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世德“诗书双壁”

 文史艺苑 2021-11-12

万世德“诗书双壁”

——第五章  文学艺术彰显才名

文/卢银柱

一、书法艺术成名家

在古代,应举学子十分注重书法艺术。万世德自幼研习书法,除保证最基础的楷书秀丽端庄外,还对隶书、行书、草书、篆书皆有揣摩,最终成为这五种字体皆过得硬的书法家。

万岩对子世德学书法,从小教导紧抓不舍,五岁始,就叫他从具有筋骨气象的唐代名家柳公权字体学起。因为柳体书法的特点是潇洒清瘦,笔画细劲,棱角峻厉,卓然而有骨气。父亲讲道:“古人曾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按学习规律坚持临贴不辍,加之自己揣摩体悟,在古人基础上创新,必然学有所成,然后自成一体。”万世德领教,默默记下了父亲的谆谆教导。

由于家乡地处边塞战区,纸张缺乏,万岩自制了一个沙盘,请铁匠打了一支细铁笔,叫万世德手握硬笔练习字体。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将沙盘改大,沙子加深。通过用沙盘的大小,沙子的深度,铁笔的重量,使练书法时的世德增强臂力和腕力。后来,每隔十天时间,万岩就叫世德往纸张上写一首古诗,这样日积月累,万世德不仅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而且书法技艺也大有长进。万世德持之以恒,不骄不躁,用心钻研 ,在完成所学儒家经典功课的同时,坚持不懈,每日练习,又兼用正楷字体写文章,练就了一手秀丽的书法字体硬功夫。

到了十岁时,万世德所书的柳体书法字,就在偏关小有名气。后来他帮助偏头关守御千户所公署誊写公文,撰写简单的告示、军情总结,端庄秀丽的正楷字体,吸引了官员与众多乡亲的观赏。

至后来,万世德学习的书法已经不满足于柳体字,开始涉猎更广泛的书法领域,先学习王羲之字体有了新的体会和收获后,遍阅当时被称颂的几位名家书法字体。再学颜真卿字体,融汇自己的新意,部分笔画紧密穿插,使宽绰处特别开阔,虽用笔出自颜真卿,而与颜体的浑厚宽博不同,特别显得英气逼人。故万世德起初在父亲手把手的教育下练起,至后来到自己放开手脚练习,成为一家风格。到了成年后,万世德所书的真草隶篆四种字体,均有长进,自成一体。他的书法字体匀衡瘦硬,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写出了精气神,书出了灵魂,代表了自己“傲骨崚嶒”的风劲,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后世所发现万世德的第一件书法艺术作品,即万历十二年(1584)为“北宋黄庭坚小行楷《自书诗卷》”题:

黄山谷书法,为后世所宗,鲜得真笔。此卷墨色滑腻,结构圆转,势如飞动。黄诚善书,恐此帖亦甚得意,不与寻常等,当为文房第一珍异。云中万世德伯修甫读。

万历二十四年,万世德再次为黄庭坚书法题字:

世有精物,文翰为上,余观黄山谷真笔,再逾年春日谒中丞幕府,再出览之,益见光采,文翰之精,得造物之最上乘者,德夫。万历丙申春九日同孙观察方镇识,世德。

黄庭坚作品收入《中国历代法书名迹全集·卷二》,即日本中勇次郎编《黄庭坚·名迹集》,此作卷后有明郭惧阶、万世德,清刘墉等人题跋,皆信为山谷原作,刘墉甚至盛称其“格韵高绝”,赞叹不已。这是黄庭坚所作颇为著名的一件书法作品。

万世德书法题字工整端庄,隽丽美观,更显书艺大家之气质。

后万历二十六年(1598 )五月三日,天津海防巡抚万世德游登州所作《蓬莱阁观海市》七律四首,以刚劲有力的草书书于平整的石面上,经艺人镌刻而成。其所有草体字,走势暗接,状似连珠,奔放不羁,但又独立成为有特色的连绵个字,草体中又显正楷、行书之中的风骨之气。活泼飞舞中显示刚骨气象,刚劲中舒展洒脱。万世德之诗文与书法艺术俱佳,流芳千古,至今仍嵌于山东蓬莱市西北之丹崖山上蓬莱阁东厢东墙上,供游人观赏。

