的高铁人

第二篇 轮换走来的高铁人
铁路人奉献一生,只为养家糊口,生儿育女。他们的父辈、爷爷辈,从开山放炮,系着安全绳,攀爬悬崖峭壁,一撬一锤,修筑铁路走来,成为新中国铁路的开拓者,奋进者。铁路修到哪,列车通到哪,他们就在那里的小站工区扎下根来,在那里生根开花,养儿育女,传承后代,成为养护铁道线路的工务人。当他们奉献一生老去的时候,城镇人退下休来,让子女顶替,农村人返回老家,让子女轮换,只为有份工作,成为第三代铁路人。随着时代的变迁,铁路的跨越式发展,他们成为今天轮换走来的高铁人。

第三章 桥路走来的高铁人
他叫苏维寿,涪陵区明佳镇人,47岁,修长的脸颊,1米70的中等个头,中共党员,西南交大“铁道工程”专业函授大专学历,已为贵昆、渝怀、渝利、渝万高铁桥路设备养护管理驰骋疆场25年,成为工电一体化管理、为高铁新线设备质量“听诊把脉”、卡控把关的“专家”,郑万高铁新线介入的“领头羊”。
第1节 轮换父亲赴贵昆
1996年3月,高中毕业,22岁的苏维寿,轮换父亲离开家乡来到贵昆线,成为一名桥路工,先后在原贵阳分局安顺、贵阳工务段茨冲、小冲头桥路工区、二道桥桥路领工区当过桥路工、桥路班长、工长、文化教员,在云贵高原地质复杂的环境下,对贵昆线桥路设备养护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磨炼成长为一名理想信念坚定、业务技术过硬的中共党员。其间,参加函授中专学习,取得成人中专文凭;2003~2005年,连续3年荣获贵阳分局先进生产者。


第2节 报效家乡回渝怀
2006年1月,渝怀新线开通,他同全局工务系统选派的237名熟练工,报效家乡回渝怀,回到惜别9年的家乡,首批调任渝怀新线黔江桥路巡养站工长,凭着贵昆9年叱咤风云勤学苦练掌握的桥路养护技术,和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的拼搏精神,团结带领职工加强设备巡查,尽快摸清了管辖桥梁、隧道、路基、防洪重点山头的静态状况,开展设备病害整治,保持设备良好状态,确保了渝怀线列车畅通无阻。
第3节 赶上机遇聘干部
2007年1月,苏维寿赶上新段创业发展,人才紧缺的机遇,同调入新线,高中及以上学历的12名现职工长,首批干部招聘考试,光荣走上干部工作岗位,被任命为党群工作室党委组织助理员、代理主任、主任,按照段党政领导新线建设发展理念,向全段职工发出“就近安家、岗位成才”的号召,加大班组建设力度,迅速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安全、路风、队伍稳定,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第4节 车间管理显身手
2008年9月,苏维寿调任黔江桥路车间副主任,在主管桥路设备、防洪、职教4年间,发扬“坚守、实干、严谨、争先”的涪工精神,强化车间科学管理,加强职工业务培训,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一边函授自修成人大专的同时,带领职工技术攻关,优化施工组织方案,迅速成长为车间管理、方案制定、施工组织、安全卡控、救援抗灾、防洪抢险、重点病害整治的行家里手,同时取得西南交大“铁道工程”专业大专文凭,为步入渝利、渝万、郑万高铁,工电维修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5节 两赴新线把关口
2013年4月~11月,2014年10月~2015年3月,重庆首条沪蓉高速通道渝利新线和贵州白龙新线铺轨完成,苏维寿迈着矫健的步伐,随同渝怀线走来的大批线桥各专业技术⻣干,2次带领桥路专家,先后介入渝利、白龙新线,深入沿线沟壑桥梁,全面开展平推检查,为桥梁、隧道、路基、山体“听诊把脉”,为设备质量卡控把关,发现各类问题2.5万条,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了整改,为确保渝利高铁、白龙新线按时开通,成为首批渝怀走出的高铁人。


