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归的“四大”延伸应用(胡敏灿)

 虚竹怀远 2021-11-09

(一)散风邪以治皮肤病

当归辛苦温,辛温者散风发表,亦如白芷、麻黄等。《日华子本草》中记载当归“治一切风,一切血。”亦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皮肤病常兼瘀滞,外感风邪,侵袭皮肤,郁于腠理,使气血不能畅和,故发为风疹、瘙痒、疼痛等症。

文献资料:

[1]雷婉月,陶运,刘阳,汤淑敏,王玲,李领娥.用桃红四物汤对皮肤科疾病进行“异病同治”的效果研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7):218-219.(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荨麻疹、过敏性紫癜、银屑病、痤疮、结节性红斑、白癜风等)

[2]任雪雯,李元文,邓宇童,于旭东,蔡玲玲,冯蕙裳.“从血论治”角度探讨当归类方在皮肤病中的应用[J].环球中医药,2020,13(05):899-901.(血虚湿盛证,当归芍药散主之;血虚寒凝证,当归四逆汤主之;血虚风燥证,当归饮子主之;血热湿盛证,当归拈痛汤主之;血瘀热毒证,四妙勇安汤主之)

延申——血证之于皮肤病:

(1)血热:皮肤黏膜红、肿、热、痛,红色的炎性斑疹、丘疹、结节及肿块,常见于银屑病、丹毒、痈疽、红斑狼疮、皮肌炎、红皮病等多种炎症性皮肤病。

(2)血寒:增生、肥厚、苔藓样变等,伴有皮肤麻木不温,常见于寒冷性荨麻疹、寒冷性多形红斑、硬皮病、冻疮等皮肤病。

(3)血虚:肌肤失养,可进一步产生风燥、夹湿等病理变化,临床上可见色素改变、干燥、脱屑、瘙痒、斑块、渗出,多见于黄褐斑、白癜风、老年瘙痒症、慢性荨麻疹、慢性湿疹等。

(4)血瘀:皮肤瘀点、瘀斑、皮下出血、水疱或大疱出血,常常见于紫癜、黄褐斑、脱发、天疱疮、血管瘤等皮肤病。

(5)血毒:毒邪峻猛,走窜迅速,容易损毁肌肤,可见溃疡、坏死等感染性皮肤病或重症难治性皮肤病。

(二)理血分疗诸病夜甚者

血分为病常以夜间为甚,《本草汇言》言“诸病夜甚者,血病也,宜用之。”如肺心病夜间喘息发作可用苏子降气汤、三子贞元饮;夜尿频数可用右归丸;入暮潮热、盗汗亦可用当归配伍其他滋阴降火之药;冠心病夜间亦常出现胸闷、心悸、疼痛等。

(三)活血和营治痈疡

当归活血和营治疗痈疡,既可以治疗内痈,亦可治疗外痈,其中以治疗肺痈和脱疽疗效最为显著。

治疗肺痈以《石室密录》的“清金解毒汤”为代表,全方五药——当归、金银花、玄参、甘草、麦冬。

治疗脱疽以“四妙勇安汤”为代表,药物组成较清金解毒汤少一味麦冬。

(四)和血解毒止痢疾

治疗痢疾——调气则后重自除,和血则便脓自愈。

芍药汤即为治痢名方,方中当归配芍药和血解毒;《石室密录》中治疗血痢腹痛重用当归至六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具有抗痢疾杆菌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