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几亿人受精神障碍困扰,心理学这门课,每个人都要补上

 金苹果6 2021-11-1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10亿人正在遭受精神障碍的困扰。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2020年9月,全国已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病患者就有620万人
虽然数字看起来很庞大,但对于很多人来说,精神障碍和异常心理,都是一个从未系统了解过的领域,说起精神障碍,往往就只能想到精神分裂和抑郁症
而事实上,中国的六大精神障碍分别是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酒精/药物使用障碍、精神分裂症和相关精神病性障碍、进食障碍、冲动控制障碍。
要了解这些,我们首先应该认真看待一门心理学学科——变态心理学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也可叫做异常心理学。是研究精神障碍的性质、成因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变态心理学领域的话题内容,时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只需要关注社会新闻或者浏览网页,或者看一场电影,就能接触到心理医生和心理学研究者日常处理的一些问题。
图片
《搏击俱乐部》剧照
很多时候,一些名人会因为吸毒、酗酒、自杀未遂、饮食失调或其他心理问题出现在新闻中。
大量的传记中也描写了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恐怖症和惊恐障碍患者与疾病抗争的个人经历,电影和电视节目也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人类的异常行为,还有一些关于某个人杀害亲人的悲惨新闻,其中涉及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或产后抑郁等。
异常心理现象也出现在我们的周围
你也许认识一些有患病经历的人,可能会有一个抑郁症的亲戚,也可能有一个患贪食症的室友,或是患阿尔茨海默病的祖父母。
图片
《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
也许你有一个不敢出门的邻居,也许你在健身房里刚刚认识一个人——尽管他已经很瘦了,但仍然在紧张地进行锻炼。你甚至可能遇到一个头戴铝箔帽、衣冠不整的路人冲着周围的人群大喊:“离我远点儿 !”
这些异常心理现象,迫使我们提出问题并且不断研究它
什么是异常
你可能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对于异常或障碍的定义目前仍然没有达成共识。虽然已经有了定义,但是也很难真正令多数人都满意。
为什么定义精神障碍这么困难?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行为能确定一个人的异常
不过,我们的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明显异常的指标。任何单一指标都不足以定义或判断异常,但是,一个人在以下诸方面遇到的问题越多,他/她就越有可能患上某种形式的精神障碍
1. 主观痛苦
如果人们感觉到心理上的痛苦,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是异常的表现。这里要注意,也许明天的考试会令你忧心,但我们很难将这种主观痛苦定性为异常表现。
虽然在很多情况下主观痛苦是异常的一个症状,但它既不是我们界定异常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
图片
《丈夫得了抑郁症》剧照
2. 适应不良
适应不良的行为通常是异常的一个指标。厌食症患者可能会大幅度限制食物的摄入量,导致自己非常瘦弱,以至于需要住院治疗。抑郁症患者可能会远离朋友和家人,连续几周甚至几个月无法工作。
适应不良的行为不仅影响人们的幸福感,还会影响人们对生活的感受,甚至导致人们丧失工作及与人交往的能力
但并非所有的障碍都会产生适应不良。比如骗子和职业杀手,他们都明显具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这种行为适应不良吗?
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因为这是他们谋生的方式;而我们则认为他们是异常的,因为他们的行为对社会来说都是适应不良的
图片
《杀死比尔》剧照
3. 统计偏差
简单地把统计上罕见的行为看作异常行为,并不是我们对异常行为的正确定义方式。比如,统计数据显示,天才就很罕见,我们却不认为他们异常。反过来讲,普通感冒就很常见,但它仍然被视为一种疾病
这告诉我们,在定义异常时,我们会做出价值判断
4. 违反社会准则
所有文化都存在规则。当某些人不能遵守这些由法律、传统或道德所形成的规则时,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们的行为是异常的。
例如,当一位母亲溺死她的孩子时,人们立即意识到这是异常行为。对宾夕法尼亚州的阿米什人来说,开汽车或观看电视节目是极不正常的行为,但我们都知道,这两项活动其实是宾夕法尼亚州绝大多数居民的日常行为。
所以,对这些行为的判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违规的程度和频率
图片
《沉默的羔羊》剧照
5. 社交不适
并非所有的规则都是明确的,但是如果一个人违反了某一不成文的社会规则,周围的人就可能感到不适或不安
想象一下,你坐的公共汽车上,大多数的座位都空着,某人却直接坐在了你身旁,你会有什么感觉?
