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末考试,一定要用对方法!

 谢老师工作室 2021-11-10

6月的高考结束了,这两天,高考捷报满天飞。

6月的中考也结束了,几乎视频平台也被各种喜报覆盖。

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是——更多的人考试失利!

还没有毕业的你,在面对本学期的期末考试时,心态是否如初?抑或势在必得,还是连战一战的勇气也无?

考试是残酷的,甚至是残忍的,但是,不通过考试,又通过什么来更好地评价和筛选人才呢?所以说,考试也是公平的——至少,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考试是公平的。然而,因为每个人所掌握知识的面不同,因为每个人准备的充分程度不同,因为每个人对知识点或题型的熟悉程度不同,甚至前面三者都相差无几而考试心态稍有不同却考出来完全不同的成绩!In fact,这是真真实实的事情!

今天,一尘为家长们和学生朋友们分享几个真实的考试技巧,看完之后,说不定你会受益匪浅。

方法一:自信是考好试的基础

    上周六,益虫向我取经:“老爸,我想在小学的最后一次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你有好的方法吗?”

    我思考了片刻,然后说道:“其实,考试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难。尤其是期末考试,试卷上所有的题目的难易比例都是固定的,一般来说容易的大概占到30%,中等难度的大概60%,最后10%才是稍微难一点的。所以,你想要考上90分还是比较容易的。”

    她好像不相信:“那我为什么老是在90分左右徘徊呢?”

    “你觉得,你错的那些题是你不会做的吗?”

    “好像不是,应该说都会做!”

    是啊,考试,尤其是期末考试的题都不会太难,就算有点难度,也能够让大多数学生会做。于是,我就郑重地告诉她:“如果你想考高分,那就得自信一点,再自信一点!不要怕犯错,不要怕考不好!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能够做到!”

    相信自己能够做到,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也是一种能力,它会让成绩的天平偏向你。尤其是在你举棋不定的时候,在你退无可退的时候,要相信自己的选择,这个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心理暗示,更是自信的体现,也是大度的体现——哪怕错了,至少我节约了时间,至少我心里很坦荡,不会老是计较得失而犹豫不前。自信的人,会在决策面前更加主动,当你主动的时候,就更容易掌控局面,考试也是如此——当你把所有确认无误的题目完成后,再过一遍有疑问的,又一次确认无误后,你会发现,原来做选择也并不是传说中的那么难!以此累计自己的信心,更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或形成正确的判断。

    考试中,切忌东一下、西一下地乱干一气,而应该静心面对一切,专注考试。。而如果你连考好的勇气都没有,你怎么可能在考试中超常发挥?

方法二:细心是考试的不二法门

    在和益虫分享考试经验时,我告诉她:考试时,光有信心还不够,还得细心。细心读题——细心读懂题目的要求,细心作答,再细心检查你的答案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读题看似浪费时间,实际上却是在为我们正确导航,为我们的答题选择最佳路径。

    每次拿到分数和试卷后,看到那红色的×,有的同学就会惊呼:哎呀,这个题我会做呀,居然算错了;哎呀,这个题我居然理解错了,当时怎么没有发现呢?好像,这些都是因为粗心才遭扣分的;好像,这些错误都是个意外——这些意外为什么会发生在你的身上,而那些优生的试卷上却没有出现?难道真的只是你太粗心了?

    非也,细心也是需要锻炼的,细心也需要用对地方。比如,一道数学应用题,你非常仔细地算,非常细心地检查步骤、结果和单位,都没有问题,结果却是错的,原因是你错误地理解了题意,本来让你算甲的速度,你却算成了乙的速度。用对力,才能让细心成为加分项!

    细心读题、细心审题、细心画图、细心列式......每一个细心背后,既是对你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检验,也是对你考试技术的检查。

方法三:耐心是考试成功的保证

    如果说自信是考试成功的基石、细心是考试成功的步骤,那么耐心则是考试成功的重要保证。

    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90分钟的考试。光有信心,不够细心,或者前面能够保持信心地去仔细分析,而越到后面越是放松了自己,那么,当你的耐心被消磨的时候,就是你犯错的时候。

    本来会写的题,结果却选错了选项,或者填图答题卡的时候写错了位置,关键是你没有在检查的时候检查出这个错误,这就是最典型的没有耐心。

    诚然,以上方法都是建立在自己掌握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进行的。如果你考英语连最基本的单词和发音都对不上,你的听力如何得分?所以,对付考试的核心前提是要有好的基础。

    期末开始来临之际,祝愿孩子们在考场上信心百倍,考出自己的风采,取得满意的成绩!


精彩文章回顾


练好基本功,书写漂亮字!

写作姿势 | 如何让真情自然流露?

写作教与学:其实都不难!

写字潦草如何克服?方法在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