万历三十年(1602)四月一日,在万世德任职的蓟辽总督衙门--北京密云县城,其东门所立碑《建东岳庙碑记》,为顺天府尹、麻城李长庚撰文,总督万世德正书,原总督邢玠篆额。万世德的楷书杰作,为世间留下了艺术珍品。该碑身高191厘米,宽87厘米;额高43厘米,宽30厘米。

又万历三十年(1602),前蓟辽总督、时任南京兵部尚书邢玠,请同年、时任蓟辽总督万世德为母墓志铭书丹。万世德竭尽全力,大显书法艺术功力,为邢母书写了墓志铭,楷书字体方正圆润,自成风格。全篇2700余字,事迹感人,字迹端庄秀丽,俊逸漂亮,为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此碑与万世德手书字迹拓片,现存于山东青州博物馆。

二、雕版刻书显技艺

万世德不仅治政是一把能手,而且是一位著作丰富的作家,更使人意想不到的是他还擅于刀笔刻书。据中国目录版本学家、敦煌学家、图书馆学家,河北高阳人王重民先生所著《中国善本书提要》载,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皇明疏议辑略·三十七卷》,扉页书名下题写:“吏部尚书、前大名府知府仁和张瀚纂辑,大名府知府永嘉王叔杲、推官吴兴顾尔行重校,元城县知县东郡王汝训、云中万世德重刊。”实则,万世德是于万历三年(1575)接任山东聊城人王汝训知县的,同时接替王汝训继续雕版刻制《皇明疏议辑略》,最后完成三十七卷。

版本学家王重民尝考《大名府志》知府、推官、知县任:“王叔杲隆庆四年任(知府),万历元年去职;顾尔行万历二年任(推官);王汝训隆庆五年任(知县),万世德万历三年(接)任。则剞劂之役,盖始于隆庆四、五年,而竟工于万历三、四年,下书口记刻工姓名。”剞劂,指印书刻版的刀具与雕刻木版。此工役完成人在书的扉页有记载,表明万世德参与刻书工程。

雕版印刷术是唐代的重要发明,是在纹质细密的枣木梨木等版料上雕刻图文,再进行印刷的技术。首先要将写在薄纸上的字反贴在木板上,待纸干燥后显示字和线条。雕刻者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突出在板上,故“梨枣”又为古人印书的代称。后来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要制作好雕版,不仅需要高超的书法技艺,更需要一手过硬的雕刻技术。

说到万世德,一介文人学士、县令官员,为什么会刻一手好字?这绝不是偶然的。关键得益于万世德从小练就一手过硬的书法字体,以及少年时候练就的刻字本领。已经讲过,明代的偏关,地处边陲,文献稀缺,一旦借到戍边文官的一部经书史籍,就得赶紧抢救下来。一则靠昼夜不息的抄写,一则制作雕版。为使同族子弟以及乡里的孩子能够学习,万世德父亲万岩一片慈悲济世的心肠,他有一手好书法字体与过硬的雕版技术,准备雕刻好版面后,出资到省城印刷成册。但光靠自己老眼昏花是刻不了多少字的,于是他就教世德学习刻字,这样既能使所学经书记得牢,又能利益别人。万世德在父亲的指导下,练习刻版,每天抽时间坐在书桌前,身体稍微前倾,半握拳的右手紧握刻刀,左手四指并拢按住版面,大拇指推行。父亲教导,刻字要按照古人“横平竖直,点点如桃,撇撇如刀,钩如皂刺,捺如锹”的招式运作,尽量不要刻成“呆字”。万世德从小练就书法的腕力臂力,加之练就武功的耐力,且领悟力强,至后成为熟练工,刻出了一手漂亮的正楷字体。

万世德刚到元城知县任上,接替原知县王汝训雕刻《皇明疏议辑略》三十七卷木版,工程量大,任务繁重,他们每天凌晨起床雕刻,到达正点上班理事,晚上在油灯下雕刻直至深夜,眼睛模糊干涩了才睡觉。他们雕刻极为严格,不能有丝毫差错,仿照原有的古籍刻为宋体字,在雕版字体中显示出遒劲的笔法和刀法。宋代的雕版印刷术已经很成熟,字体以楷书为主,有着鲜明的书卷气息与工具特征,哪怕是一个点,也有站点、睡点、桃子点之分,不可以马虎大意。当时万世德如有公事时一天只能刻出四五十个字,摊进早起晚睡的超整天时间也最多刻出100多个字。

