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2.赏析.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郑钢

 长沙7喜 2021-11-14

这是梅溪湖肖老师的第94篇原创 

1


读后感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似乎对于阅读的理念和价值定义比较有兴趣,而对本书的第二三部分,指导语文老师如何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应用没有太多兴趣。

不知道算不算道和术的问题,又或者因为我不是语文老师,我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所以我也很难从术或者说操作的层面去理解这两部分内容,所以读起来也是不甚了了。

整体来说,这本书对于阅读人或者语文老师来说,是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我比较喜欢第一部分就不说了。可以看到的是作者确实是一个爱好阅读的人,文中提到了很多关于阅读的经典作品,也涉及不少名家名言,表明作者的阅读面是有一定宽度的。

第二三部分就留给有缘的老师和家长来吸收哺育给孩子们吧,既然现在的阅读书籍,尤其是校长和老师,他们作品的指向大多是以中学生为主体。而我,更倾向于成人阅读。

也许高中生勉强可以算成年人,只是他们背负着高考的重压在肩。

而大学生,走入社会岗位,结婚,为人父母的,这些都肯定是成年人,而成年人的阅读和继续学习尤为重要,却没有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究其因是因为成年人的世界,想要去影响别人,太难了。

而作者又不能像中学生的导师那样站到场域的高低来进行指导或者分享,大家必须是一个平等的交流过程,这对作品的要求就很高。

是不小心写成专业作品,还是写的通俗易读,成为一本交流性的文本呢?这都是需要衡量的。

关于阅读这件事,我一直都在努力,也确实能体会到一点:“三日不读书其面目可憎”。遇到好书,这是我的福气。

也碰到书中很多提及的点,阅读多了,写作就水到渠成,阅读的最后目的必然指向分享,指向输出,这也是我现在一直坚持在做的。

虽然我读书还不够多,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写作,可能就成了学而不思则罔,输出是为了更好的梳理自己吸收的一些东西,然后为了更好的阅读。

这可以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这个宝库有多大?我不好说,我只是希望有更多人参与进来,这是属于大家的幸福之所在。所谓乐在其中,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我不知道。

但是我作为父亲,怎样让我的孩子爱上阅读?

也许我还会去很多书中寻找答案,也感谢我的爱人,现在一直有给孩子读书讲故事的习惯,也感谢爱人和我一起营造了一个家庭阅读的氛围。

我相信,有我们俩的言传身教,我的孩子离阅读不会一直很远的。我们的坚持,必然有他的收获。且行,且努力。相信是一种能力。相信自己,相信他。

2


文摘赏析

文摘1:当前教育的功利和浮躁。当前教育的诸多行为仅局限于应付考试,非考试要求范围的不做,非升学要求范围的不重视,赤裸裸地将工具理性和实用主义凌驾于人文和人性之上。

【赏析】教育被功利化,被应试化也就罢了。

但是阅读,其实比所谓的素质教育更重要,更应该被提倡,因为阅读是可以让学生在应试的同时,不被应试荼毒的一个可能。

当然,答非所问这个窘境在下文也会提到。作者能把自己的文章答错主题思想,这个算谁的问题呢?

文摘2:考试的命题也随之发生变革,源于生活的真实场景常常融入复杂的题干里,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题目,提炼关键的信息,然后才能正确解题。这也表明,阅读是一切学科的最重要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果不致力于提高阅读能力,等同于放弃所有学科。

【赏析】这也只是一个侧面表达了阅读的重要性,其实也就是语文的重要性。

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中小学的东西现在还能用的大概就是那一笔笔经济账。

大学的专业,也被弃之脑后,唯有阅读和写作在进入社会这十多年里从来都不能被放弃,而且重要性日益显著。

到底孩子的教育指向哪里呢?我觉得语文和阅读是绕不开的一个东西。虽然我们不能舍弃文凭,但是文凭不是唯一的目的。

文摘3:要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应该是热爱阅读的人。光是自己读还不够,还需要交流。父母要把自己的阅读经历,收获,兴趣主动与孩子分享。更为重要的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将他们阅读的收获与大家分享,进行交流和对话。

【赏析】这个方法其实挺好的,关键是家长怎么去落实。

言传身教,有时候,言传的功效是不如身教的,孩子会看你怎么做,而不是听你怎么说。

为了孩子而改变,变好,这个对家长的要求也不低,看大家自己怎么选择和怎么行为了。

文摘4:放养式阅读会让孩子迷失方向。这种彻底放手让孩子自省阅读的方式并不可取。阅读终究不是自娱自乐的事,而是探索世界的过程,是个体世界和文本世界互动的过程,是思维挑战和磨砺的过程。放养式阅读让孩子的阅读始终停留在表面,久而久之,慢慢消耗掉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就会在阅读的道路上迷失方向。

