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题点评建议:关于“新郑文化”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老胡聊科研 2021-11-09


课题《关于“新郑文化”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点评建议:

1、标题表述严谨一点:

一是“新郑文化”内涵过于宽泛,由于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古代文化,因此改为“郑风古韵”比较合适;二是作为一所学校的课程,不能使用“地方课程”,而应该是“校本课程”。课题表述是:《“郑风古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2、校本教材是重要抓手:

我们看到,学校已经编写了教师使用的简单的教材,但该教材在内容、选材和形式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涵盖面过多,包括经济、文化、风俗、历史、轶事和制度等等,内容太杂,缺乏精选、提炼与整合。因此,需要对校本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最好按照专题进行整合,如名人典故、名人轶事、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而且按照低中高三个级段,分别编写适合不同年龄特征和需要的校本读物。如低年级适合诗歌、绘本、绘画等形式;中年级适合故事、神话等形式;高年级适合轶事、典故、风俗、经济、社会、军事等等形式。此外,需要注重教材的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这样的校本教材,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和家长。以校本教材为抓手,以课堂为依托,进行新郑古典文化的普及、宣传和推广工作。

3、课程实施形式多样化

作为一门校本课程来说,不仅在课堂上实施,而且也可以放在课外和家庭,也可以作为班会或者相关节日的一项重要活动,当然也可以在与名人相关的遗址进行活动,如皇帝故里、郑风苑等。当然,也可以通过评比、展示、汇报、表演等方式呈现课程的相关内容,以达到效果的最大化。

4、注意校本教材内容的甄别:

我们看到,学校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皇帝故里志》、《皇帝的传说》、《可爱的新郑》、《黄帝故里文献录》、《郑国春秋》、《黄帝故里文化之旅》、《乡愁》、《星光璀璨——黄帝故里名人录》等等,大量的研究素材为该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加工的空间,但是作为校本课程实施而言,务必在遴选素材过程中要甄别真伪,在做好可读性、故事性和趣味性的同时,必须保证内容的真实性。

5、树立“科研兴校”意识:

目前,新郑市部分学校已经通过课题研究提升了学校的形象和品牌效应,如新华路小学的版画教育、实验小学的阅读教学和剪纸教学等,已经极大地提升学校形象。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黄帝故里的一所小学——黄水路小学,也可以借助研究新郑的古典文化,以达到树立学校的品牌意识,这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作为黄水路小学来说,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

 附件:

《关于“新郑文化”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学科分类:课程建设                  

课题类别:经费支持重点课题课题

课题编号:2015—ZJKZD—X12—029     

负 责 人:乔永强            

课题单位:新郑市黄水路小学

由新郑市黄水路小学乔永强为课题负责人申报的《关于“新郑文化”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经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批准,列为郑州市2015——2016年度重点课题,现根据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要求,经过慎重研究,为切实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订本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发展已从最初的懵懂摸索阶段逐渐发展到了实践探索阶段。根据相关文献的表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大致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个部分构成,这反映了国家教育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地方课程的高度重视,换言之,地方课程就是国家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这就为开发实施地方课程提供了理论上和政策上的支点。

(二)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新郑作为华夏第一古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既诞生了人文始祖——黄帝,又孕育了灿烂的郑国(春秋首霸<</span>有争议>)和韩国(战国七雄之一)文化,走出了子产、申不害、韩非子、白居易、李诫、许衡、高拱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欧阳修、裴度、王德用、柴荣等诸多先贤也都在这里留下过历史的遗迹……研究新郑文化,就是以此为依托,探寻新郑悠久而绚烂的文化瑰宝,发掘中华民族气质形成的脉络,激发民族自豪感,凝聚民族认同感,从而为郑韩古都新郑的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做好补充。