第6节 利渝高铁展作为
2013年12月,他同186名从渝怀走出的高铁人,调入渝利新线,成立石柱、涪陵北、重庆北线桥车间,苏维寿挑起石柱线桥车间主管桥路的副主任,带领线桥职工加强管辖桥路设备巡查、病害整治,及时发现“方斗山”隧道边墙渗水坍塌,及时封锁高铁线路,防止一起重大行车责任事故,受到路局和段的嘉奖。
第7节 融入中心保安全
2016年7月,苏维寿从桥路副主任岗位提任石柱线桥车间党支部书记,迅速转变角色,把党支部建设融入车间安全生产中心,主动作为带队伍,组织发展抓凝聚,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配合主任,全面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确保了车间队伍稳定,安全生产有序推进,线桥设备养护优良,连续多年被评为段先进车间,路局集团公司先进党支部。


第8节 指导协调促改革
2018年1月5日,随着工电维修体制改革试点,成立重庆工电段,原涪陵工务段管辖高铁、襄渝、枢纽设备及人员,划归重庆工电段,苏维寿调任段桥路技术科指导主任,同年8月,调任石柱工电车间指导主仼,负责车间工电一体化施工组织协调,加快车间标准化、规划化、职工队伍、班组建设,促进了车间工电一体化改革统筹协调发展。
第9节 郑万介入挑大梁
3月1日,随着郑万高铁湖北巴东~万州段铺轨完成,重庆工电段成立郑万高铁新线介入工作组,苏维寿任组长兼党支部书记、分会主席,带领负责线路、接触网、电力、变配电、通讯、信号专业负责人和150名职工、260名民工,兵分5路,进驻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巴东作业基地,深入新线各区段,攀山头,跨桥梁,穿隧道,钻涵洞,巡线路,对段管辖202.31公里上下行高铁线路全面精调,对35座桥梁/11.59延长公里,30座隧道/185.13延长公里,5.59公里路基,11座涵洞/591.55延长米,3座牵引变电所,4座AT分区所,7座AT所,3座新建站房所,34座远动间,107座箱变,507.32条公里敷设高压线路,322.33公里低压电缆线路,472.15条公里接触线,736.26条公里AF线、PW线,全面平推检查。截止10月20日,发现各专业设备问题4.1万条,已督促施工单位整改2.8万条。


第10节 “望闻问切”敲空响
苏维寿和桥路介入组工长,48岁的党员技师赵勇,都是20多年桥路生涯,双双练就一手敲击隧道拱顶侧壁“空响”的绝活,让施工单位口服心服。苏维寿带领赵强当着施工单位的面,釆取“望闻问切”的听诊方法,凡被他俩那双火眼金睛盯准的隧道拱顶侧壁,端起直径24毫米的钢钎,对准拱顶侧壁敲击,一敲一个准,敲得施工单位胆战心惊,口服心服。当施工方问及此处“空响”深度时,苏维寿根据空响声音判定后告诉说,“不少于32毫米。”施工方不服,端起电钻钻孔检测,检测结果:35毫米,让施工方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新线介入以来,先后检查发现隧道二衬空响127处,脱空15处。
第11节 徒步丈量巡新线
苏维寿告诉笔者:我们段管辖的202.309公里郑万高铁,东起湖北巴东经“香树湾隧道”进入重庆境内,在巫山县琵琶州设巫山站,跨越大宁河、梅溪河,在奉节朱衣镇设奉节站,跨越汤溪河至云阳县黄石镇设云阳站,跨越彭溪河至万州天城,与既有重庆至万州高铁贯通,形成郑州至重庆通道,97.24%的桥梁隧道线路穿越三峡库区崇山峻岭腹中,仅有2.76%的明山线路能见天日,桥隧相连,沟壑纵横。自介入以来,他每天起早贪黑,带着干粮矿泉水,带领各专业组副组长,从万州向巴东进发,徒步巡查完202公里沿线桥梁、隧道、供变电、通讯机械、光电缆等设备。那天,他来到“桂花坪”隧道出口,站在洞口仰望山崖,300多米高的崖口,80度陡坡入云宵,抬头仰望帽子落,防洪难度,不亚于渝怀线上的白沙沱。


