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7-2-5生物的变异》

 新用户0932m9rS 2021-11-11

课题:7-2-5生物的变异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在取样、测量、整理数据、画曲线图等方面得到训练,并使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高科技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本节课的内容是继“性状的遗传”之后关于生物变异的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比较适合运用探究式教法。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去动脑筋,教师尽量不去直接讲述知识,而是多用引导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自己来探究问题,寻找答案。

学生对变异的现象很熟悉,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可能浓厚;学生很爱进行探究实验,但部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不够;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可能会根据课本上的结论直接得出,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探究中的讨论题。对变异的原因地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探究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弄清楚。

教学方法

讨论讲解法、实验法

教学用具

教师:大小两个品种的花生、实验记录单

学生准备:圆规、直尺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想一想,议一议】多媒体出示金鱼和金鲫鱼的关系

思考:你能说出金鱼身体颜色变化的原因吗?

(身体内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引起变异)

问题引导,探究新知

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出示多组图片,引导学生注意到同种生物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体会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物的变异现象

2、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谁能举出一些例子

二、探究一: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有哪些?

1、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复习探究实验6大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2)提供大小不同2种花生果实,分好小组,要求学生自带圆规、直尺等测量工具,提供导学案

四名同学一组,2位测量员分别测量大花生和小花生,一位记录员,一位绘图员,6分钟时间分工合作进行实验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绘图的结果,计算2种花生果实长度平均值得大小

(3)出示“学生绘制的2种花生变异曲线图”及讨论题

分析说出2种变异的原因(遗传物质和环境差异引起)

2、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1)展示:双胞胎在不同环境中工作皮肤颜色不同的变异分析原因

 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    不可遗传的变异

(2)展示:双眼皮的父母生出一个单眼皮的后代分析原因

 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 遗传的变异

三、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1、高产奶牛

师:我们现在每月领的学生奶,就是纯牛奶,生产中养殖户总是希望奶牛多产奶,那高产奶牛是怎样培育出来的呢?(生看示意图,据提示总结)

教师引导总结:不同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这种奶牛含有控制高产奶量的遗传物质,经过繁殖,再从下一代中选择产奶量多的奶牛,最终可以得到高产奶牛。

数据:普通奶牛平均每天产奶量20公斤左右,高产奶牛每日产奶量可达45公斤

小结:这种育种方法,我们称人工选择

2、高产抗倒伏小麦

师: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方法跟我们教材中小麦杂交采用的方法一样。一起来看看高产抗倒伏小麦是怎样形成的。是将哪两种基因组合在一起的?

生:通过杂交,抗倒伏基因和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

小结:这种育种方法,我们称杂交育种

3、太空椒

(视屏展示太空椒的培育过程)

师引导:在太空条件下,引起基因改变,培育的新品种。

小结:这种育种方法,我们称基因突变

总结和练习

希沃课件思维导图配合板书,进行知识点总结,建立知识框架。

课堂检测:制作希沃白板课堂活动进行pk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一、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三、变异的原因及类型

          可遗传变异——遗传物质改变

          不可遗传变异——环境改变,但遗传物质不改变

       四、人类利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作业

布置

《学法大视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