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滩话题 | 学生思维的危害:正在被学生思维毁掉的职场人

 外滩商学院 2021-11-10

文章 | 汪光明Bryan   编辑 | 汪光明Bryan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话题:你有职场学生思维吗?虽然说工作的时间也不算特别长,但是回想起来过去两年中的成长,还是被这个话题深深的震住。如今再看到新的伙伴的同时,还是不免想起自己曾经也是有着这样的“学生思维”。

当然,与身边朋友的交谈中我也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人明明已经工作了三、五年,但是学生气仍然很重,工作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太大的进步。

我跟很多老师和朋友交流过这个问题,大家的一致意见是:

我们都经历了漫长的学生时期,大部分人都习惯了老师和家长,拿着鞭子督促,手把手教学的成长方式。 

一方面思维方式的变迁极其困难,学生思维很难完全根除;另一方面当我们走上社会之后,往往就没人全心全意的教我们了,一切只能靠自己。如果我们的自我进化能力不够,那么就长期无法适应社会。


我想,这就是很多人工作了很长的时间却还是很少进步的原因。审视一下自己,每次工作的时候,虽说不是这个行业里面做的最优秀的,可是我都尽力做到最好,有些事不是你做了没有意义的。正如薛兆丰说的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

那么什么是“学生思维”,“学生思维”在职场中对于我们的成长有哪些危害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克服这样的“学生思维”呢?

1


- 什么是学生思维 -

回想起我自己曾经做实习生的时候,每次都是老板让我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虽说有的时候也会因为自己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可是时间久了,那种被自动的成长我发现过起来并不开心。

反倒是每次在不懂的时候积极思考,寻求帮助,在做完自己本职工作了之后思考全局,比如为什么要做这个、怎么去做这个、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的成长会进步很多。

所以学生思维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被迫成长”。

学生时代,大部分人都是被动接受教育,上完课老师会布置作业,今天完成什么,回去复习什么内容。生活中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被人安排做事情,渐渐就形成了一种被动接受的习惯。

心理学家阿伦贝克,把这种习惯称为“自动化思维”,是对过往人生经历中形成的一种评价习惯。

这种习惯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会使我们陷入困境。

这样的思维,只会让你在职场中难立足。人在职场,除了你自己之外,没有任何人会把你当小孩,手把手去教导。

就像朱自清《匆匆》里描绘的那样:在你焦虑和没抓没挠的等待“考卷”的时候,工作和生活里很多隐形“考卷”或许已经自动提交,而通知你的时候已经“gameover”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人生,如果不能主动进行改善,就得承受不良观念和习惯带来的无尽麻烦。主动改善要有智慧和勇气,否则很难跳出原有的生命轨迹。从不主动学习,习惯被动成长,是一个人脑子还留在学生时代的最典型迹象。

2


- 学生思维的危害 -

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学生时代,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被动接受教育。所谓“被动式教育”,就是自身缺乏主动性,属于拨一下才会动一下那种模式。

比如说,老师每天会布置作业,告诉大家今天要做哪些题目,要完成什么任务,而一旦老师不布置,我们往往就不会给自己安排作业。

这就是很典型的被动接受教育,也是一种典型的学生思维,总是习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去获取,习惯被推着走,没有自己的想法。

很显然,这种思维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是行不通的。

在职场上,一个总是习惯被动接受工作安排,缺少主动的人,往往是难有机会受到别人青睐,是很难能脱颖而出的。

其二,从个人成长的角度讲,一个总是被推着走的人,没有强烈的主观追求和欲望的人,是很难能快速成长的。

在学生时代,我们就可以看到,那些学霸级人物在学习这件事上往往都很主动,老师没讲过的,他可能早就预习了,老师没布置的作业,他可能自己就去做了...

成年人的世界也是如此,不管是能力的提升,还是一些机会,往往都是需要自己主动去争取的,你越是主动,越有机会。

3


- 我们应当如何摆脱学生思维 -

我之前看到知乎上有一个问题特别好:如果可口可乐不打广告,他多久会倒闭?

预计能撑三年,就算这么强大的品牌,如果不打广告同样会倒,因为其他品牌看到可口可乐不打广告了,他们必定会迅速大规模的打广告,然后开始抢占用户的心智,很快就没有可口可乐什么事情了。

如果你会看财务报表,你也会发现可口可乐投入广告的成本极高,甚至和他生产的成本差不多了。

由此可见,从公司的角度来看,除了产品能力还有营销能力也非常重要,这放在你个人是什么能力呢?

就是你平时的口碑,你不仅仅需要专业能力很强,还需要别人知道你的专业能力很强,这样上司才能看得到,你才有机会升职加薪。

除此之外,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强调出身论,总喜欢把注意力放在过去,实质上是在为当下的失败找借口。

不管你的现状是由家庭还是自己造成的,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接受自己的现状,并为现状负责。活在过去,总是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也是学生思维典型的特征。

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过去的事情既然过去了你再怎么纠结也没用。成年人要接受自己的现状,并为此负责。没必要怨天尤人,既没有用,也很 low。不要过度强调选择、机会的重要性。

大家都知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很多人对这句话会错意了。选择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否定努力。

这句话的正确理解应该是,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只有非常努力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能有选择的机会。

写在最后


在学生时代,只有你是勤奋的,哪怕考试考得不好也会被原谅,可是在职场中,这样的学生思维不要有。有很多人只是“假勤奋”,看着很努力上进,但其实只不过是自我麻痹,用热情欺骗自己,图个心安理得罢了。

这其实也是一种很典型的“学生思维”,过于放大勤奋的重要性,对坏结果有着较高的容忍度。

很多人将学生时代的这种思维带到了成年人的世界里,只要自己看起来很努力就好,至于什么结果,那就随缘吧。很显然,这样的学生思维也是行不通的。

在职场上,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有勤奋努力的态度就能万事大吉的,你还必须要有成果。一个人即使很努力,但没什么产出的话,一样会被扫地出门,这就是职场的残酷性。

成年人的世界,是一个更实际的世界,更注重结果,更看重功劳,而不是你付出多少,你有多大的苦劳。

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做到了为什么没有结果呢,做到了开始做到了结束就一定会有结果,您认为呢?
5.20优惠活动来啦!

为了答谢粉丝朋友们一直以来
对于外滩商学院的支持
我们决定在这样一个“全城告白”的日子里
为你献上我们最真诚的“甜蜜暴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