现实意义:由于以往地方课程的缺失,新郑文化虽然灿烂,但具体到学生身上,了解得竟是少之又少,通过前期的调查,我们发现,对新郑历史上的名人,学生知道最多的是黄帝,但了解的深度却远远不够,仅仅因每一年的拜祖大典而粗知“人文始祖”四字,具体事迹却知之甚少,其它历史文化名人以及文化遗迹就更不用说了。这反映出了开发实施地方课程的紧迫性,新郑人不知道新郑文化,新郑人不知道新郑精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开展“新郑文化”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憾。

二、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多年来,新郑的许多历史文化研究人员和爱好者对“新郑文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政府部门,如史志办出版的《星光璀璨——黄帝故里名人录》《黄帝故里志》等丛书,老干部局组织专家学者出版的《乡愁》等丛书;老一辈的专家,如刘文学等,先后出版的《黄帝故里志》《黄帝的传说》《黄帝故里文献录》《可爱的新郑》等书;故里文化年轻研究专家,如郭老庄等出版的《郑国春秋》《黄帝故里文化之旅》等书……对新郑历史上的传说、人物事迹、地理、物产等诸多方面都有比较系统而全面的表述。这些资料都对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支持。但对如何在学校里开发实施“新郑文化”,使之得以有效传播尚处于零的阶段,未见有已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但类似于此类地方课程的研究,却并不少见,例如网上能见到的“晋南文化”地方课程研究、“齐鲁文化”地方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等,都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既有文化的深度,又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三、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搜集整理有关郑韩古都新郑的各种资料,形成易于学生阅读的新郑文化系列教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地方课程资源;通过地方课程实施,促进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宏伟愿望;通过研究,寻找“新郑文化”课程实施的途径,认真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方案,丰富课程建设形式,例如:课堂讲授、校外实践、创编作品等,建立起规范、持久、系统的“新郑文化”地方课程实施体系。

研究内容:

1.“新郑文化”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系类教材的编订;

2.“新郑文化”地方课程实施体系(教师、教学、评价、管理等内容)的建立。

四、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相关书籍、论文及网络资源。

2.实地考察法:对人物遗迹、自然地理等进行实地考察。

3.问卷调查法:组织师生与家长对课程实施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征询建议与小结。

五、研究详细计划: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有效进行,课题组将遵循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的研究思路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拟分以下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资料搜集与学习阶段(2015年6月——8月)

1.搜集阅读“新郑文化”研究专家的相关著述。

2.通过网络,进一步加深对郑韩古都——新郑的了解,着重从人物、地理两个大的方面进行相关学习。

3.组织会议,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内容和重点,提高理论认识和课题研究技能,共同研究制定出课题实验方案。

第二阶段:课程实施阶段(2015年8月——2016年4月)

1.课题组制定出本学年学校地方课程实施方案;

2.组织全体教师动员和培训会,明确实施内容与要点;

3.推动全校地方课程实施,课题组成员及时做好调查、反馈、分析和资料整理工作;

4.实施组织师生座谈会,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研讨和调整。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16年3月--2016年4月)

1、交流课题研究中的成败得失,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2、整理结题报告和相关资料,上报验收。

六、课题组人员构成与分工。

课题负责人:乔永强    总体策划,编写方案,组织分工、编审校本教材《郑风古韵之人物篇》

吕永红  具体安排相关班级围绕课程实施规划开展课程实施,做好总体部署。

刘焕枝  组织教师编写课程学案,做好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控、反馈与督查评比,推动校本课程的正常开展。

李玉凤  具体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资料整理工作。

张慧丽  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卷调查与问题反馈工作。

七、研究工作的资料及其他工作准备:

1.《郑国春秋》《星光璀璨》《乡愁》等书籍的准备;

2.地方课程开发实施方案等材料的准备;

3.筹备好开展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师生动员会。

八、经费预算及来源

经费支出预算:资料费4500元,差旅费300元,成果鉴定费200元。

经费来源渠道: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经费支持5000元。

九、主要参考文献

《郑国春秋》郭老庄著

《乡愁》荆勇杰主编

《星光璀璨》新郑市史志办主编

《黄帝故里文化之旅》郭老庄编著

《黄帝故里的传说》刘文学等编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