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城内外 | 内蒙古地区珍贵文物特展

 Michael430 2021-11-14

一条山脉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阴山山脉以南是狭长的黄土高原;阴山山脉以北,则是暴露在寒冷的北风之中的内蒙古高原。时光拉回到久远的千年前,人类活动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居无定所的骑马的游牧民族,他们更需要依赖自然的恩赐。驰骋在欧亚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主要以放牧为生,他们易与西方文明互通有无,但是草原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不适宜耕作,丰富的水草与沃野的平原才是他们的理想之所,那内蒙古西部水草肥美的地方,匈奴人便把这里当作自己的苑囿。

Image

上图:黄河老牛湾(内蒙古清水河境内拍摄)

这片沃野不仅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区的跳板,只有占领了这片沃野,他们才可以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而与此同时,冷兵器时代的华夏族,如果要排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胁,必须守住阴山的峪口,否则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越过鄂尔多斯沙漠,进入中原居住区的心脏地带,于是有了长城的诞生。

Image

Image

Image

上三图:秦长城遗址(国四)

内蒙古地区长城遗存的朝代丰富,现存已经过考古的遗迹包括战国、秦、隋、宋(金界壕)、明五个朝代。横贯内蒙古境内的长城,见证着中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长城虽以军事防御设施存在,其背后的意义,则是向往和平的象征。中原农耕民族修筑长城的目的,更是期盼以长城为界和平共处,长城内外的各民族沟通有无、守望相助、安居乐业。这片土地地处交流的枢纽,留下了众多人物往来的印迹与珍贵的文物。

Image

上图:金界壕遗址(国五)

从汉人到鲜卑人、突厥人、契丹人、金人、蒙古人……是怎样的历史大戏曾在这片地理带上演过?历史浩瀚如烟似乎只留下肌理,而从文物中,又能读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民族间因冲撞而至的交融,为广义上的华夏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朱元璋创建大明帝国时,在诏书中说“朕承元统”,他承认忽必烈所建的元帝国是我们整个华夏民族共同的国家,而众多或消失或存在的民族,才构成华夏。

Image

国家博物馆目前正在举办的“长城内外皆故乡”特展中,以内蒙古地区出土的数百件精品文物,真实展示农耕与游牧结合的早期形态、长城的修建与民族的交融、以及长城沿线多元文化的碰撞,这三个重要主题下的内蒙古地区历史文化。系统揭示了内蒙古地区千百年来农耕与游牧文化交流、融合与发展的历史脉络。

Image

Image

Image

上三图:鄂尔多斯出土夏商时期鬲,见证内蒙古地区悠久历史

Image

Image

上二图:赤峰地区出土春秋时期青铜器

Image

上图:阿拉善盟发现的铁器时代匈奴人狩猎岩画

Image

上图:鄂尔多斯准格尔旗战国墓出土直立怪兽纹金饰

最为惹眼的文物应是从汉代开始,在汉族与匈奴的边境线上,发现了大量钱币和工艺品,透过文物思考背后的历史背景,说明汉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往来,并没有完全被万里长城和军事堡垒阻断。真实历史中和亲、边关贸易、张骞出使西域等都促进了长城南北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而大批边关地区文物的出土,真实的佐证了历史。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上图:汉代鹿形嵌贝鎏金青铜镇

有一套出土于鄂尔多斯的金镶贝玉首饰,整体由长方形鹿纹金饰牌、方形嵌蚌金串饰、和包金玉佩等组成,其中的鹿纹是典型的草原风格纹饰,嵌蚌及其周围的连珠纹工艺则具有波斯等西方文明的工艺特征,这件首饰足以证明当时当时中西方文化的交融。

Image

一块出土于通辽地区的金饰牌,是萨满主持祭祀活动时佩戴的饰品,饰品中间雕一高鼻深目、头戴尖顶帽的女性,两侧各有一只怪兽,这与西伯利亚地区曾出土过的双狮守护圣树金饰牌极为相似,体现的是当时多元文化的融汇。

Image

Image

上图:通辽出土魏晋时期鹿角金步摇

这些年陕西何家村窖藏的唐代金银器很火,而在赤峰地区也有一处窖藏叫哈达沟,朝代与何家村同为唐,此地也出土了一批工艺水平很高的金银器。最为代表的便是摩羯戏珠纹金花银盘,此盘体形硕大、做工精湛。还有摩羯纹金花银提梁壶,此壶造型优美、刻画逼真,充分体现了唐代在吸收外来文化基础上形成的精美华丽的金银器艺术风格。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曾发现过众多的石人墓,突厥石人广布亚欧大陆的草原地带,其形象具有蒙古利亚人种的特征,突厥石人像的发现,为研究突厥民族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线索。

Image

几件辽代文物也是奢华惊艳,代表文物中有件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高翅鎏金银冠,高翅冠是契丹贵族妇女专用的一种冠饰,这件文物冠顶装饰道教原始天尊像,直接反映出道教在契丹皇族中的传播。

Image

Image

上图:辽代鎏金凤纹银靴

Image

上图:辽代金面具

Image

上图:辽代灰陶螭首

Image

上图:辽代兽面纹瓦当

Image

Image

Image

上三图:辽代鎏金云纹铜马具

Image

上图:辽代随葬腰带

Image

上图:辽代绿釉鸡冠壶

Image

上图:辽代绿釉凤首瓶

Image

上图:辽代牡丹纹鎏金银饰 

Image

上图:辽代金花银盒

Image

上图:辽代鱼形松石饰品

元代时,蒙古人流行深埋、薄葬的丧葬习俗,之前朝代常见的陶俑镇墓兽等明器在元墓中发现不多,车、马、骆驼等蒙古人日常必备的生活必需品是元墓文物的代表。

Image

Image

上图:锡林郭勒盟出土元代鎏金錾花银钵

明代《九边图》屏是一件珍贵文物,国家博物馆平时并不常展,此屏共有12幅,正面为绢本,底色是写实的青绿山水画,主题是明代为防御蒙古南下,在北部边疆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的简略图。明代长城是抵御蒙古入侵的屏障,但在和平时期,长城也是明蒙之间进行政治、经济交往的重要屏障,此屏摹绘的原本是明嘉靖年间许论所著《九边图论》,图中详细绘出九边内外的城镇关堡、蒙古营帐、山川河流等,主要城镇之间还标有距离里数,为研究明代边防体制和北疆历史地理提供了宝贵资料。

Image

Image

Image

辽阔壮美的大草原、山川、湖泊、盆地、沙漠、戈壁,是如此美的内蒙古,是如此丰富灿烂的历史与文物遗迹。探寻历史文化的意义,了解史实的背后,我更愿做一个精神上的游牧民族,逐精彩而居,从容的人生本该是,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意想不到,都能处惊不乱,随遇而安。

Image

给大家推荐一个访古利器,关键是免费、定位较准、5058处国保都有,直接点进去,搜索“内蒙古”地名,便有内蒙古自治区全部国保定位与简介,默认是全国5058处国保,直接导航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