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监会现场检查过程,重点解读存货收入案例

 gzcpalgvwf5dya 2021-11-14

10月15日发布,广东注协同证监局编制了《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监管案例集》

汇总了现场检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苏文进行了整理,以案例+总结的形式展示,方便大家理解。

建议大家关注两点,第一,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都是集中在哪里?第二,他们是如何发现的?通过换位思考,逐渐提高自己的能力。

本文主要分以下几大部分:存货科目主要问题、关联方、收入科目主要问题、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忽视报警比率、应收账款主要问题、以及其他审计中常见问题。

01

存货

 
案例1 在对零售业务相关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测算时,未考虑服装行业产品更新快、当季新款与过季旧款价格差异巨大的情况,统一以当年12月份的平均销售单价测算可变现净值。K所对这一问题未予以适当关注。

苏文总结:实务中我们一般是资产负债表日后的平均销售单价进行测算的;同时注意产品的特点,不仅是服装行业产品更新快,像电子产品行业也是更新换代很快的,超过一年没有卖掉的,基本都只能低价处理。所以存货科目需要重点关注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取数来源。存货跌价测算不准直接影响账面价值是否准确。

案例2 发现审计计划针对存货的计价与分摊认定,执行了相关程序获取审计证据,但是实际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案例3 同时发现未对部分子公司存货进行监盘。存货截止性测试程序执行不到位。制定的存货截止性测试程序为抽取截止日前5张出入库单进行截止测试。但实际未抽取5张,截止性测试程序执行不到位。

苏文总结:存货监盘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看看其他两个关注点,第一个是审计计划和实质性程序底稿不一致。工作中大家经常是审计计划上年抄过来,没有认真修改,加上今年存货成本底稿的人也换了,好多底稿都不开,结果就造成审计计划和实质性程序底稿不一致。

第二个点就是存货成本的归集分配、发出计价,需要我们按照企业的核算方法去检查复核。

截止测试就是看看有没有把去年的业务做到今年的,或者今年交易延后做账到去年了,所以时间上来说就是以基准日为界限,一般前后10天,如果没有发生交易,就扩大到前后20天,不超过30天。

金额上来来说尽量选大金额,但是有时候基本没有交易发生,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小金额;笔数抽4,5笔,就够了,只有发现有跨期问题,才会增加抽几笔。

02

关联方

 
案例:A 所执行 B2 公司其他应付款审计程序时,计划了解关联交易事项及应付款项的原因、检查相关合同等相关文件资料,但 A 所没有取得关联方相关合同资料,也未说明相关原因。

苏文总结:主要的关联交易,不能因为是关联方,就不管了,还是要比照非关联交易检查,比如合同付款条件,定价情况,发货回款情况,信用期这些都还是要看看。

实务最怕的是明明关联方,但是我们没有识别出来,这里介绍给大家一些方法。银行打印的信用报告里面有关联方清单,可以和已经发现的关联方对比看下,看看是否有遗漏。

企业管理层和治理层的利益冲突声明,这个国企一般会有,上面会列示董监高控制的主要主体;还有其他应收款应付款里面频繁的往来借款,再比如被审计单位购买的人寿保险单。

03

收入

 
案例:执行 D 公司 2018 年度营业收入审计程序时,未按照审计计划中“计算本期产品的毛利率,与上期进行比较,分析各期之间是否存在重大波动,并查明原因”的审计程序执行。

在个别月份明显出现毛利率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未对毛利率发生波动的原因进行核实,也未获取相关证据。

虽然会所已将收入确认作为关键审计事项,未发现子公司未按照公司年报披露的互联网营销业务收入确认原则和方法以经媒体平台确认的客户实际消耗数为基础确认收入、结转成本,而是以客户的充值数进行对账并确认收入、结转成本,从而导致收入、成本计算不准确。

总结:收入毛利率分析两个点,第一是企业月度和年度的分析,第二是同行业对比分析;重大变化实务中是以30%为界限,达到30%就是重大变化。

收入确认政策,大家目光都集中在上市公司,常常忽略子公司,不仅仅是收入确认政策,还有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残值率,应收账款减值等这些地方,都容易出现子公司和母公司不一致情形。

04

长期股权投资

 
案例:B公司母公司报表中列示对子公司 B1公司长期股权投资1,200万元,但子公司B1公司连续三年亏损,且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的净资产为-56.84万元,A所认为对该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迹象。

但B公司管理层未对该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也未提供足够的审计证据对该子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与确认以消除审计机构的疑虑。

苏文总结:就是通过投资单位连续亏损,加净资产为负数,即资不抵债的现象,发现长期股权投资应该提减值了。

05

忽视报警比率

 
案例:A 所未对分析指标触及设定的“报警比率”采取进一步审计程序;此外,其在执行 B 公司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未执行毛利率与同行业比较审计程序。

苏文总结:对于当期月度间、上下年度间毛利率等指标重大波动的,需要询问企业管理层,先了解原因,然后将管理层的答复与对被审计单位的了解以及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其他审计证据进行比较,以印证管理层的答复,或者直接针对管理层回复,获取支撑性证据;

如果管理层不能提供解释或者解释不充分,考虑是否需要运用其他审计程序,比如收集行业情况,行业的研究报告,或者看看行业的反馈回复意见,里面有没有涉及和被审计单位相同的问题,别家是如何处理的。

06

应收账款

 
案例:一是未关注到公司大额销售退回情况。C所在对D公司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进行审计时,未关注到公司 2016 年至 2018 年均存在大额销售退回的情况,销售退回的金额分别为 9236.65 万元、3790.78 万元和 4570.22 万元,而是直接确认公司会计处理,审计程序不到位。

二是C所在执行公司应收账款审计过程中未执行制定的“检查原始凭证(比如,期后收款情况、销售发票、运输记录),测试账龄的适当性”审计程序,导致未发现公司因重开发票导致账龄划分错误,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充分;

其中,2017 年少计提坏账准备 146.31 万元,2018年少计提坏帐准备 344.09 万元。三是未对单项重大的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

07

其他问题

 
案例1 A所在B公司底稿的营业收入明细表中记录的审计说明与B公司营业收入的实际情况不符。B公司营业收入函证程序控制措施表中错误记录执行人和复核人姓名。

案例2 A所在执行B公司孙公司B2公司其他应付款审计程序时,记录的审计调整事项与实际情况不符。

这个可能是用的上个项目,或者是上年的底稿,只是改了数据,没有同步改审计说明,这些现象在存货、国定资产的监盘总结特别常见,大家要注意。

案例3 会所在公司年度审计工作中,将公司母公司、两家子公司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但审计工作底稿中未见确定上述重要组成部分的具体判断标准及证据,识别确定重要组成部分程序执行不到位。

案例4 子公司自2017年开展汽车通用底盘、燃料电池等相关业务,该部分业务不属于公司2016年收购子公司所形成商誉的相关资产组。

但公司对收购子公司所形成的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时未辨识并剔除该部分业务对应的资产组,导致2017年年度报告中商誉减值损失的计算过程存在错误。会所没有关注到公司未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执行商誉减值测试程序。

审计业务监管案例集官网:
http://www./Item/18784.aspx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