这个人其实没有违反任何正式的规则,但是你却会产生社交不适感:为什么这个人有那么多空位置不坐,非要坐在我的旁边?
换言之,社交不适是我们识别异常的另一种潜在方式。但同样,这些行为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际环境。比如,这个人是你的熟人,那他没有坐在你旁边才会显得奇怪。
6. 不合理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预测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如果坐在你旁边的人突然无缘无故地大叫,你可能会认为这种行为是异常的。
就像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言语和行为常常是混乱且不合理的,这样的行为也可能是双相障碍躁狂期的一个症状。
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对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控制自己行为的评估。
7. 危险性
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险的人被认为是心理异常的,这似乎相当合理。
但是,和其他异常因素一样,如果我们把危险当作异常的唯一特征,就会遇到问题。比如战斗中的士兵、开车技术极差的司机,他们都有可能对他人构成危险,但我们并不会认为他们患有精神疾病。
还有那些有危险嗜好的人(如喜欢极限运动或饲养毒蛇),这类人常常会对自己构成一定的危险,但我们也不会视这些人为精神病患者。
反之,我们也不能假定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人就一定具有危险性。
最后,值得特别说明的是,异常行为的界定总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判断,这意味着文化在评判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0 年之内被认为是异常或反常的行为,有可能在 10 年或 20 年之后就被世人认可了。所以,精神障碍的研究还需要不断地适时更进
去除偏见,从认知开始
分类的优点和缺点既然定义异常是如此困难和具有争议,我们为什么还要下定义呢?
原因很简单,从最基本的方面讲,分类系统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命名系统,这为临床医生和研究者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语言,以及复杂临床特征的简称
分类系统的另一个优点,是让我们能以更有效的方式来建构信息。例如,多数分类系统会将一定程度上相关的诊断放在一起。在 DSM-5 中,焦虑障碍的章节包括了有恐惧和焦虑症状的所有障碍(如惊恐障碍、特定恐怖症和场所恐怖症)。
图片
《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剧照
另外,精神障碍的分类具有社会和政治意义。简单地说,分类系统划分出了精神卫生专业人员解决问题的范围。在纯粹实用的层面上,分类定义了哪些情况属于精神障碍,由此可以确认保险公司的赔付范围。
尽管世俗的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有所改善,但被诊断为患有精神障碍的人,可能还是会遭遇世俗偏见所带来的歧视,即污名化。
可能很多人都曾经用“疯子”“精神病”“神经病”来描述某人,这类歧视性用语会对精神障碍的患者产生严重的伤害。
尽管目前精神卫生领域在学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水平往往还是非常低。
与污名化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刻板化
因为我们可能听说过某些精神障碍会伴随异常行为,所以当我们遇到某个被诊断为精神障碍的人时,往往会自动做出错误的推断,认为他一定会有那些异常行为。
图片
《飞越疯人院》剧照
而标签化可能会使污名永久化。一旦某人因为某些症状而被诊断为患有某种精神障碍,那么人们往往会对其贴上标签,即使此人后来痊愈,这样的“诊断标签”还是难以去除。
但是,我们需要牢记,疾病的背后是一个真实的人,这一点非常重要。
以前,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经常用“精神分裂症”或“躁狂抑郁症”来描述患者。但是,现在人们普遍认识到,使用以人为本的语言,将他们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或“双相障碍患者”更为准确,也更加尊重患者。
变态心理学是充满魅力的心理学领域,因为对于那些我们不能理解和有疑惑的行为,只有先了解,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接受
长销73年的心理学经典教材
《变态心理学》(第18版)
-End-
2021.11.13
编辑:桑桑 | 审核:Yoy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