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扔的塑料垃圾,总有一天会回到你的口中?你可能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昵称2l80A 2021-11-10
Image

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小到吸管、塑料袋 

大到家电、汽车  无处不在

塑料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存在着未知的影响

“你扔的塑料垃圾,总有一天回到你口中”

这句耳熟能详的话 究竟是不是危言耸听?

每天都接触的塑料  你真的会选购吗?

今天诊君特邀厉曙光教授

带来自己研究多年的成果

为我们全面解答

如何摆脱“塑”缚,“减”单生活!

Image

厉曙光 | 教授

■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 教授 

博士生导师

01

你听过塑料微颗粒吗?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肉眼看不见的塑料微颗粒。在生活中,会通过饮用水、食物的摄取,进入到人体内。

有外国研究表明,我们可能每周会摄入一张塑料卡大小的塑料颗粒,虽然是国外研究数据,但是说明塑料对我们带来的影响需要引起重视了!而在国内,对塑化剂的研究更趋于成熟!

尤其是厉曙光教授,他研究塑化剂长达25年之久,接下来他就将总结这二十五年的研究,一次性毫无保留的告诉你!

02

塑化剂会带给我们什么影响?

塑料就好比砌墙用的砖,塑化剂就好比粘合用的水泥,所以要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塑料制品,自然离不开塑化剂。塑化剂存在半衰期,48~72小时之内就有一半会从身体里分解出去,剩余的另一半会在以后的每3天内再分解一半,以此类推,直到全部分解。所以关键就在于不要长期大量摄入!

塑化剂给我们带来的未知影响:

小鼠的各种脏器都会有改变,比如:肝脏肿大,雄鼠的睾丸变小等。

Image

Image

(厉曙光教授的部分实验数据)

目前尚未能说明,人长期食用塑化剂,会产生什么危害,但是这些动物实验数据,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警醒!不过,大家也不用过度恐慌哦,因为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和污染,更有相关部门有力的监管和监督,确保了塑化剂被科学、合理、合法的添加!

03

塑料用品,你选对了吗?

Image

塑料分为不同的等级,小小的三角符号一般印刻在塑料容器的底部。三角框内的数字从1至7不等,每个编号背后代表着一种规格的塑料容器,下面一张表带你了解塑料制品,可帮你科学合理地使用塑料制品!

材质

常见产品

使用注意

Image

聚乙烯对苯

二甲酸酯

饮料瓶、

桶装水、

日化用品

 避免高温、多次重复使用。

很多私家车主把矿泉水成箱储存在闷热的车厢里,

长期高温照射下,

会造成塑化剂迁移,

所以不建议哦

Image

高密度聚乙烯

 食品及药品包装盒、

  清洁、沐浴产品,

如酸奶瓶、口香糖瓶、沐浴露瓶

          不易清洗,

     不建议循环使用

Image

聚氯乙烯

  玩具

塑料伞

塑料雨衣等

 绝对不能和食物接  触,所以在选购放食物的容器时,千万要注意

Image

低密度聚乙烯

 保鲜膜

塑料袋

牙膏等

软管包装

避免高温,不宜接触含油脂的食物

Image

聚丙烯

保鲜盒

塑料快餐盒

吸管等

110℃以上易变形

Image

聚苯乙烯

快餐盒

透明包装盒

一次性塑料

餐具等

避免高温

04

塑料的安全使用法则

矿泉水瓶:

不耐高温,不能反复使用。不少人把矿泉水瓶当做百搭容器,用来装酒、油、米等。这种行为不太建议,因为油和高温(特别有很多人当调料瓶放灶台旁边)会造成塑化剂迁移!

塑料袋:

不要直接装又油又热的食物,同样会造成塑化剂迁移。

(厉教授的实验:不同食物塑化剂迁移量)

结果:

油条、锅贴、臭豆腐看来不能放在塑料袋、塑料盒里保存了。

塑料盒:

很多人会用塑料储存粮食,最好建议选用硬质塑料,也就是底部标志为5的塑料制品,但使用不当也难免会有影响,所以最好建议用玻璃容器、金属容器代替一部分塑料容器,例如保鲜盒等;购物时自己带上购物袋,而不是购买超市的塑料袋。尤其是塑料奶瓶,厉教授建议妈妈们还是选用玻璃奶瓶,虽然难免不方便,但是安全性更高。

最后还有一点小贴士,带给大家:

1.过热、过油的食物不要直接接触塑料制品

2.不要将塑料制品放进微波炉加热

3.不要将含有食品的塑料容器(袋、盒、瓶等)直接隔水加热


Image

精彩内容

就在今晚21点都市频道《X诊所》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