 万世德接续王汝训刻书,就是仿照宋代古籍刻本字体为原型雕刻的。他雕刻的字体形态略为狭长,秀美清丽,挺拔骨立,富于变化,笔势猷劲,笔锋鲜明灵动,笔画刚健有力,结体参差错落,穿插避让,顾盼呼应,好似信手拈来,在不经意之中雕刻出技艺美与古典美。

古代学者获取知识的难度真是不可思议的。雕版印刷,学者先将书籍内容不惜辛苦地仔细抄录,又经数遍的校对,才施行雕版。由于工程繁巨,费时费力,国家刻印一部书甚至比现代修一座豪华的大楼也艰巨费难,因印量受限,且又成本高,故书籍价位相当昂贵。除国家馆藏外,只有少数官宦、富贵人家才有少量的藏书。穷家子弟能阅到书相当困难,借到书就更难,根本不像现代人一样有时对书不屑一顾。所以当时官府考虑集中刻印一些典籍来供给学子学习,这就是官方刻本。为了保存典籍,又要为国家节省昂贵的印刷成本,像王汝训、万世德这样的官员才含辛茹苦地刻书。少数进学的穷家子弟一旦借到书,不惜耗时费力,不分昼夜地用蝇头小楷全部誊抄,由于全神贯注,结果学的精熟扎实。正是这种情况,成就了较多穷家的优秀学子功成名就。不像当今一样,印刷术发达,得书容易的人们反而不愿意花费力气读书了。

万历四年(1575),由江西临川桂天祥批点、山西偏关万世德校正的明高棅所辑《批点唐诗正声·二十二卷》印行,封面题目下为“明高棅辑、临川桂天祥批点、后学万世德校正”。每页十行,每行二十字,白口单边,校勘严密,刻工精湛,为万世德刻版。万公不仅著书、校勘书籍,其雕版刻书也日见丰富。

万世德所刻书籍,有书目记载。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载:万历二十二年(1594)刻本、明张重华撰《南北游草续一卷》,上海图书馆独家收藏;万历刻本《北畿贺文宗批点论学指南二卷》,国家图书馆收藏;万历刻本《北畿贺文宗批点策学指南四卷》,宁夏图书馆收藏;万历刻本《批点唐诗正声二十二卷》,国内六家图书馆收藏;万历二十二年万世德著《湟中牍七卷·附家食稿一卷》,石家庄图书馆收藏。以上书籍大部分是万世德单人刻出。

从万历三、四年间刻版《皇明疏议辑略》,到万历二十二年所出版的《湟中牍》等,万氏的刻书事业持续了近二十年。尤其是《湟中牍七卷·附家食稿一卷》共八卷的刻本,极为罕见,原题“云中万世德伯修父著,燕山门人张绍魁校正”,仅为石家庄市图书馆独家收藏。“是书板框20.1×14.1厘米,四周双边,白口,单鱼尾,九行十八字,开本25.7×16.8厘米。”此书,万世德不仅亲笔著述,还亲自刻版,实属难能可贵。

据2008年7月17日《西安日报》载:

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的三册古籍文献,近日入选我国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为明万历桂天祥批点、万世德校正的《批点唐诗正声》一函四册二十二卷竖排版刻本。明代唐诗评论家、曾任顺天知府的桂天祥对该书做了详尽的批点。每页书上,他用朱蓝黑三色分别批注,分为符号和文字两种形式。批注内容有段落停顿标记、字韵校正符号、读书心得文字等,以及《怀仁集王圣教序》的北宋拓本和南宋拓本。

这一短讯说明了万世德对重点书籍的校正与刻版。万公治理政务非凡,文学才华杰出,著作丰富,而且擅长书法艺术、音乐乐器、刀工木刻,雕版艺术尤为精美,字体端庄俊逸,多为稀见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

三、同登大伾赋诗章

大伾山,又名黎山,位于河南浚县城东南,属太行山余脉,山势高耸,柏翠松苍,秀丽幽静,佛寺、道观、儒院遍布大山。

万历六年(1573)这一年,万世德32岁。适逢春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一天早上,春风拂面,万世德心情极佳,他从元城县治上相约同城而治的大名府推官顾尓行,踏春远行,准备到名胜大伾山一游。

二人乘马南行百里余,到达河南内黄县,抵达县治衙门。与万世德同为山西老乡的知县孙继先欣喜万分,他乡遇故知,本是人生一大幸事,孙继先自然少不了盛情款待。在席间觥筹交错中,万世德向孙说明来意,要他一同去名胜地大伾山访古览胜,赏山河壮丽春光,像古人一样观景论诗,赞图抒情。孙继先当即赞赏,决定一同前往。用过午饭休息一阵后,孙继先亦找来一匹马,然后三人乘马并行,向西南120里的浚县大伾山方向进发。

