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是贤人难变通——《素书》悟读之【32】

 新用户97560OBk 2021-11-10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求人之志章第三》悟读【14】

【原典】

设变致权,所以解结。

【译文】

既能制定奇妙方案,又能灵活应变,所以能解决问题的症结。

【悟读】

劝君莫学虚富贵,不是贤人难变通。

此唐朝元稹《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次用旧韵》中的诗句,权是为人处世必会之法。困境之时,如果不懂变通,危机势必重重。

变通是一种审时度势的智慧,变通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勇气,变通更是一种挑战自我的决心。毛泽东就是一个善于变通的高手,中国革命的危难之际,他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找到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变通从来就是中华传统智慧之一,有经有权,中庸之道的真精神。经者,常也;权者,变也;经与权不可偏废

“常谓之经,变谓之权,怀其常经而挟其变权,乃得为贤”。《孟子·离娄上》中有言,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强调的是礼,是经;与之对应的还有下句,“嫂溺援之以手”,强调的是一种变。以变求通,是智慧的表现。

黄炎培曾说过,“事繁勿慌,事闲勿荒,有言必信,无欲则刚;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其中的“取象于钱,外圆内方”,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在对人的态度上,和若春风为圆,肃若秋霜为方。

方外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智者的处世之道。“方”是底线,是为人之本,是精神脊梁,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没有方之灵魂,必遭世人唾弃;“圆”是处世应变之道,不知应变,处处是坎。社会上,有种奇怪的现象,“一流人才多打工,二流人才做老板”,个中缘由,不可概而论之,但定然关乎智商情商财商等诸多变通之道。

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之威力,亦有沉静之平和。

人生之悲剧,往往在于,不该坚持的,却固执的选择坚持;不该放弃的,却轻易的选择放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