第12节 愧对老娘悲泪流
苏维寿是新线介入最忙的大忙人,一天到晚,手机电话、微信、丁丁群响个不停,一会儿渝万公司通知开会,一会儿各专业组请示汇报,需要协调解决交通住宿……在笔者釆访的一个多小时里,就被电话打断30多次。在单位,苏维寿绝对是最优秀的“当家人”工作狂。在家庭,却是“不称职”的丈夫、父亲、儿子,忙起活来却忘记了家里的父母、妻子,上大学三年级的儿子。年迈88岁的老母亲,被摔断髋关节瘫卧轮椅,全靠妻子照顾。自3月1日介入以来,一头扎在郑万新线介入现场,忘记了回家看望妻儿父母,还是妻子带上好吃的,悄悄来到基地“返探亲”。5月12日,年迈八旬,瘫痪多年的母亲突然去世,苏维寿从郑万高铁新线介入基地匆匆赶回家里时,母亲却永远闭上了双眼。“娘,儿子不孝,对不住您,没能在您合眼时送您最后一程……”他淌下愧疚的泪水,跪在母亲遗体旁深深三躹躬。
后记:
苏维寿勤勤恳恳、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连续7年荣获涪陵工务段先进工作者,连续3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笔者无不被苏维寿和他手下的这群高铁人,为确保新线设备质量,早日开通郑万高铁,忘我拼搏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


第四章 贵州走来的“何金钢”
他叫何焰,贵州习水县人,48岁,函授中专学历,中共党员,线路技师,1米68中等个头,从川黔到渝怀,渝怀到渝利,从普铁到高铁,26年工务人生摔打磨砺,具有像“合金钢”那样的坚韧,像“钉子”般那样的钻研,成为渝怀走出的高铁人,养护高铁道岔的“王牌工长”,段连续多年“十佳工班长”、“先进生产者”、路局“优秀共产党员”。
第1节 他从松坎走来
1995年8月,22岁,高中毕业的何焰,离开贵州习水良村老家,轮换父亲来到遵义工务段摔打11年,先后在蒙渡桥路领工区松坎桥路工区任桥路工,与桥梁、隧道、路基、涵洞、边坡摸爬滚打了7年。2001年6月,调松坎线路领工区松坎线路工区任线路工3年、线路班长2年。2006年1月,渝怀新线开通,何焰调入新成立的涪陵工务段重庆北线路车间唐家沱巡养站,挑起线路工长的担子。何焰深知,调入新线的工班长人手紧缺,能让组织器重是自己的福分,知道自己的业务技能和班组管理水平不敢恭维,一切都得从头学习,从此,他就像“合金钢”那样的坚韧,像“钉子”般那样的刻苦钻研,很快把管辖设备摸了个滚瓜烂熟,把各单位调来的新兵拧成一股绳,很快进入了管理角色。


第2节 “抗压”的“不倒翁”
唐家沱是渝怀始发的第二站,与周边寸滩开发区长江、航空、高速公路紧密相连,是成都局集团公司货运开发的重点货场,工区在运输繁忙、“天窗”紧缺、人手不足、施工任务重、检查任务多、超负荷运转的多重压力下,何焰像一尊“抗压”的“不倒翁”,发扬“高标准、严要求、精检慎修创一流,苦干实干,勇于奉献”的龙头精神,以惊人的毅力带领弟兄们与困难抗争……
2008年3月,段下达车间安排唐家沱开展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他像一头牛,带领工区10来号弟兄,会同车间增援的会战大军,一头扎在线路上,按照“精检慎修”的“三零”理念,对K29~31公里2公里正线、5组道岔“精雕细琢”,连续苦战3个多月,起、拨、改、捣线路2公里,硫磺锚固失效轨枕螺栓14颗,改锚尼龙套管38个,焊补、打磨岔心5组,整治曲线2个,均匀道碴1100方,打磨钢轨飞边500米,更换轨枕13根,安设线路标志165个,刷新填写线路标志1200处,完成2公里线路及5组正线通过道岔扣件螺栓涂油,更换桥上胶垫1000块,该区段建成了安全标准示范线,线路质量得到飞跃提升,一跃成为渝怀线的“冒尖户”,段领导带领全段工长前来参观学习。何焰带领兄弟们养护的这段线路动态质量,始终保持着优良公里。


