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上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新用户0932m9rS 2021-11-11

课题: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知识与技能: 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条件;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本节内容中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实质,也是本节内容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在处理时,应注意探究实验的处理,由于没有条件完成实验,因此讲解时要逐步引导,让学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第二部分是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上的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结合课本 上的介绍能够说出即可。

经过前面的实验学习、探究,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学生愿意也渴望重复科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探索之路。他们有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础,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既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学到知识并发挥最大的自主性。

教学方法

情境问题教学法、讨论、直观演示教学法

教学用具

实验用具、希沃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生物的呼吸,燃料的燃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为什么我们没有感到缺氧呢?消耗的氧气是通过什么途径补充的呢?

图片展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补充,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科学家足迹来探究光合作用

【海尔蒙特实验】

是什么物质让柳树增重了?海尔蒙特对柳树苗的生长作出了怎样的解释?他是否忽略了其他因素,是什么?

阅读,思考并回答问题。并得出:绿色植物通过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普里斯特利实验】

有层次地提出一下问题:

图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图2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

图3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

图4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普里斯特利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和小鼠呼吸而变浑浊的空气。

(利用动画形象的表示出污浊是什么意思,学生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过程)

【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的思路,一定要按照对照试验的过程来描述

如何设计有二氧化碳和无二氧化碳的对照?(利用氢氧化钠的性质)

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探究实验的讲解要细一点,尤其是氢氧化钠溶液的性质。

光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明确:二氧化碳、水

【金鱼藻实验】

描述浸入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水中出现气泡

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 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卫生香复燃(提示氧气具有助燃作用)

得出结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

1、利用教材上124页的图片和科学家们得出的几轮,讲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结合希沃动画,行进行操作),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总结反应式及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板书和笔记)

3、学生讨论:光合作用的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应用】

出示问题:你知道光合作用在农业上 有哪些应用吗?

1、课件展示三种间距不同的植株及结果,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理解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运用

小组讨论,分析原因: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尤其是光照。

2、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产量?(施气肥、增长光照时间)

3、

总结和练习

希沃课件思维导图配合板书,进行知识点总结,建立知识框架。

作业

布置

学法

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积极参与是有效参与的基础。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索,知识与技能的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是一句空话。体验式探究是追求这一价值目标的重要手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