【赏析】关于这点呢,我没有很好的建议,甚至我的态度和观点都是模糊的。大家再自己琢磨和探讨。我也不知道对错指向。

文摘5:积极与他人分享阅读的收获及乐趣。这是一名真正的阅读者的表现。

【赏析】很高兴我正在这条努力的路上。也希望能影响更多的人走上这条路。

文摘6:鼓励孩子做些笔记或者摘要。记笔记或摘要的过程其实就是思考,选择和分析的过程,最后这些笔记或摘要融会贯通,就会变成阅读者自己的东西。

角色扮演,课本剧,故事续写,故事改写等都是阅读输出的形式。这样的输出对于阅读兴趣的培养,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阅读量的积累都是十分重要的。

【赏析】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大家可以多借鉴参与。

既然老师我们无法要求,那么家长也能自己上阵了。

毕竟你的孩子是你的整个世界,却不是别人的唯一。

文摘7:一个学校领导应该成为一个走到哪儿将书带到哪儿的领导;成为一个在谈论读书时很兴奋的领导;成为一个愿意向学生敞开心扉,交流阅读心得的领导;成为一个不断将阅读中的收获转化为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领导。

【赏析】这个我很认可,也确实是本书作者在倡导的一件事情。

他作为一个校党委书记,也在践行这件事,这很好,这个世界上还是有这么多同类人在努力去尝试影响一些人。

茫茫人海,救不过来,但是,每影响一个人,也算是自己的功德一件。

文摘8:更为糟糕的是,很多阅读理解题考察的是学生对命题者出题思路的揣摩和迎合能力,而不是对文本的本质涵义的理解。多位作家和文章作者曾经尝试回答那些针对他们的文章设计的阅读题,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差甚远。

【赏析】这个真的是在多位作家身上出现过了,包括周国平,余秋雨,余华等。

不知道那么多古人的棺材板还压得住么?这实在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风就往这个倾向吹起来的?

文摘9:边阅读边画重点的好处,还在于帮助读者提高关注度和注意力。尤其对于低龄阅读者,阅读一段时间后,思想容易开小差。及时将重点画下来,他的注意力始终会关注在阅读上,不会流离。

说起阅读素养和能力,其实就是三件事:第一是在众多信息中能找到,确定和甄别你所需要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息收集能力。第二就是能够结合个体的经验和情况,与文本开展对话,挖掘文本所蕴藏的意义。第三就是生成属于自己的东西,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应用和创新能力。

【赏析】这都是我很认可的一些方法和理念。

3


文摘

没有哪个教育活动比阅读更具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育需要道,也需要术。

阅读应该是教育而不是教学。

交流和分享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理解文本,还可培养孩子的阅读效能感和成就感。

要让孩子爱上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没有捷径,只有靠大量的阅读。

读书的方法,除了精读,还有浏览,猜读,跳读,群读等,这些都是有用的。

一旦孩子喜欢上了阅读,各种方法或许就可以慢慢消失。真正有效的方法,是他们在自己读书的探索中反省出来的。

一个阅读者终身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养成要经历三个阶段:从小时候的自由王国开始,激发兴趣,鼓励孩子大量阅读,孩子喜欢什么就让他阅读什么。到第二阶段是必要的是教师和家长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有效指导,让学生从兴趣走向习惯,真正学会阅读。

到了阅读习惯和能力养成后的阶段,他们又回到了自由王国,此时的阅读变得高度自由化和个性化,可以完全凭个人爱好和需求进行阅读。

热爱阅读的人,精神世界更为丰富,独立,对待衰老也更为理智。

世界上美好的文字总是蕴藏着积极向上的元素。

阅读的功能之一是培育德性,就是美德。

我一直建议孩子阅读三种书籍:传记,历史和小说。

启蒙阶段阅读能力越强,孩子随后的学习能力越强;到小学三年级或四年级之前还没有打下良好阅读基础的孩子,在学习其他技能方面将会终身面临挑战和困扰。

10岁前后正是儿童阅读的关键期。

要让孩子们去寻找自己的阅读方式,我提倡小朋友多读书,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可以轻松自如地谈论的内容。

抓住孩子的兴趣点,适当地引导,将孩子的视线引向更广阔的阅读世界。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有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我看杂书所用的时间比看文学作品和评论的要多得多。