第3节 “耐磨”的“金刚钻”
工区管辖设备多,10名职工2名劳务工担负着12.3公里正线,8股站线、货专线,28组道岔,4座隧道、11座桥梁线路6.7公里明山线路及安全防护网养护任务。为了把工区“一亩二分地”薅刨好,何焰像一锥“耐磨”的“金刚钻”,锥在线路上与弟兄们同甘共苦。自从段推行“天窗修”制度后,严格按照标准化作业,工区12号弟兄扣除调休、炊事员、外出学习、驻站、工地、关门防护,上道人数只剩下工班长和一两号职工,在人手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何焰当起主力队员,一边技术把关,一边同弟兄们一起抱威客、甩压机、扒镐窝,起、拨、改、捣,进碴,清除杂草,修补网封,样样亲自干,一双手掌布满了老茧,一身皮肤被太阳烤得黢黑,展现了共产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的优良品格。2012年唐家沱站改期间,他像钢铁般,头顶烈日,冒着高温酷暑,连续200多天,针对工程施工单位新铺的8股站线、23组道岔,全面盯控工程施工质量,发现轨枕歪斜,连接零配件松动,轨距、方向、水平严重不良,道岔护轨底座挡板不密贴等160多个问题,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确保了新铺线路顺利通车,受到验收组领导的好评。
第4节 “钻研”的“钉子精神”
何焰深知,时代进步,高速铁路现代科技含量的增加,线路设备“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敢于吃苦、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因此,他学业务、钻技术的劲头,就像“钉子”般钉着不放,锲而不舍,孜孜不倦。调入渝怀线之前,何焰还是一名普通的线路工。2006年1月调任唐家沱工长后,他知道自己的业务知识匮乏,遇到问题,虚心向相邻工区的老工长学习,向身边的老师傅请教,业余时间拼命查阅《修规》、《安规》、《技规》等业务书籍,不断学习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四年的光景,他就顺利通过了技师考试,获得了《技师资格证书》;在段开展的远程教育闯关游戏中,他不仅闯通10关,月月获得段的奖励,而且带动身边的8名青工,通过闯关学习掌握了不少线路工知识,先后新分的一批批青工,全部一次性定级考试过关;在段组织的20多名工长参加“施工员”考试中,何焰理论考试进入前5名。在车间举行的“安康杯”技能选拔赛中,何焰独揽理论、实作双科第一,力压群雄,与前四名优胜者,参加段“安康杯”选拔赛,争夺路局“安康杯”职业技能大赛的参赛权。强将手下无弱兵,何焰带出的弟兄,个个都是强中手,一次次集中修,一次次大机捣,一次次成段更换钢轨,一次次抗洪抢险,一次次设备病害整治,弟兄们冲锋陷阵,取得一次次胜利……


第5节 “操心”的“地拱钻”
何焰在线路上是“耐磨”的“金刚钻”。回到工区,他是“操心”的“地拱钻”。为了把班组管理得清清爽爽,内业内务打理得规规范范,把12号弟兄的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他既当“爹”又当“妈”,晚上忙生产,白天忙内务,每天仅睡4、5个小时,就像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真是铁打的“金刚”!除了工作还是工作,茶余饭后与职工交流的话题,仍然是工作。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休息”二字。记得刚到唐家沱时,工班长加职工才3个人,周一至周五他忙于生产,周六周日他要巡道,查看线路。渝怀线开通以来,职工很少看到他回过家,一年真正回家休息的时间不超过3、4天。爱妻看到他日夜操劳,担心他身体出问题,劝道:“你真是个工作狂,老婆娃儿都没时间看,别干了,小心把命搭上。”何焰总是这样回答,“工作太忙,离不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培养我那么多年,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呢”。作为共产党员,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密切联系群众,配合党支部积极做好工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2012年春运期间,工区一名职工家属带人通过重庆北站通勤口,与客运员发生冲突打了对方。何焰找到这名职工配合工区做好家属工作,向对方赔礼道歉挽回影响。遭到拒绝后,何焰自己掏400元钱买慰问品去慰问,替“打人者”向对方赔礼道歉,让这位职工家属深受感动,主动配合化解了这起有可能发生的“路风事件”。


