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wlzqq 2021-11-09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就是说,君子对于名分一定可以说得清楚,说了也一定可以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能草率马虎。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这是说,侍奉君子容易犯三种过失:君子还没有说到,你就先说了,叫做急躁;君子已经说到,你还不说,叫做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贸然说话,叫做盲人。


孔子说:“过则勿惮改。”(《学而》)意思就是,有了错误,不要怕改正。没有不说错话、不做错事的人,关键是知道错了能坚决去改正。孔子的弟子都勇于改过,比如子路说:“朝闻道,夕死可也。”(《里仁》)再比如子贡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就是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犯了过错,人人都看得见;改了过错,人人都仰望着。改正错误不丢人,是勇敢者的表现。最不好的就是有错不改。孔子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卫灵公》)如果有了过错而不去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呢。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就一般人来说,言、行之间或多或少总会有某些不一致的地方,“听其言而信其行”肯定是要受骗的,还是“听其言而观其行”比较稳便。


有一次,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就是说,对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就能是一个君子了。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这就是有名的“四勿”,要求人们的言行要合乎礼。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这也说明了言行的重要性。孔子关于言行忠信、言行端正的教导,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使命,可谓士矣。”

“言必信,行必果”即说话一定诚实,做事一定坚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