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长与师参谋长到底谁的权力更大?“军不能令军”是何意思?

 傻傻gumi 2021-11-12

毛主席曾说,“兵民是胜利之本。”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军队都是展现国家实力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要想促进军队实力不断提升,就必须为其设置最严格的管制标准。

也正因此,军人可以说是等级划分最为森严的职业之一,俗话说“军令如山”,面对上级领导发布的命令,下级将领必须保证圆满完成,不然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在军队中,师长与师参谋长看似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位,那么,到底这两个职务谁的权力更大呢?“掌军而不能令军”又是怎样的含义呢?

图片

参谋长的起源

相较于参谋长,众人往往对师长了解更多。师长是一个部队中的最高职务之一,作为师长,能够执掌整个部队,对整个部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作为军队中的参谋长,又有怎样的职权呢?为何能够与师长的权力进行比较呢?

这一问题还要追溯到参谋长的起源来分析。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参谋制度的国家。在德国,师参谋长部被称之为“普鲁士军队19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起初,德国将其视为“军队智囊团”,试图通过师参谋长部来削弱战争部长的职权。

图片

对此,1866年,德国皇帝还特地公开颁布了命令,宣告总参部长和战争部长之间的职权大小一致,若爆发战争,军队参谋长所发布的命令与战争部长发布的命令具备相同的效力。

这样看来,最开始德国皇帝不仅给予了师参谋长军事顾问的权利,实质上还让其担任了战争指挥者一职。

不久后,德国皇帝再一次给予了师参谋长更高的权力,即允许其直接面见德国皇帝。

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参谋长部直接由德国皇帝管辖,不仅将军队指挥官的权力大大削弱了,更重要的是,从此德国皇帝可以通过师参谋长了解到军队发展情况,大大提升了对军队的掌控力度。

图片

在这一时期,可以说军队的师参谋长与师长是处于平级的状态,甚至因为师参谋长直接受德国皇帝管辖,独立于军队之外,就凭这点,可以说师参谋长的职权略高于师长。

然而,这一情况并没有延续很久,很快德国便发现了这一政策的不妥之处,沿革参谋体系的职权也开始不断被削弱。但是,师参谋长这一职位的设置却给其他国家也起到了很好的参考作用。

清朝晚期,洋务运动兴起,一时间,全国范围内的北洋新军大规模编练,国内军队的编组体制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军队指挥系统太过庞大,若是依然沿用原先的军队等级显然是不够用的。

图片

对此,1906年9月,清政府下令将兵部改为陆军部,并将原先的练兵处、太仆寺都并入陆军部中。不仅如此,清政府还单独设立了军谘府,原先的练兵处军令司就被并入军谘府中。在那时,军谘府便是清政府军队中的最高参谋机关。

清朝军谘府设立之初,曾有官员在朝堂上公开表示,清政府应该仿照唐朝、宋朝的军事体制以及如今德国的军事体制,不能将军队的管理权全权下放出去,必须掌握在朝廷手中。此外,军谘府的大臣也应该由皇室宗亲来担任。

图片

不仅如此,章程中还明确指出了军谘府的职责内容,例如统辖海陆军各参谋官、搜集情报、测绘地图等,且军谘府还拥有调动军队的权利。

由此可见,清政府起初设置的军谘府不仅充当了军队幕僚的角色,还拥有着令军的能力。

直至1990年,军谘府正式从陆军部独立出来,成为了独立的机构组织,也就是我国军队师参谋长部的最初形态。此时,军谘府章程直接表明,清政府所有的军事计划,必须由军谘府事先拟定,随后递交至朝廷,待朝廷批准通过后,再下派给陆海军大臣予以执行。

图片

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政府充分效仿了德国,将“师参谋长部”直接划分在清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以便皇帝能够直接调用国内兵力。这也表明,在清政府统治时期,师参谋长的权力可以说是远高于师长的。

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作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再次将清政府设置的军谘府正式改名为军事参谋部,这也表明,中国军队的参谋体系正式成立。

相较于清朝的军谘府,民国时期的军事参谋部仅仅是从效力于皇帝转为效力于临时大总统袁世凯。

图片

然而,虽然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中华民国已然建立,但清廷的北洋旧军阀势力依旧庞大,即便在军队内部设置了效忠于民国政府的师参谋长部,但各个地方军队还是各自为政。一时间,参谋部长一职恍若虚设。