在古代,官员治政之余,有充裕的时间游山玩水,相约友好的文人墨客吟诗作赋,或者进行一番棋琴书画的演娱,此业余生活为其一大乐事。在当时的自然环境中,他们的工作节奏是极其舒缓的,更没有“文山会海”的干扰,这样给官员腾出大量空闲时间读书学习,谈古论今,编修地方志,施行书法、绘画、弹琴、考古、旅游等项活动。官员们在游山玩水、吟诗唱和、把酒言欢当中寻找乐趣,增长见闻,所以古人的精神世界相当丰富。

万世德一行三人时而纵马快驰,时而舒缓慢行,一路上谈古今兴衰与唐诗汉赋,别具一番情趣。不知不觉地经过三个小时的行程,他们来到了浚县城东大伾山面前,放眼一望:该山不是丛山中的峻岭,而是平原突起的孤峰,凌云插天,山势奇特,气象峥嵘;山上寺庙洞阁棋布,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夹道,浓荫遮蔽,曲径通幽。大伾山与浮丘山东西对峙,相距约一里余,卫河环城傍绕,城中有山,山上有城,山下有水,山水辉映,构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万世德他们拴好马匹,从山下缓缓而上,沿途观风望景,领略“河朔胜景”,得知这里自古即为帝王将相登临之地,文人学士登山揽胜者也代不乏人,他们多赋诗留辞,抒发“登大伾、俯大河、怀大禹”的豪情壮志。大伾山为黄河转折点,南控名渡黎阳津(又名黎阳关,对岸为白马津),为大河南北要冲。县城“凭山为基,东阻于河”,山危河险,故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大伾山系太行山余脉,东西宽约2里,南北长约3里余,平地高起70米。大伾山上有道观佛寺、石窟等众多古建筑,还有各具特色的摩崖碑刻,后赵时凿就的北方第一大石佛,始建于北魏的规模宏大的天宁寺,唐代《大伾山铭》摩崖题记,宋代的天齐庙兴国寺、丰泽庙,元代的观音岩,明清道教宫观吕祖祠、壶天道院、禹王庙、张仙洞、阳明书院,以及藏经阁、龙洞、丰泽庙等建筑,各具特色。

万世德他们来到古寺庙的山门前,举头一望,山门两侧的对联赫然醒目:“邯郸道上,黄鹤楼头,一剑西风留幻迹;卫水桥边,浮丘林表三山海路在尘寰”。前门横额题“青坛紫府”。他们得知,“青坛”,即青坛山,相传东汉刘秀镇压河北王郎军还师经过大伾山时,曾在山上筑青坛祭告天地,谥大伾山为“青坛山”。“紫府”,指神仙所居之处。显然,这则横联是在告诉人们,此乃属于青坛山上神仙居住的地方。进入山门后,他们一行边走边聊边观看,经过半天的时间,兴致勃勃地把所有文物古迹、自然美景欣赏一遍,不禁诗兴大发,万世德首先随口吟出一首七律:                    

登大伾山

晓攀青嶂出巑岏, 独立高风万木寒。

洞古云深龙睡稳, 林幽春尽鸟啼残。

河流东控神功远, 山色西来王气蟠。

我欲寻真更高顶, 九天阊阖羽翰难。

这首七言律诗,直奔主题,点明了登山之意,又似工笔画法描写了初登大伾山的深切感受。年轻的万世德在公务之余,对大伾山这座“禹贡”名山心仪神往,有“高山仰之,景行行止”之感。而今有了机会,与二友人结伴同行登临,迤逦而来,朝拜名山,大有游仙之快乐。此诗意境高远,豪迈奔放,动静有致,描绘出大伾山峰峦高耸、林深茂密、洞幽神秘、雅静深邃、山河险峻、天宇仙境一幅长卷画图。其虚实相生,声情并茂,可谓纳须弥于芥子,给人一种神与物游,浪漫千载之感。后一句“我欲寻真更高顶,九天阊阖羽翰难”,似有扶摇直上、“欲与天宫试比高”之凌云志向,亦抒发了他“鲲鹏展翅九万里”的人生豪情。万世德作《登大伾山》诗时,正值年轻气盛、意得志满之时,放眼天外之天、山外之山、楼上之楼,眼前物,胸中臆,无不导引着他奋发向上的气魄和饱满昂扬的激情。

