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一味名方:化肝消毒汤,疏肝止痛,可治肝脓疡、慢性肝炎

 ibme43 2021-11-10

在五行中,人体之肝属木,木性生发,最喜舒展。

若是肝气不舒,导致肝开心不起来,郁而气滞,气滞引起血瘀,时间长了被人体的温度煎熬化热,再接着腐败溃烂化脓,易形成肝痈。“痈”,不能动弹的意思

肝痈在西医学上,是指肝脓肿,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

表现为突起寒战发热,或为不规则的长期发热。肝区钝痛,放射至右肩部,深呼吸及体位改变时可加重。常伴恶心呕吐,不消化,腹胀,腹泻等症状。

清代名医陈士铎将其典型表现列了出来:左胁痛到手不敢按,左胁皮现红紫色,舌现青色,为肝痈。是一种肝郁热毒症。

肝郁热毒证还可表现于慢性肝炎、急性胆囊炎、血栓性静脉炎等病中。

比如慢性肝炎之肝郁热毒,热毒入血,耗血动血,可表现为肝区疼痛,牵及背部,舌质有紫气,苔薄腻,肝功长期不正常等。

比如血栓性静脉炎好发于胸静脉及骨骼静脉等,引起小腿或大腿肿胀,局部溃烂、发红肿胀、灼热多脓、有恶臭,甚则患肢剧烈疼痛,昼轻夜重,双手抱足,彻夜不眠,喜凉怕热,全身消瘦,寒热往来等毒血症症状。

化肝消毒汤,正是名医陈士铎所创,有疏肝止痛,清热消痈之功。可治肝脓疡、慢性肝炎、急性胆囊炎、静脉炎等肝郁热毒证。

组成:

白芍、当归,炒栀子,生甘草,金银花。

本方用白芍养血而柔肝疏肝,用当归补血活血而化瘀,二味均为肝所喜,被肝敞开怀抱纳入,滋养肝血,则肝血立刻生起,且可解肝血之燥与瘀。

又得甘草清热和中,桅子清三焦之火,除烦躁而益肝。金银花既清透疏表,又解血中热毒。合力如猛虎下山,快捷取效。

以药水煎成一碗饮用,一剂而痛轻,二剂而痛又轻,三剂而痛仿若消失。减少量后再服数剂,病便全好了。

能看出来,本方用量重,陈士铎却要求头三剂全服。这是因为火毒太盛,肝血大亏,若不这样大剂煎饮,就像只在病症上挠了一下痒,见不到效果。

这类似李可大医重用的附子。

也让我想到一个朋友的病症,她的胃溃疡用方,原本是十天的量,结果她三四天就将其服完,毕竟她受此病困扰已久,前几天取效不错,但过后她却不懂如陈士铎所言病好得差不多要减量,依然原量运用,结果就感到不舒服。直到问我,才发现内中玄机。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