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价值投资中是否包括择时?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价值投资中是否包括择时?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趣...

 耐心是金 2021-11-12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价值投资中是否包括择时?我觉得这个问题挺有趣的,值得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这位朋友的出发点是这样的:价值投资的定义,是首先判断出一个股票的内在价值。当市场价格明显低于内在价值时(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投资者选择买入。等到市场价格明显高出内在价值时,再选择卖出。基于这个定义,投资者的决策中,包含了什么时候买,和什么时候卖,这部分决定属于择时。

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呢?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我们先要把“择时”,以及“择股”的定义讲清楚。

通俗来讲,“择时”要回答的是“买不买”的问题,而“择股”则回答“买什么”的问题。

假设一位投资者手上有100块可投资资金。他的投资决策,可以分为两步:

第一步:花多少钱买股票?是0块(空仓),50块(半仓),还是100块(满仓)?不管投资者选哪一种,都是一种择时决定。在学术上,我们也把择时称为“资产配置”,意思是一样的。在这里,为了简化分析,我假设不买股票的选择就是现金存银行。

第二步:在决定了用多少钱买股票后,投资者需要决定买哪只股票。他可以选择买茅台,工行,或者某个指数ETF。这是一个“择股”的决定。

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做的任何股票买卖的决策,其实都可以被分解为两道程序:择时 + 择股。

现在我们回到本文一开始提的问题:价值投资中有没有择时的成分?答案是取决于你的仓位管理。

第一种情况:投资者拥有100块可投资资金,并且在一开始规定,始终保持90%的高仓位。当他看到某只股票符合价值投资的标准,可以入手时,他需要先卖掉一只或者几只其他股票,创造出现金去购买自己觉得更加便宜的股票。在这个过程中,投资者的仓位始终保持在一开始设定的90%的水平(注:这里的90%只是一个例子,每个人的设定可以不同)。那么在这个例子中,投资者只是在择股,并没有择时。事实上,国外的绝大部分公募基金,都是这么操作的。基金经理向基民提供的是他的“择股”能力,而非“择时”能力。

第二种情况:投资者拥有100块可投资资金,并且在一开始规定,他的仓位处于一个范围区间,比如60%到90%之间。当他看多股市时,可以增仓到90%左右。而当他看空时,则可以减仓到60%左右。没有买入股票的部分,还是作为现金存在银行里。那么在这个例子中,投资者每时每刻都在做两个决策:择时以决定仓位,以及择股来选择需要购买/持有的股票。国内的大部分混合型和股票型公募基金,都可以归入这种情况。

和择股相比,投资者很难通过择时来提高收益,在国内外都是相通的。比如邱国鹭在《投资中最简单的事》一书中提到,国外的公募基金绝大多数不选时,契约上就要求95%以上的仓位,原因是:过去100多年的历史表明,国外选时的基金的长期业绩不如不选时的基金,就是因为大多数选时的人往往出现高点高仓位,低点低仓位的情况。

我们再来看看国内的情况。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公募基金研究报告》中的回归结果显示,近五年(2015~2019年)有26%的基金经理具有选股能力,且源于其自身的投资能力,没有基金经理具有真正的择时能力。

比较著名的价值投资者,一般都是反对择时,或者否认自己择时的。

举例来说,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写道:“我从来不择时。价值投资者,不知道市场价格什么时候会涨、或者跌。”价值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算清楚公司的内在价值,在有足够安全边际的前提下购入股票,然后耐心等待。

格雷厄姆的另一位学生,Charles Brandes(福布斯400强Brandes的创始人),在他的著作Value Investing Today中也反复强调:价值投资者不可能知道股票价格何时开始上涨。因此价值投资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价格和内在价值有足够的差距时低价买入,然后等待有一天市场价格能够回归/超过内在价值

巴菲特也多次表态投资者应该放弃择时。比如在伯克希尔哈撒为股东信中,巴菲特指出他希望自己的家族信托基金买入90%的标普500指数基金和10%的美国债券,然后长期持有。这就是典型的不择时,不择股,近乎百分百的被动投资。

然而我们也需要指出,巴菲特虽然劝别人不要择时,他本人的操作却确实带有很大的择时成分。举例来说,2020年5月初,伯克希尔哈撒维账上大概有1370亿美元的现金。从2005年到2020年,伯克希尔哈撒维账上的现金逐年增加,从400亿美元左右逐渐涨到超过1300亿美元。持有现金不买股票,就好比上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本身就是一种择时的决定,反映了基金经理,即巴菲特对于市场总体情况的判断。

当然,我们也不要忘记,你大爷就是你大爷。作为全世界价值投资阵营的教父,巴菲特已经不需要再证明自己,他可以任性的择时,不代表你我也能通过择时来提高自己的回报。拿自己和巴菲特比,觉得巴菲特能这样,我也能这样的逻辑,本身就是狂妄自大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用这个逻辑来分析一下:定投算不算择时?在这里我帮大家捋一捋。我假设投资者定投某只股票基金。

第一种情况,投资者有100块可投资资金。他决定通过定投,每个月投10块,分10个月买入基金,然后从第11个月开始满仓持有。这种定投方法,其实可以被称为“分批买入”。从仓位上来说,这种定投方法相当于在前10个月半仓操作,然后从第11个月开始满仓。投资者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一个“被动择时”的决定,那就是前10个月不看好股市,因此半仓,而从第11个月开始看好股市,因此满仓。(注:这里的100块,10个月都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而举得例子而已,用不同的数字不影响分析的逻辑。)

第二种情况,投资者每个月只能从工资中省出10块钱去定投。他决定定投2年。这种情况,相当于2年中完全满仓操作,然后在2年后开始慢慢降低仓位。这是因为,在一开始定投的2年,他把所有的可投资资金都买入股票基金了。当然,他的可投资资金是在慢慢增加的,也就是之前说的每个月增加10块钱。但是只要有增加,就马上通过基金投入股市,因此可以算是每时每刻都满仓。2年后定投结束,他不再追加,同时假设他的可投资资金继续增长(到时候可能涨工资了,结余更多),那么事实上他的可投资资金中的股票仓位会慢慢降低。投资者可能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种情况也是一种择时决策,即在定投的2年内极度看好股市,所以满仓,并且在2年后不那么继续看好股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两种定投情况,其实都带有择时的成分。

其实还有第三种情况,一般被称为“定投止盈”,那就是一开始定投X月,然后当市场上涨,定投获利时,卖出套现(因此称为止盈)。这种操作,从头到尾都是在择时。当然,这里还没有说到万一定投了没有盈利,是否止损,怎么止损等。其核心概括起来就是“没有计划,临场发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择时”在主动投资中无处不在。选择通过择时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投资回报,本无可厚非,但关键是:第一要明白自己在做什么,第二是认识到择时的难度。聪明的投资者,会先把这两个问题想清楚,再选择自己擅长的择时,择股或者两相结合,提高自己的长期回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