对话是真正阅读的基本形态,包括读者与自我对话,与文本对话,与世界对话。

阅读是输入,关键还要输出。

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阅读的兴趣和愉悦感就是敲开阅读大门的金石。

孩子的阅读环境和书籍选择也许是随性的,但是基本的习惯和方法的培养却是有章可循的。

阅读是有方法和技巧的,阅读是需要训练的。

阅读的最后阶段是学会思考。

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四个关键词:持续,分享,适合和思维。

激发儿童阅读兴趣的秘诀在于分享。

有时候经典还可能成为一个人的精神图腾。

学习和阅读是积累的过程,教师一定要博览群书,多读经典之书,且多读杂书。

身处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们对大自然越来越陌生,已经渐渐失去了对自然真正的认识。在高楼大厦里长大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春夏秋冬代表着什么,不同的季节里人们做什么,也就渐渐失去了洞察自然和感知自然的能力。

冬天之所以那么冷,是为了告诉大家身边人的温暖有多重要。

我们总是依靠陌生人的善意生活。

在某种程度上,冬日系阅读是生命的阅读,人世间的生死悲欢离合徐徐展开,孩子们在阅读中与生命展开对话,倾听生活的生源,寻觅生命的密码和规律。

共情是行走阅读的最高境界。共情能力,又叫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在阅读中体现为对文本人物,情节或者场景的理解。

有效的阅读常与必要的写作或者输出相关联。

我们需要鼓励孩子不断地思考,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形成文字。

一个人的最佳读书状态大多产生在中年以后。

老师为学生制定家庭读书计划,由家长陪同一起完成每天半小时的读书任务,最后由家长签字确认。有了全家总动员,阅读渐渐成了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氛围中,阅读的种子自然也就在孩子的心中慢慢发芽,成长,并伴随他们一生。

科幻小说,最重要的意义是表达了人类对于未知疆域的好奇和畅想,带领读者一起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带来想象力和求知欲的盛宴。

儿童应该尽早阅读科幻作品,在9或10岁,不能晚于11岁。

好的科幻就是在看完之后你做了一件以前从未做过的事:走出家门,长久地仰望星空。

每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着的那个世界里去。

我们走过那么远的路,不过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大人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三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家长把文字以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的耳朵里。

研究证明,在孩子四个月之前,你读什么书给孩子听其实没有很大差别,重点在于朗读这件事本身。

朗读还会催生更重要的关系,那就是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联结关系。

如果章节很长,或者你每天没有足够的时间读完整整一章,那么请在悬念处打住。让孩子意犹未尽,眼巴巴地盼着下一次的朗读。

朗读时,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定下心来,调整姿势,准备好心情,来聆听故事。如果读的是一本小说,开始朗读前问一下昨天讲到了哪里。

适当鼓励大孩子读书给小孩子听,或者同学间互相朗读,但只能偶尔为之,不能完全取代你。切记:大人才是小孩最终的榜样。

所谓的输出,包括向他人讲述和写下来两个层面。输出的过程是一种思考力的培养。

数字阅读是教会学生学习扫读,跳读,确定关键信息的方法,培养信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学会用语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阅读教学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具备独立阅读力,思考力的终身学习者。

联想。阅读时读者能联想到什么?优秀的读者会注意文本里与自己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提醒他们三类信息:自我的生活,经验,以前的知识;相关书籍,文章,电影,歌曲或者语句;事件,他人,热点和世界。

我的大脑停止与文本的对话,阅读目光只是在文字上匆匆扫过,结果是,我不是感到无聊就是困惑,还有可能无法记住我读了什么。

阅读时,我并没有自我提问,只是停留在文字浏览的层面。

阅读者的背景知识,指的是在读者脑海里已有的一切,一切塑造阅读者身体和思想的经历。

阅读根本在于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

书籍的目的分成三种:告知,取悦和说服。

阅读目的不同,决定了读者阅读重点不同。阅读目的一般三种:1、为了乐趣的阅读;2、为了信息和知识的阅读;3、为了提升灵魂和境界的阅读。

思考人物在故事开始和结束时不同的性格特点,读者能从人物变化中获得什么启发。

真正的教育是未来生活的探索和预演。

END

在长沙,或者即将来长沙的朋友们,都可以进群来交流。包括但不仅限于升学、学区置业、教育资源等等资讯。

(已经进群的朋友就不用重复进群啦,把位置让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们)



支持我们,请关注、点赞、点击再看

公众号ID:朝闻道者


专注长沙教育升学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