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1-11-10

2021-11-09 21:21

满城飞花去,半点不留身。

疫情今犹在,铭记从医人。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继着上篇的盘点,今天我们来看看下篇中国伟大的医学家(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五、华佗(年代:东汉末年,祖籍:安徽亳州)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简介:字元化,一名旉,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相传给给曹操开颅、给关羽刮骨疗毒,晚年却因为因曹操多疑,下狱被其拷问致死。华佗被后人称作“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成就:华佗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称为“外科鼻祖”。他所使用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麻醉剂。华佗采用酒服“麻沸散”进行腹部手术,开创了全身麻醉手术的先河,这种全身麻醉手术,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是罕见的创举。他还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他是中国古代医疗养生体育的创始人之一。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四、钱乙(年代:北宋,祖籍:浙江钱塘)

五脏所主: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简介:钱乙,字仲阳。生于公元1032年,卒于公元1113年,他本来和吴越王钱俶有宗属关系,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东平县)人。钱乙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后人视《小儿药证直诀》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成就:被称作“儿科鼻祖”,其一生著作颇多,有《伤寒论发微》五卷,《婴孺论》百篇,《钱氏小儿方》八卷,《小儿药证直诀》三卷。现仅存《小儿药证直诀》,其他书均已遗佚,这是钱乙唯一流传下来的书,是中医儿科的首部专著。正是这部书奠定了钱乙儿科鼻祖的地位。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三、张仲景(年代:东汉末年,祖籍:河南邓州)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简介:名机,字仲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的伟人,被后世称之为“医圣”。相传汉灵帝时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战乱频频,瘟疫流行,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张仲景的家族本是个大族,人口多达二百余人,自建安初年以后,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死亡,其中死于伤寒的竟占十分之七。面对瘟疫的肆虐,张仲景内心十分悲愤,在长沙任太守期间,他在料理政事之余,还在大堂上坐堂行医,为百姓施医诊病,挽救了许多百姓是生命。

成就: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最早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二、叶桂(年代:清代,祖籍:安徽歙县)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简介: 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其高祖叶封山自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后来被称为“温病学奠基人“。

叶家世代业医,祖父叶时,甚通医理,父亲叶朝采,益精其术。叶天士自幼耳濡目染,也有志于此道,少时即受家学。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

成就:叶桂生前伤病盈门、日日忙于诊治病人,无暇亲笔著述。他留给后学者的宝贵医学著作,全部都是他的门人和后人搜集、整理的结果。其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一、葛洪(年代:东晋,祖籍:浙江东阳)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简介: 初名伯虎,字容父,号蟠室,自称蟠室老人,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镇葛府人,后居城内葛宅园。早年师从吕祖谦,吕祖谦改其名为“洪” 。是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所著《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成就: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收有其著作十余种。特别是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葛洪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便宜,改变了之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青蒿素发明,就受到《肘后备急方》的启发。

中国最伟大的十个医学家(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