第6节 “独创”的“涼雾精神”
为确保2013年底沪蓉高铁开通,何焰从唐家沱调到成都与武汉两局交界的“渝东大门”涼雾线路工区镇守边关。为了抓好职工生活,让职工有强壮的身体投入安全生产,他把读高中的儿子托付岳父岳母,把爱妻从贵州接来,当起“贤内助”,协助共同抓好工区食堂生活。
夜间忙完线路活,白天腾出空余时间学习“巴山精神”,发扬“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凉雾精神”,带领弟兄们自力更生打造生态小菜园,在工区院子旁搭起养鸡、养鸭、养鹅棚;自己掏钱租来卡车,从老乡拆除的宅基地里运来肥沃土壤,打造成6块7分多地的菜园子,在菜地周围种植数十颗有名的“甜水”梨树;请来施工单位的挖掘机,建起一口100平方米的养鱼塘,四周围上护网锁闭,投放600多尾鱼苗,搞起种植养殖。一有空,何焰夫妻俩就带领职工给菜地施肥,向塘里投放鱼草,给鸡、鸭、鹅投食。先后收获南瓜、豇豆、辣椒等蔬菜3000多斤,收获玉米1800多斤,实现了蔬菜、禽蛋自足自给。何焰同爱妻带领弟兄们打造的以小菜园、小果园、小养殖场、小食堂、小宿舍、小浴室、小活动室冠名的“七小民生工程”落地开花。让职工在休闲之余,感受到“家”的温暖,能吃上自己辛勤劳作收获的“绿色”新鲜蔬菜、家禽、蔬果,内心感到无比自豪。他的爱妻年年被评为段“家属保安全先进个人”。


第7节 工电工区领头羊
2018年1月,成立重庆工电段,何焰调任重庆工电段石柱工电车间凉雾工电工区工长,带领电务、供电2名副工长,工、电、供、通信6名班长,27名职工,负责沙子~凉雾渝利上下行线、万凉线、凉雾联络线122公里正线、8公里站线、28组道岔及电务、供电、通信设备养护任务,在工电供大融合一体化管理思路指导下,把大伙拧成一股绳,针对电务道岔结合部经常出现的故障报警病害,利用在石柱线路工区任工长4年间,潜心研究对道岔拱尖轨、07004可动心道岔尖轨三动后出现的小轨距、尖轨不密贴等病害的整治成果,组织工电联合整治,把管辖28组高铁道岔保养得服服帖帖,电务的弟兄们,再也没有了因道岔结合部故障报警,引起神经“过敏”的现象,腾出更多经历进行设备保养。

第8节 道岔整治的“王牌工长”
何焰一路走来,无论在渝怀线,还是在渝利高铁,他那股像“合金钢”的韧劲、“钉子”般的钻劲始终没有停止过。尤其调仼石柱线路工区、石柱工电工区工长的6年间,对高铁道岔的养护,工电结合部病害的研究,就像染上“白粉”一样的上“瘾”,研究制定出整治工电结合部07004可动心道岔尖轨三动后出现的小轨距、尖轨不密贴等病害的整治方法:利用夜间“天窗”,工电联手,松开尖轨跟端间隔铁螺栓及扣件螺栓,运用力学杠杆原理,用拔道器对准拱尖轨及尖轨跟端进行轨距调整;消除叉心滑床板三道缝;对叉心第二动作杆改道处理;整正叉心尖轨轨向;消除顶帖过顶现象。把管内所有07004可动心道岔养护得服服帖帖,成为全段小有名气的“道岔专家”,道岔整治的“王牌工长”。


