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现实生活的诗意联想

 置身于宁静 2021-11-10
      [ 这些思想片段看起来散漫,毫无关联,却是马瑟精心搭配的—当你的思路跟随他的文字在不同领域狂奔时,实际上也是在跟随他的思维做头脑体操 ]

  热拉尔·马瑟(Gérard Macé)的身份多元得有些复杂,他出版过的三十多部著作中包含了散文、诗歌、评论、翻译作品及摄影集,被誉为法国文坛最出色的散文家之一。但他用三年时间完成的随笔集,却用了一个极质朴的书名—《简单的思想》。

  “我的书展示的是一些小事情,一些无关痛痒、无足轻重的事情。”9月10日,马瑟在北京单向街书店捧起刚出版的中文版《简单的思想》时,以轻松睿智的语气向《第一财经日报》概述他这本标题简单的新作。

  “简单”与“思想”,在本书译者、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黄蓓看来是两个水火不相容的词。它更像是马瑟对于现实生活的诗意联想,这些文字关乎他云游的脚步、过往的记忆、阅读的发现、思维的片段,所以主题纷杂,电影、音乐、艺术、文学、社会、国际、语言、人类学……几乎无所不涉及,“从日本僧人到亚马逊河流域部落,从莎士比亚到北欧神话,从织布之魅到命运女神,从古埃及文字学家到目不识丁的外祖母……思维的翩跹,全系于一丝联想。”黄蓓认为,这种没有规律可循、看似碎片化的思想集,恰是与16世纪法国作家蒙田的随笔一脉相承的。

  读《简单的思想》,能读到一位作家在面对日常生活时无处不在的思想轨迹。这本历时三年写就的随笔,像是一本日记,记录着他每时每刻、有序而自在的思想。这些思想片段看起来散漫,毫无关联,却是他精心搭配的—当你的思路跟随他的文字在不同领域狂奔时,实际上也是在跟随他的思维一起做头脑体操。那些看似无章法的思想火花或长或短,有时只是“大象会打呼噜”这么一句无来由的话,有时又是一长段摘抄与思辨,所有文字既独立存在,又有相互依存的意义。《简单的思想》中闪现的是马瑟每一天清晨至深夜的思想片段,这些片段从夜与昼之间的灰色地带钻出,汇成他独特的文字魅力。他以诗意的文字去分析一幅画、一部文学作品或一个历史事件,通过文字,你几乎能想象得到他每天的生活是如何围绕着旅行、音乐、电影与文学而展开,每一天消逝前,他都会写下他的自由遐思和内心独白。

  马瑟热衷旅行,他的很多诗歌诞生于旅途,他喜欢在汽车或火车上创作,就像过去的游吟诗人们在马背上创作那样。他把巴黎的公交车称为“巴黎的移动沙龙”,经常,他会揣着一本书坐上公交车,不管终点驶向何方。他很喜欢中世纪游吟诗人普瓦蒂的那句诗:“我将吟诵虚幻的诗行/非出自我手,非出自他人/不属于爱情,不属于青春/它纯属偶得,浮现于/睡梦之中,马背之上”。

  翻译家余中先几年前就认识马瑟,“他是一位睿智、低调的法国文人。他什么都写,诗歌、散文、随笔,就是不写小说。”马瑟承认,他从不善于对话与描写的写作。谷崎润一郎曾说,日本作家总是从对话和描写开启写作,到了晚年却放弃这种写法,转向朴实、简素的随笔。马瑟在《简单的思想》中笑谈自己的文字生涯“从尾声起步”,“长久以来我所实践的,竟是日本文学中的"随笔",只是早先不自觉而已。”

  “要翻译好我的这本书,需要极大的热情和强烈的愿望。”马瑟知道,自己的随笔对于译者和中国读者来说,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中文版的30幅配图,都是根据马瑟的书中谈到的大量绘画、摄影、非洲文化及西方历史而特意编排的,因为牵涉的文化历史信息量很大,黄蓓花了很多精力添加注解,以求让中国读者一目了然。

  黄蓓与马瑟是多年好友,在巴黎念法国文学博士学位时,她就常与马瑟一起阅读、谈论文学。67岁的马瑟甚至记得两人相识的时间,“我们认识了12年,我所有的作品她都读过,为了翻译这本书,她准备了很长时间。”

  此前,马瑟的两本散文集《量身定制的幻想》和《行脚商》已被翻译成中文,于2010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简单的思想》2011年才在法国出版,两年内就被翻译到中国,完全是因为黄蓓的热情促成。

  2011年,黄蓓拖着崴伤的脚刚飞抵巴黎,就接到马瑟的电话,邀请她去书店参加他的新书读者会。待黄蓓从机场赶到书店,迟到了十分钟,黑压压的读者已经挤满了一屋子,她站在墙角听了一个小时,完全忘记了脚伤,“当天的那种氛围、法国人对文学的那种热情感染了我。文学是完全融入巴黎人生活的。”黄蓓花两天读完整本书,立刻向马瑟提议将之翻译成中文,“我跟这本书是有缘分的。其中有我们十多年来的友情,也有这本书的魅力。”

  “他的阅读量相当大,涉及各个艺术、科学领域,各个国家和不同的文明。”黄蓓说,马瑟的作品中,渊博与诗性实现了共存,他是以诗人的视角来进行哲学的思考,“我们常常把思想归入很沉重的哲学,而把诗歌归属于梦想、遐想与歌唱。哲学家在思想中是隐身的,而诗人是存在的,他以个性的方式存在于文字中。所有最最平凡的生活琐事,都是他思考的媒介。”这种将诗歌与思想融合在一起的随笔,黄蓓认为,正是华东师范大学这套“轻与重”文丛所推崇的思想形态。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冒险,我还要继续冒险下去。这种随笔在25岁时是写不出来的,它需要生命积累到一定的长度,需要到你年老的时候—幸好我还不是太老—才能写出来。”马瑟认为,随笔是一种伟大的、开放式的写作方式,“现在我已经完成了《简单的思想》系列的第二卷,大概2014年出版。这是一种素材的力量,也许某一天我能写出第三卷,这种极其灵活的形式,可以让我持续不断地写作。”

  作者:吴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