因此,在这一时期,师长与师参谋长的职权大小直接出现了扭转。师参谋长不仅不再具备至高无上的权力,反倒是掌军与令军职权都掌握在了师长的手中。参谋长形同虚设。

而到了现代,则流行起这样一句话,“聪明懒散的人可以担任司令,聪明勤快的人才能够当参谋长。”这便说明,作为一个军队的司令,往往只需要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作战思想;而参谋长不仅需要具备制定作战思想的能力,还要能够将其付诸实践。

图片

如今,参谋长可以说是军队首长关于作战指挥以及军队建设的主要协助者以及实施者,师参谋长的工作职责便是收集战争信息、分析战场形势、为军队主管出谋划策,等到军事主管同意之后,再去负责具体的实施。

由此可见,对于如今来说,师参谋长可以说是军队师长的得力助手,那么他的职权必然是略低于师长的。

图片

掌军而不令军

不难发现,在不同时期,师长与师参谋长的地位也是不一致的,若是直接将两者进行对比,得到的必然是不唯一的结果。但是,纵观历史,总体来说,师长的职权都胜于师参谋长。

也正是因为师长的权力过高,若是不采取手段削弱掉师长的部分权力,极有可能产生非常不利的后果。

对于一个军队来说,师长拥有着整个军队的掌军之权,了解军队内发生的一切事务。若此时,没有师参谋长的存在,那么师长也将拥有令军之权。这种情况下,这样一支军队就只会听任师长的指挥,一旦这个师长存在异心,那么必将出现大问题。

或许正是因为统治者了解到了“掌军而不能令军”这一理念,才由此设立了师参谋长这一职务,其目的也就是想要将师长的令军之权分离出来。从这一角度分析,也可以发现,师参谋长在一个军队中同样也担任了“监军”的职务。

图片

例如,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的恣意扩大侵略,秘密组织了军事大本营作为最高统帅部,指挥全国陆海空军。

并在大元帅之下,设置了参谋总长、副参谋总长各一人,其中,蒋介石本人担任陆海空军大元帅,程潜、白崇禧等人担任总副参谋长。

南京失守之后,国民党政府又一次颁布了《修正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明确规定,军事委员会为全国作战的最高机构,隶属于国民政府。其中,军事委员会旗下又包含军政部、军令部以及军训部等机构,军令部便是当时的“参谋部”。

图片

军令部成立之后,蒋介石特命徐永昌担任部长。要知道,蒋介石此人生性多疑,尽管是面对一直追随他的白崇禧,蒋介石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放心,不愿将军权委于他。

然而,因为徐永昌军事才干突出,性格又于蒋介石互补,加之他不管人前人后对蒋介石都非常尊重,一直竭尽全力为蒋介石出谋划策,因而在那个时候,徐永昌可以说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人之一。

蒋介石将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徐永昌,也正是为了通过他来更好地控制整个军队。

图片

可以说,整个抗战时期,蒋介石与徐永昌的关系都非常的密切。徐永昌参与机要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作为蒋介石决策的参考。而每每发布作战命令时,蒋介石也需要结合徐永昌及其部下提供的资料,再经由自己的分析,才会制定出作战方案。

其实,蒋介石这一做法同样和古代皇帝设置监军的目的一致。作为军队最高统帅,蒋介石自然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管到所有的军队,也不是每一场战役都能够亲自上场作战。

而此时,他便可以通过军令部,了解到军队的实际情况,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令军”之权,避免出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况。

由此可见,不管是哪一个时期,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军队往往都会设置参谋一职,其目的都是为了在军队中设置一个独立的职位,直接受命于统治者,便于统治者掌握国家军队中的一举一动,令师长“掌军而不能令军”,以此避免出现政权割据,巩固自己的统治。

图片

结语:

纵观历史,师长与师参谋长之间的职权大小一项变幻莫测,但是,其权力大小的设置其实都取决于统治者的想法。然而,若是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在如今和平、民主的年代,自然是师长的职权略高于师参谋长的。

不仅如此,不管是哪一个时代,“掌军而不能令军”的思想一直都深受统治者的重视,如何分离军队的“掌军”之权与“令军”之权,都是任何一个时代的不懈追求。

即便到了现代,为了防止军队出现“独裁垄断”现象,国家也单独设立了政委,来分离军队统帅的“令军”之权。

从国家层面来分析,不管是设立哪一个部门、职位,不管是将掌军之权与令军之权交付到谁的手中,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提升国家的军队实力,增强军队的服从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