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气,是越来越冷了。
天气一冷,不少人就会出现神疲力乏、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等不适症状。
尤其是长期窝在家,或是整日待在写字楼上班的人群,甚至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
这些症状按中医阴阳理论划分,都属于阴证的范畴,是由于人体缺乏阳气、阴阳失衡导致的。
那该怎么办呢?
这就涉及到了冬日养生的要点之一:去寒就温。
冬日养生,要“去寒就温”
要想去寒就温,很简单,除了吃饱穿暖,还可试试日光浴,也就是晒晒太阳。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指出,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清代养生学家慈山居士著《长寿秘诀》,其中说:“清晨略进饮食后,如值日晴风空,就南窗下,背日而坐。《列子》所谓'负日之暄’也。脊梁得有微暖,能遍体和畅。日为太阳之精,其光壮人阳气,极为补益。过午,阴气渐长,日光减缓,久坐不宜。”
总的来说,晒太阳可以养护阳气,温壮体阳,增强身体抗病能力,还可振奋精神,消除抑郁。
那么,具体该怎么晒呢?
晒哪里?啥时候晒?晒多久?
结合中医理论,大家可以如下这么晒——
1、晒哪里?
①头部
头为诸阳之首,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过两耳直上连线中点),晒此穴可以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②后背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很多经脉和穴位都在后背,晒后背的时候,重点晒督脉循行所及,有助于温补阳气、调理脏腑气血。
督脉循行于脊背正中,总督一身之阳经、主持一身之阳气,因此日光浴以晒背为佳。
而且,人的后腰部位,有两大补益阳气的穴位,分别是命门和肾俞。日晒时,可将双手搓热后摩擦后腰(整体摩擦,无需精确定位)。
③手掌
人的手掌是很少被晒到的地方,所以要“特殊照顾”。常晒手掌可舒缓疲劳,促进睡眠。
手心最重要的穴位是劳宫穴,即自然握拳,中指尖下所指之处。按揉此穴位有清心安神助眠的作用。
综上,晒太阳补阳,其实只需背朝阳光、微抬头(以便晒头顶)、摊手(以便晒手心)即可,其间可适当按摩后腰部位。
2、啥时候晒?
早晨至午间是自然界阳气生发的阶段,想晒太阳养生,建议选早上6~10点。
通常,午间阳光照射强烈,紫外线过强,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不建议此时去晒太阳。
3、晒多久?
一般每次晒15~20分钟即可,可每天一次,也可每天数次。
当然,具体时间、时长,可根据自身感受调整,以舒适为宜。
例如,晴热时节宜早晒、单次晒的时间可相对减少;晴冷时节可稍迟晒,单次晒的时间可相对延长。
最后,提醒一下带小宝宝出去晒太阳的家长:带孩子出去晒太阳时,建议给宝宝戴一顶带帽檐的小帽子。
小宝宝毛发较稀疏,而且头颅骨骨板薄,头颅前囟及颅缝未完全闭合,对阳光中的紫外线抵抗能力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