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不安,这本书全都懂

 朝华读书 2021-11-12


 朝华读书 加上星标,以后找朝华就方便啦!

  

一天一本书,让你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与最聪明的人共同进化!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书是把不安当作朋友:如何直面我们内心的冲突

本书作者冈田尊司,是日本知名心理专家、精神科医生、作家。在几十年的临床治疗和调查研究中,为无数年轻人解决了情绪问题和精神危机。

这本书从各种各样的人生中总结经验,用地道的心理学解读不安的精神状态背后的心理成因,教你如何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修复自我,找到与他人、外界相处的勇气,以及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对于很多人来说,活着似乎尽是麻烦事:与他人见面、让自己努力、被期待、变得勤快、去学校、做决定、走上社会、恋爱、成家养育孩子、依赖别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觉得麻烦。

你有这样怕麻烦吗?甚至有的人觉得活着也是麻烦的,但是也没有严重到走投无路想要去死的地步,所以就只是维持着一种“好死不如赖活着”的生活方式。

你是这样的人吗?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正变得越来越多了。那么“感觉麻烦”的本质是什么呢?在作者与大量这类人接触后发现显在的有三个因素:

其一,这类人渴望成为一个完美理想化的人,或者是过上一种轰轰烈烈的人生,一旦现实中呈现出的是一种不完美的自己或者平凡的人生,就容易产生“活着没有价值”的想法。基于这种追求完美的想法,感觉自己也必须是足够特别的人才行,这种被称为“自恋型”。

其二,就是对于生存以及自己的存在这件事,没有找到任何的意义和价值,往往会陷入虚无或绝望之中。否定自己,觉得所有人都不会爱自己,甚至会做出一些自残的行为,这种被称为“边缘型”

“自恋型”与“边缘型”都属于非常现代的问题,但还有一种情况也是在迅速增加的。那就是“想要从生活的痛苦与麻烦中逃离”的心理,更直白地说就是,这种“感觉麻烦”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那么与这种状态关联最深的,应该还是“回避型”的问题。

本书讨论的中心也正是由这种“回避型”问题所导致的“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整体特征有以下六个:

一、对他人批评或拒绝敏感

在人际关系中很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对“被拒绝”“被否定”表现出过度的敏感。

二、恐于建立亲密关系

内心渴望亲密关系,却由于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不轻易表露内心,让人难以接近。

三、过分在意他人目光及评价

人际交往或接触会带来疲惫的感觉。

四、自己不可能被他人喜欢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没有自信,甚至反感与人交往。

五、较低的自我评价,觉得自己是毫无长处的人

会将自己看低,过于关注自身缺点,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缺乏魅力的、不完美的人。

六、对实现新目标或新挑战,抱以消极态度

由于心里的负面因素,紧张不安,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发挥全力。

当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回想当年的自己,好像每一条都符合,回首往事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好在我一点点的走了出来。

所以,遇到任何事情一定不要放弃自己,放弃希望。即便困难重重,带着希望的生活依然值得我们为之付出努力。那么我们要如何进行改变呢?

我们一定要相信“回避型人格”是可以被克服的。

“回避型”的人恢复正常状态以后,常常会表现出判若两人的变化。他们会特别珍视眼下的时间。

因为这是自己的生,所以必须将时间用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为了自己而活。当他们有了这种想法,才会意识到那种一直压在他们身上的“麻烦的感觉”,已经全部消失不见了。

学会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由自己来做决定,迈出第一小步是最重要的,只要做出第一步,都可以让人生发生变化。

在自己舒适或擅长的领域中不断锻炼,找到自己的安全岛,提升自信心,抗压能力也会随着增强。书中举了几个作家的例子,都是借由写作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最终展现出很多的才华和个人魅力。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有兴趣探索的事情是最重要的关键。

最近在我们【朝华读书】共读成长营里,好多伙伴说,以前从未在任何一个社群里有如此活跃过,以往都是处于潜水或者默默无闻的状态,而现在他们都开始展示真实的自己了,因为我们给大家营造了一个很真实放松的环境。

永远要相信:我们永远有机会改变自己的现状,也有能力成为更棒的自己!

好啦,今天的读书推荐就到这里啦。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