内黄知县孙继先亦口占一首七律诗:

登大伾山

虞臣经罢此山头,大伾声闻遍九州。

此日犹余大伾迹,何年复见虞臣游。

云根郁郁岩花灿,风岫依依涧草幽。

我亦勤驱周八载,玄圭欲锡使人愁。

顾尔行随兴向万世德、孙继先各依韵回和:

登大伾山和万伯修、孙胤甫二使君韵

七律二首

千家城郭倚巑岏,十里阴森六月寒。

览胜星辰清夜落,思功河洛几时残。

帆墙树杪随东注,宫阙云端直北看。

从政转伶才未达,暮天怀古思漫漫。

飘飒尘裾怯壮游,中原佳胜共谁收。

  峰连鹫岭青于黛,洞隐龙湫翠欲流。

 物外乾坤形转旷,云边杖屐意俱幽。

  鸾声欲傍孙登啸,愧我同来顾虎头。

三位知县级的朝廷命官,对景抒情,当仁不让,各显其能,以不同的风格作《登大伾山》律诗,别有一番雅趣。至今,大伾山立有万、孙、顾三位的诗碑,使人遥想当时他们的风采。孙继先,字胤甫,号南川,明晋阳(今太原)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与万世德同年考中,先后任直隶雄县、遵化、内黄、献县知县,后任庆阳府推官,升四川道监察御史。

禹王庙西侧立有一诗碑,上面镌刻顾尔行《登大伾山和万伯修、孙胤甫二使君韵》,落款为“万历戊寅(六年)春日吴兴顾尔行孟先甫题”,“甫”,用于人的表字之后,表示对男子的美称。顾尔行,字孟先,明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万历元年中浙江乡试举人为经魁,万历二年中进士,其时为大名府推官(正七品,掌理刑名、赞计典),后升巡按直隶监察御史。顾尔行曾辑有《皇明两朝疏抄》十二卷,又作《文体明辨序说·刻文体明辨序》,是一位文行俱佳的官员才子。 

万世德与顾尔行不仅是义气莫逆的同僚,亦是刻书撰文、诗赋创作的文友知交,又与同年孙继先相知甚深。此次他们在大伾山上旅游,有观不完的佛寺道观,赏不完的摩崖石刻,睹不完的诗词名联,看不完的奇峰峻岭,望不尽的名胜古迹,观景论诗,赞景抒情,心旷神怡地游玩一天,自觉意义非凡。特别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诗碑,使他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其大字行楷,诗衬字,字映诗,得体壮观。其书法劲拔,神采苍秀,观后令人激动不已。其诗如下:登大伾山诗

登大伾山

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万世德他们认为,从书法价值和文学价值两方面来看,不愧为“诗书双璧”,由于阳明先生在其他方面的名气大,故把他的书法名气遮掩了,不为人所熟知。

他们一行在山上住一晚,考订今古,谈经世治国的道理,直至深夜。第二天早上,三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大伾山,原路返回,各自到达岗位。

是年,万世德母亲陈氏去世,他再次返乡偏关,丁母忧三年。

作者简介

卢银柱,山西偏关县人,1957年3月生,大专文化,原系偏关县志办公室资深编辑,现为偏关县政协文史研究员、中国长城学会会员、忻州长城学会偏关分会副会长。至今编史修志、撰写文史30余年,著作:志书有《偏关县志》(合编)《偏关县军事志》《水泉村志》(合编);党史资料有《偏清支队战斗史》《中共偏关县组织史资料·第二卷》;文史资料有《忻州晋商史料·偏关卷》《偏关民俗文化·庙会时节》《偏关县南下北进干部资料集》;古籍古碑整理有《偏关志增订本》《三关志校注》(以上二书为中华书局出版)《偏关古碑文集校注》(北京燕山出版社),人物传记有《万世德传》(三晋出版社)。在《万里长城》《长城博物馆》《山西长城》等刊发表长城研究文章多篇。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卢银柱||《万世德传》第四章  倾身民生  孝子贤行

卢银柱||偏关龙华盛会纪实

卢银柱||《万事德传》 第三章  将门书香  诞生世德

卢银柱||《万世德传》 第二章  武备文德  关城共荣

卢银柱||第一章  万氏将门  戍边守关

卢银柱||引  子:未入《明史》垂青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