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你

 江月之声 2021-11-12

  德国,歌德和席勒是一对挚友,歌德年长席勒10岁,但席勒命运多舛,年仅45岁就离开了人世。歌德为此痛苦万分,他说:“我失去了席勒,也失去了我生命的一半。”

  据说,席勒离世后,他的遗骨就被堆放在了教堂的地下室,20年后因为和其他遗骨混在了一起已经无法辨认,歌德为找到他,就在深夜里,与一个又一个的颅骨长时间凝视,最终找到了席勒的遗骸,并把他带回了家。

  这样的故事很让人唏嘘不已。那漫漫长夜里,歌德在寂静中该是怎样地回忆起与席勒度过的快乐时光,席勒的音容笑貌该是怎样地栩栩如生,那种真切的思念该是怎样地噬咬歌德的心灵,以至于他能面对一个个死亡的躯壳,穿越时光的隧道,让自己的灵魂一次次与另一个灵魂发生碰撞,以期出现一束火花来照亮他那孤独的心灵。

  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有争议的轶事。但不管怎样,它传递的是一种对友人刻骨的想念和无法排遣的长久的寂寞与孤单。

  人,生于尘世间,总在寻找着友情,一路走,一路邂逅。你不知道那个能与你心灵产生共鸣的人在哪里,又会在何时遇见。 

  俞伯牙善琴,钟子期善听。琴音者,情之所系也。无论是巍峨的高山还是汪洋恣肆的大海,无论是蝴蝶翻飞还是骏马在草原上驰骋,无论是天高地迥还是兴尽悲来,就在不远处,有那么一个人,他能陪着你,一起仰望,一起静穆,一起欢笑,一起落寞,这是怎样的幸福者呢?可惜的是,子期病逝,伯牙摔琴,高山流水空犹在,知音难觅起彷徨。

  伯牙摔琴,未免悲戚了些。怀念好友,也有喜剧的形式啊。

  东汉才子王粲离世时,生前好友曹丕等人集聚祭奠,因为王粲很喜欢听驴叫,驴叫声传,“如听仙乐耳暂明”,所以曹丕就说:“今天,我们大家在这里祭奠王粲好友,就不要说什么官话、套话了,每人学一声驴叫吧!”于是乎,驴叫声声,此起彼伏,抑扬顿挫,情意绵绵。王粲若有神知,想必也会抚掌大笑的!

  东晋王子猷与戴逵是莫逆之交,一日,天降大雪,子猷梦中醒来,见窗外一片银白,心情大好,于是斟酒,于是吟诗,忽而又想到不如去看看戴逵,于是连夜驾舟前往。及至戴逵门前,又掉头回返,旁人不解,问他为何如此,他答道:“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每读至此处,总是会心一笑:戴逵幸甚,有这样的一位真性情的朋友,生活都得散发着酒香呢!

  还有一场雪,也有趣的紧。

  明人张岱,曾在西湖小住,漫天的大雪一连下了好几天,到处是白茫茫一片,可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晚上,张岱兴起,撑一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想必此时的天、云、山、湖、冰花一定是少有的奇景,而这美妙的境地也只有我一人独享了。没想到,来到了湖心亭,竟发现已有客人正在烧酒,那炉火正红。痴人得遇痴人,对酒畅谈,相逢又何必曾相识呢?

   我和你,在尘世相遇。也许终了一生,都会风雨同舟,心心相印;也许,走着走着,就散了,望望背影,留下过往;也许只是偶然相遇,此生再未相逢,却成了一辈子的温暖和记忆。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文章均为原创,欢迎大家转载,转载时请标明出处“江月之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