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乙肝抗病毒药物选择(4.5版)

 大蚂蚁2011 2021-11-13

(一)讨论范围:

1、已经临床上市可用,研发中的新药不在讨论范围内;

2、针对目前国内外共同认可的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核苷(酸)类、干扰素。

(二)核苷(酸)类:

1、恩替卡韦(英文缩写ETV):由美国布迈-百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研制开发的一种2'-戊环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其最初目的是用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后来发现其有很强的抗HBV能力而毒性相对很低,因此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药物上市.

上市时间大约有十多年了,目前已经实现国产化,长期的用药安全性最高。有耐药性可能,不过,很低。在生育方面没有数据。根据进口和国产的不同,费用区间在:10元~300元之间/月。

梁韬医生倾向于以下情况推荐恩替卡韦:

① 病毒量低中水平、暂无生育要求;

② 年龄较大、轻度肾功能异常、具有骨质疏松风险(如高龄、使用类固醇类药物)。

2、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英文缩写TDF):这个药抑制病毒效果好,目前未有耐药报告。最大的好处是生育安全数据多。目前国内外指南,对于孕中晚期的母婴阻断,首推荐的药物。但是,长期使用有肾损害、钙盐丢失的副作用。另外,有专门针对TDF的研究显示,肝硬化早期应用,有逆转早期肝硬化的可能。不过,这种效果理论上其他两个核苷药也有这方面作用。长期使用有5%的表面抗原转阴可能。根据进口和国产的不同,费用区间在:10元~300元之间/月。

梁韬医生的观点:病毒量高、近期有生育打算、特别是母婴阻断,可以考虑。

3、丙酚替诺福韦(英文缩写TAF):是替诺福韦的二代药物,保留了抑制乙肝病毒的强效,主要是改善了副作用。缺点是偏高、上市时间不长;TDF持续治疗的乙肝患者,TDF转为TAF治疗的患者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体重增加及空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根据国产和进口的不同,费用大约在300元-500元/月。

梁韬医生观点:病毒量高、已经生育、以及恩替卡韦应答不佳、拉米夫定经治患者、具有骨质疏松风险(如高龄、使用类固醇类药物)。

4、艾米替诺福韦(TMF):药物原理和替诺福韦类似,具体细节不太了解。

5、替比夫定:曾用于孕妇的母婴阻断,但相对于替诺福韦缺乏明显的优势。还存在一个肌酸激酶升高的副作用。

6、拉米夫定:拉米夫定长期应用耐药率太高,且抗病毒效力不如其他更强效的药物,在乙肝领域已经淘汰了,不推荐。

7、阿德福韦:肾损害的副作用明显,且耐药率高,不推荐。

(三)干扰素:

1、干扰素分为长效和普通,干扰素是针剂,一般注射在腹部或者大腿。

2、干扰素是广谱抗病毒药物,并不是只针对乙肝病毒。

3、干扰素可以一定概率能够让表面抗原转阴。缺点就是副作用大:流感样症状、血常规异常等。另外,以下情况禁用干扰素:近期有备孕;血液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4、费用:干扰素只能在当地医院获取,医保后费用在2000元— 4000元左右/月。

梁韬医生观点:1)大三阳转小三阳困难可用干扰素;2)追求转阴想法迫切。

(可账号内搜索:一文汇总,乙肝干扰素治疗)

(四)以上仅个人观点,具体用药方案需综合自身因素。另外,以上仅当前的相关数据。未来数据有变化,观点也会改变。

更多资料获取,可关注公众号:肝病梁韬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