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鲜明的西安地铁:首条环形线路的首个盾构区间贯通!超级治愈

 南京金刀客 2021-11-14

前不久我们刚聊过《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这不,相关进展就来了!


NO.1 

近日(11月13日上午),西安地铁8号线大白杨站-小白杨站区间左线顺利贯通,这是8号线首个贯通盾构区间。

可能会有人好奇,西安作为有名的古都,为什么会有如此简单易懂的地名呢?其实,大白杨和小白杨的历史同样厚重:

据说,曾经有一位特别喜欢打猎的皇帝,有一天来到大白杨村这里狩猎突遇暴雨。这个时候发现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有一个大臣跑来跟皇帝说,穿过这片树林时,曾见到一棵大白杨树,现在虽然下着大雨,但树南侧受到阳光照射,温度就会高一些,背面温度低些。最终通过这个办法找到了来时的方向。归来后,皇帝命令在这里修一座庙,并派士兵在此看守。再往后,这里逐渐形成了村落,就被人叫做大白杨村。

因此,大白杨这名字听着很现代,其实不然。

地铁8号线作为西安轨道交通线网中最重要的骨干线路,是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环线。该线路建成后,对缓解西安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当大家看到8号线线路图的时候,是不是感觉超级治愈“强迫症患者”呢?这与西安的城市布局密切相关,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此建都加上地势平坦,就形成了这种正南正北经纬分明的特点。

环线地铁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换乘站点多。据介绍,西安地铁8号线线路全长约50公里,共设站37座,其中换乘站18座。同样也是环线地铁的特点,这18座车站可换乘的线路并没有18条,因为与不少线路换乘不止一次。

另外,8号线还是西安地铁第一条A车线路:配备基于GoA4标准的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6A编组,时速80km/h),也将是中国首条成环运营的无人驾驶地铁。

说完西安地形和环线等特点后,有个问题也不得不提:考古问题。


NO.2 

关于西安,关于西安城建,尤其是关于西安地铁的考古梗层出不穷,8号线自然也不例外。

今年(2021年)春节期间,为了保障地铁建设进度,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就组织人手坚守考古工地、春节不停工。如此赶工的背后是这样的数据:

各类古代遗存1574处,其中古墓葬1356座,古窑 4 座。

这是8号线截止到今年春节期间累积勘察发现的考古数据,因此,东郊隋唐墓葬密集区可不是吹的。

既然遗存这么多,考古这么难,8号线的建设进度到底怎么样呢?

2019年7月2日正式获批,2019年10月31日举行开工仪式,创造了西安地铁从规划获批到开工建设的最快记录。预计通车时间为2025年,考虑到考古工作等问题,这个建设周期不算长。

这里我们能够发现,西安的地铁建设思路是尽可能缩短开工前的时间,为开工后的考古等工作预留足够的时间。还是以8号线为例,开工后5个月,也就是2020年3月30日才完成环评获批,这个程序和很多城市是不一样的。

除了8号线这个例子,西安地铁的开工速度之快还有很多例证:

三期项目中一共有7个项目共计150公里,一年零三个月内实现了全部开工,这个速度,估计无人能及。

最后,西安地铁还有一个特点也是很鲜明的,那就是客流强度大。


NO.3 

上图的数据有些老,但如果结合最新数据来看的话,是很有说服力的。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平均客运强度为0.45万人次/(公里·日),不要拿这个和2019年比,毕竟疫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排名前四的城市依次为广州1.19万人次/(公里·日)、深圳1.13万人次/(公里·日)、上海1.07万人次/(公里·日)和西安1.04万人次/(公里·日)。

说到西安的地铁客流强度为什么这么强,一直没有标准答案,可能是人口总量多、主城区人口密集、地铁线路沿线人口密度大和地铁票价低等各种因素综合所致。

环线地铁8号线通车后,或许还能将西安地铁的客流强度提升一个台阶。


NO.4 

让我们一起期待西安地铁8号线通车的那一天尽快到来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