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苦不堪言,中医辨治来帮忙

 文炳春秋 2021-11-11

痛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医学正传.卷四》云:“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又谓之白虎历节,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而以其名名之耳。”

《黄帝内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认为风邪、寒邪、湿邪为痛风的病因。

经现代医家不断探究,认为瘀血、浊毒、痰湿阻于血脉才是痛风的主要原因。瘀血、浊毒、痰湿内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阻滞血脉而发痛风。

现代人胡吃海喝,火锅、海鲜、啤酒等各种高嘌呤物质的摄入之后,久而久之,高尿酸血症,痛风便产生了。

手指、脚趾红、肿、热、痛,甚至还造成了关节变形,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西医虽然有降尿酸的药物,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很多患者仍深受其苦。

而中医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有很好的疗效。

在痛风急性期,红、肿、热、痛十分明显,应当攻逐邪气为主,当用四妙散加减。

方药如下:炒黄柏12 g, 苍术12 g, 生薏苡仁20 g, 川牛膝15 g, 知母12 g, 青风藤30 g, 祖师麻10 g, 车前子15 g, 络石藤30 g, 细辛3 g, 淡附片6 g, 生甘草6

间歇期痛风以脾虚湿浊内阻为其主要病机, “湿、痰、浊、瘀”作为主要病理产物则贯穿疾病的始终。

治疗以泄浊排尿酸为主, 配合补肾健脾药物以扶正, 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方用祛浊通痹方加减。该方由土茯苓60 g, 川萆薢30 g, 玉米须30 g, 炒薏苡仁18 g, 豨莶草15 g, 山慈菇18 g

上二方药物剂量应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而方子里的山慈菇、车前子、土茯苓、薏苡仁、萆薢都具有排泄尿酸,祛风除湿的作用,对痛风具有很好的治疗意义。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不吃高嘌呤的食物,大家自觉哦,中医强调防患于未然。

如果本方对您有用的话,就帮助转发和关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