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崇古和崇洋一样,都是病

 梧桐树边羽 2021-11-10

有朋友问:为何现代人取名都是梓萱、梦涵之类的,不能像古人一样在《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里面取?


这个问题角度有些刁钻,显得有态度,但实际上一塌糊涂。

为什么取名字就一定得从《诗经》、《楚辞》、《论语》、《周易》里面去取?

为什么就不能取四字名字,英文名字?

现在的通用取名用字,取时尚、有意思、简体词汇作为名字代号有何不可?

有朋友就会说,我这是爱好传统文化啊,你居然敢唱反调?

喜欢古文化,身体力行地践行,都没有问题。但是希望把它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趋势,就是一种逆时代而动的潮流。

汉服好看吧?为什么没有政协代表提出议案,让全民回归汉服?

毛笔字好看吧?为什么国家官方不采纳使用?

诗歌有意境吧?为什么高考作文写诗会直接零分?

时代在进步,很多东西虽然华美,但是在单向往前的时光旅程中,注定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

可以成为个人憧憬——就好像小屁孩都期望穿越回古代,遇到英俊帅气的皇阿哥一样,但是没有谁会真的去跳井、去跳楼尝试,顶多不过做做梦罢了。

分清小说和现实的维度,小孩子都能做到,为什么这么多成年人、甚至文化工作者却做不到呢?

食古不化,就算在古代也是笑话。恢复古制与古代文化复兴,和穿越一样是可笑的话题。

我们提倡的是中华民族复兴,虽然包含了传统文化,但更多的是旧瓶装新酒。汉文化下面掩盖着是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的雄心,靠崇古、崇洋都是做不到的。反崇洋,是提高民族自信心,而反崇古,同样是提高自信心。

崇古病,和崇洋是一个科目。

厚古薄今,目光短浅之人罢了。

不论从任何方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当代人已经超出了古人百倍之上,只不过因为科技与哲学的发展太过宏大,当代中国人适当地抛弃了部分于人、于国不便利的旧思想意识,融入世界、融入地球村的大发展之中,这是好事。

文化的眼光,要尊古,但是不要崇古。古人的精神思考、文化产物有专精之长处,但是和现代人的广博杂却无法相提并论。

扯得有些远,至于为什么都用“梓萱、梦涵之类的”为小孩取名字,这是一种世俗文化。取名字本身就是一种世俗文化,名字,不过是个代号而已,关键还是这个代号所代表的人。历史上很多大人物都改过名字,你记住了他们改后的名字,其实全因为他们的丰功伟绩。他们改名字,是因为身份上来了,知识丰满了,觉得父母给的代号不匹配身份,从多角度考虑,才进行了名字变更。

有那么一二十年,武侠、爱情文化影响了一两代人,而且是以最世俗的小说、电视剧形式影响了最容易被影响的那一部分人。这一代人中很多人当了家长后,以金庸、琼瑶小说主人公的名字方式为孩子取名,那是一点都不让人意外。更何况金庸、琼瑶小说中的主人公名字,很多本身就是来自古籍,天然附带了浓厚的古风文化色彩——你要说源头,不还是《诗经》等古籍里来嘛,只不过因时变化罢了。

这和建国初期,叫“建国”、“建军”的人一扫一大把,是一回事。

一个人,生在当代,活在当代,死在当代,用当时代的字,选择符合当时代的事件、意象来作为指称代号,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现在还有谁像古人一样熟读四书五经,里面的字应手而来呢?即便可以,也没有必要。

为小孩子取名字只不过代表了父母的期许,当下的年轻父母,既没有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也没有让小孩子朝这方向发展的兴趣,自然对孩子的期许不会向古人致敬,代号当然千姿百态,不一而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