第9节 道岔工队挑大梁
2019年11月,何焰调任段工务维修车间高速道岔维修工队工长,充分发挥所学技能和对道岔养护的特异功能,带领班长李龙,4名职工,8名民工,负责全段高铁道岔养护维修。近2年时间,何焰带领他的弟兄们,像过去抓“安全标准线”那样,利用夜间“天窗”,完成长寿北、涪陵北、丰都站工电联合立体修整治道岔20组,把路肩、道床、线路标志、道岔各部位点号、工电结合部,整治得标标准准,清清爽爽;对照动检车波形图,精准实施起、拔、改、捣,通过动检车TQI指标检测,静动态几何尺寸,始终保持在5个以内,确保了高铁动车运行平稳。
第10节 专项整治获奖励
2020年12月,段组织开展对三汇坝11#、19#、33#、26#、28#道岔心轨离缝整治,抽调何焰领头,带领5名工电职工3名民工,在整治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风险难度大,工电通力协作,联合检查、联合分析、联合计划、联合作业、联合验收,连续奋战15天,何焰釆取多年积累的道岔病害整治方法,彻底解决了这5组道岔心轨离缝大的长期病害,消除了心轨过车缺口变化,道岔转换功率冒高的隐患。何焰带领的4名工电有功人员,分别获得段600元奖励;其他配合人员获得200元奖励。


第11节 郑万精调显身手
2021年8月,何焰带领道岔维修工队6名原班人马及40多名民工,介入郑万新线,负责云阳、奉节、巫山3站57组高铁道岔中的30组无砟道岔精调。兵分两路:一路由何焰带领职工杨卫、罗刚及20多名民工,进住奉节,分别对奉节站10组、巫山站12组无砟道岔及前后2公里正线全面盲调、精调、工电联整。另一路由班长李隆带领职工刘定海、李垒及20多名民工,进住云阳,负责对云阳站8组无砟道岔及前后2公里正线全面盲调、精调、工电联整。何焰、李隆带领的2支道岔精调队伍,对照轨道检查仪TQI静态综合指标,正线1.3、道岔2.5标准,逐段逐组仔细精调。每天6点到傍晚18点,连续奋战12小时,只为早日完成精调任务。8~9月,已完成30组无砟道岔盲调;9~10月,已全面完成30组无砟道岔精调;依据施工方安伯格小车测量提供的高程、轨向、轨距、三角坑数据,逐项消缺。日前,已全面完成30组无砟道岔工电联整。


第12节 奉献带来的收获
何焰一路走来,从桥路到线路,从渝怀到高铁,从线路班长、工长,到线路技师,被大伙誉为的道岔整治“专家”“王牌工长”,从苦寒中磨砺,像“合金钢”那样的坚韧,像“钉子”般那样的刻苦钻研,从奉献中敢于付出,26年工务人生奉献了太多太多,把妻子叫到身边为工区煮饭,协助班组打扫环境卫生,种植养殖,改善职工生话,成为优秀的贤内助;让儿子留在父母身边,培养成人,大学毕业考入事业单位,再去部队锻炼。9月1日,儿子刚从部队退伍回来,何焰正在郑万新线精调,在朋友圈里看到妻子在老家迎接儿子身着军装的照片,何焰落下愧疚的眼泪回复儿子:“儿子,老爸对不住你,为了早日开通郑万高铁,尽快实现重庆4小时郑州,6小时北京,正在现场精调,只有委托妈妈迎接你了,欢迎儿子回家!”26年工务人生路,何焰放弃的周未休、年休假、春节休无法例举。他说,这一路走来,我要感谢老婆对我的理解支持!感谢党组织多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教育!(下接第三篇)





作者简介:熊家林,笔名。1956年5月8日生,法律函授本科,重庆綦江区人,居南岸。当过车间书记,党群室主任,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政工师,享受副处级待遇,现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涪陵工务段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重庆市南岸区作协会员,上千篇通讯、论文、小说、诗歌、散文、杂文在报刊、网络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