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一直都是大自然的一个历史规律,在长大成人之后,“生离死别”似乎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生活中很常见的事情,很可能老家年初还健壮的老人在年末回家的时候就已经变为了一抔黄土,而很多人在离世之前也是会对自己的资产做一个分割,立上一份遗嘱。 其实在上一辈去世后,下一辈对于其资产的纠纷就一直存在,上至几千年前帝王家争夺皇位而兄弟自相残杀,下至村镇家庭为了一笔小钱而老死不相往来,很多的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也是会选择在到达一定年龄之后会选择立下一份遗嘱,到目前为止,我国遗嘱库登记保存的遗嘱已经有近20万份,这也表明立有遗嘱的家庭大约有20万户,可能很多人也会觉得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20万也只是一个小数目,但是相比于之前也已经有一定的提升了。 点击加载图片 另外大部分家庭不用设立遗嘱,也是因为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当下的很多80、90后都是独生子女,压根就没有以后那种父母去世后之后财产纠纷的问题,不管父母留有多少的资产,都会是你一个人的,哪里还会有财产纠纷的问题呢, 而那些需要立遗嘱的家庭则就都是家里资产较多或者手里有管着公司的,而在国内普通家庭中,立遗嘱这个事情其实还是相对较为少见。 点击加载图片 我国今年正式实行的《民法典》中就对遗产的继承做出了相关规定,其中就有四项父母的财产是子女无法继承的,不管你是不是独生子女都无法继承。第一种就是父母自身所拥有的一些个人权力,这其中最为权威的就是以著作权为主的知识产权了,像是父母一方的职业是作家,那么在其去世之后,子女是不能继承著作权的,虽然对于版权创造的收入可以由子女继承,但是版权相关权益则会进入一个保护期,在作家去世五十年之后,该作品就不再享有私人的版权,属于公共版权,他人可进行无偿引用。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二种就是共有财产了,这也不是说对于这份财产其子女无法继承,而只是共有财产子女无法全部继承,只能继承其中父母占据的一部分,就比如说父母和他人合伙做生意开了一个店铺,在自己父母未立遗嘱去世之后,这个店铺当中也是有部分资产是属于其子女的,不能够说去世了就由另一方全部占有。 点击加载图片 第三种则是保险金,这个金额不能有子女直接继承,一般购买保险是需要选择受益人的,因此父母购买保险所生成的保险金不算是其留下的遗产,只有指定的受益人放弃这笔资产或者受益人先于投保人趋势,那么这笔资产才会有可能被子女所得到。最后一个则是赔偿金和抚恤金一类的资产,这类资产是给予家属近亲的补偿,不是仅仅由子女所得,像是配偶、父母以及侄子侄女都是有机会分到一部分钱财的。 点击加载图片 另外《民法典》还对遗嘱的相关制度做出了几种改变,首先在立遗嘱时必须要有额外的权威见证人,以免出现那种被迫立了遗嘱的情况;第二就是以往的遗嘱都是白纸黑字还需要进行公证才能生效,而为了方便那些行动不便的那些老人,则新增了视频形式或者电子档打印的形式,同时这个视频录像的形式也是需要有见证人在才能够生效。 点击加载图片 第三就是在遗嘱条例里新增了一个宽恕制度,就比如子女因犯错而丧失继承权的,在后续的生活中改正并负责老人的养老生活的,在得到老人的宽恕之后,则继承权可以恢复,仍旧可以继承老一辈的遗产;另外就是还有一个遗嘱“最新”的原则,像是很多人可能会立很多份遗嘱,而不管这些遗嘱是不是都是去公证过,最新的规定都是按照离去世时间最近的一份遗嘱来进行财产的分配。 总结 一直以来,在老人去世之后有财产纠葛的家庭,不仅对自身和家庭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以外,在纠纷的同时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继承法以及遗嘱相关制度的完善也是能够进一步的保证死者的意愿能够得到准确实施,同时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财产纠纷的情况出现,而各位居民在工作生活之余也可以多了解了解继承法以及遗嘱相关法律法规,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守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