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养杏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医养杏林聚大家《橘杏春秋》人人夸

 医养融合平台 2021-11-10

——原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研究员潘叙迭为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组委会主委李振清赠送墨宝《橘杏春秋》助力医养杏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27日,“五新三高医改革 养老康复重国策 第十届广东省医养融合高峰论坛暨医养杏林文化产业基地启动仪式及医养杏林杯颁奖典礼”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A区4.2馆主题论坛区成功举办。会议期间,举办了墨宝赠送仪式,原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研究员潘叙迭为中国农工党广东省直属机关支部委员、广东省医养融合平台组委会主委、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赠送墨宝《橘杏春秋》。

医养杏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医养杏林聚大家《橘杏春秋》人人夸

原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研究员潘叙迭介绍称,《橘杏春秋》这个书法来自于我国古代医药史上十分著名的两个典故——《橘井泉香》以及《杏林春暖》。橘井泉香,现在一些中药店仍然悬挂“橘井泉香”的牌匾。相传西汉文帝时,湖南郴州人苏耽,医术精湛、助人为乐,为人治病不收报酬,笃好养生之术,人们称他为“苏仙翁”。有一次,苏耽有事外出,需三年方回,对他的母亲说:“明年天下会发生一场大的瘟疫,咱院子里的井水和橘树就能治病。人们如出现恶寒发热、胸膈痞满等症状,给他一升井水、一片橘叶,煎汤饮服,立可痊愈。”后来的情况果然如苏耽所言,天下瘟疫大行,求井水橘叶者,远至千里;饮井水橘叶者,也即刻痊愈。此后,人们便以“橘井泉香”来歌颂医家救人的功绩,医家也将书写在匾上以明志。

医养杏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医养杏林聚大家《橘杏春秋》人人夸

而“杏林春暖”则是来自于神医董奉与杏林之间的传奇故事。传说在三国时期有一位神医,名叫董奉,给人看病从不收钱,只规定每看好一个小病,病人要给他栽一棵杏树;看好一个大病,给他栽五棵杏树。几年之后便长成了一片杏林。待杏林结果时,他又以果换粮,赈济穷人。有人为了感激董奉的德行,写了“杏林春暖”的条幅挂在他家门口。从此,许多中药店都挂上了“杏林春暖”的匾额,“杏林”也逐渐成了中医药行业的代名词。

医养杏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医养杏林聚大家《橘杏春秋》人人夸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国家领导人再三提出:健康中国文化为先,只有文化自信才有生命力。中医兴则文化兴,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重点传承神医董奉杏林文化精神,搭建“寻名医 求灵药 奇人圣手传医道”平台,聚集众多文化大家,以杏林蛇杖为载体,打造医养杏林文化产业链,为医务人员与患者搭建良好的人文交流平台,提高医务人员“医者仁心,仁术仁行”的职业道德修养,增强人民群众对医务人员的感恩、报恩情怀,缓和医患关系,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医养杏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医养杏林聚大家《橘杏春秋》人人夸

当前,为推动新时代医学人文精神文化高质量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广东省养老服务产业促进会会长李振清联合业内知名专家打造全国首个医养杏林文化产业,取得了重要突破。千百年来,“橘井泉香”与“杏林春暖”双壁生辉,成为了我国古代医药史上一个十分著名的典故,成为了我国医药界的象征,在中医学界脍炙人口。

医家常常以“橘井”一词或橘、杏并用来为医书取名。橘杏春秋弹指间,精诚济世永不朽。大医精诚,是每一位行医者独有的风景与美丽、信仰与快乐、梦想与追求。杏林耆英耀中华,江山代有人才出。医养杏林聚大家,《橘杏春秋》人人夸。一幅《橘杏春秋》表达了原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巡视员、研究员潘叙迭对医养杏林文化产业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医养融合大健康事业的热忱与支持。

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橘杏春秋》这一墨宝为广东医养杏林文化产业委员会新时代发展增添了无限动力。

医养杏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医养杏林聚大家《橘杏春秋》人人夸

医养杏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医养杏林聚大家《橘杏春秋》人人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