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国822年42位国君,除了燕昭王,其他的毫无存在感

 思明居士 2021-11-14

燕国,战国七雄之一。燕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在东周的存在感并不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燕国位于战国最北方,而且国力衰弱,很少引人注意。当然,燕国都很少引人注意,燕国的国君更是不起眼了。燕国存在八百多年,一共有42位国君,可以说除了燕昭王,其他的存在感都不强,绝大多数都可以直接忽略。我们今天看一下燕国国君的大致状况。

文章图片1

燕国于公元前1044年建立,到公元前222年被秦国灭亡时,一共存在了822年,可以说时间非常久。燕国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第一代国君燕召公姬奭是周武王的弟弟。燕国的这个身份和鲁国一样,都是周王室的后裔。说真的燕召公姬奭虽然是周武王的弟弟,但感觉周王室待他并不好。燕召公姬奭和周公旦一起辅佐周王室,他辅佐周康王多年,为西周的繁荣奠定基础。不过分封的地方并不好,燕国位于最北方,是苦寒之地,而且还和游牧民族接壤,天天要对抗游牧民族。但不管怎么说,从燕召公开始,燕国算是立国了。

文章图片2

燕国第一代国君燕召公。燕召公这个人还是不错的,能力强,人品好。他辅佐了周成王、周康王两代国君,《诗经》里就有专门歌颂他的篇幅。当然,他虽然被分封在燕地,不过并没有去自己的封地,而是留在镐京继续辅佐周王,他的儿子燕侯克接替他统治燕地。

文章图片3

燕国第二代国君燕侯克。燕侯克虽然是第二代国君,但算是燕国的始祖。前面说了燕召公虽然是国君但没有赴任,管理燕地的是燕侯克。这一点和周公旦的封地在鲁国差不多,都是他们儿子管理。不过燕侯克虽然是燕国始祖,史书上记载的并不多。

文章图片4

燕国的第三代国君、第四代国君、第五代国君、第六代国君、第七代国君史书上并没什么记载,甚至连国君的姓名、生平、谥号都没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燕国当时的实力并不怎么样,影响不大。否则,史书上也不会对燕国连续几代国君都没任何记载。燕国的第八代国君燕侯坤,史书上只记载了名,其他的什么都没有。

燕国的第九代国君燕惠侯。他在位期间,周厉王由于国人暴动被赶走了,不过这和燕国没什么关系。这件事从侧面说明周王室已经衰落了;燕国第十代国君燕厘侯,史书上关于他也没任何记载;燕国第十一代国君燕顷侯,他在位期间周幽王被杀害,我国正式进入东周时期:燕国第十二代国君燕哀侯、第十三代国君燕郑侯、第十四代国君燕穆侯、第十五代国君燕宣侯在位期间,基本上也是没任何记载。

文章图片5

燕国第十六代国君燕桓侯、第十七代国君燕庄公在位期间,北方的游牧民族山戎不断进攻燕国。燕国先是迁都其他地方,后来被迫向齐国求救。如果不是齐桓公支援燕国,燕国估计就灭亡了。燕国连北方的一个小游牧民族都对抗不了,说明燕国国力确实不行。

文章图片6

燕国第十八代国君燕襄公、第十九代国君燕前桓公、第二十代国君燕宣公,史书上都没什么记载。第二十一代国君燕昭公在位期间,燕国国力开始上升,燕昭公在公元前573年至前555年在位。此时正值春秋时期,燕国国力虽然上升,但还没有成为大国,估计也就是二流国家的水平。

燕国第二十二代国君燕武公、第二十三代国君燕前文公、第二十四代国君燕懿公,史书上也没什么记载。第二十五代国君燕惠公在位期间,被大臣一起赶走了,逃到了齐国。这件事能说明一件事,燕国的君主权力并不大,否则国君也不会被大臣赶走。

燕国第二十六代国君燕悼公、第二十七代国君燕共公、第二十八代国君燕前简公、第二十九代国君燕献公、第三十代国君燕孝公、第三十一代国君燕成公、第三十二代国君燕闵公、第三十三代国君燕后简公、第三十四代国君燕后桓公在位期间,史书上也没任何记载。此时秦国都已经进行商鞅变法过了,而燕国却还是没任何记载。看样燕国的国力还是太弱,不敢招惹任何人。当然,燕国虽然不像魏国、秦国那样突然崛起,但实力也在慢慢上升,否则后来也不会称王。

文章图片7

燕国第三十五代国君燕后文公。燕后文公在位时,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这件事燕国有参与。公元前334年,燕国和赵、韩、魏、齐、楚五国联合组成合纵联盟讨伐秦国,结果失败。虽然失败了,但这是燕国第一次参与战国之间的战争。同样是战国七雄,不得不说,燕国确实太低调了。

文章图片8

燕国第三十六代国君燕易王。看名字就知道,燕国国君开始称王了。估计很多人都有点懵,燕国从出现到现在没任何作为,莫名其妙就称王了。谁都不知道燕国哪来的实力。燕易王在位期间,齐国占领了燕国一些城池,后来在苏秦的游说下又还回去了。

燕国第三十七代国君燕王哙。燕国这个国君还是很有意思的,他的行为让燕国彻底在战国露脸了。燕王哙觉得子之不错,于是把王位禅让给子之。不知道燕王哙怎么想的,是真的是任人唯贤还是怎么着,居然把王位传给了外人。子之肯定愿意,不过燕王哙的儿子们不干了,到嘴的肉都跑了,怎么可能愿意。于是这些人开始发动叛乱,不过这些叛乱最终还是被手握大权的子之平定了。

文章图片9

燕国国君子之。之所以没把他算成第38代国君,主要因为他也不是燕国王族的人,虽然是国王,但还是外来人。子之平定燕王哙儿子叛乱的时候,齐国趁机率兵进入燕国,占领燕国并开始统治燕国。说真的,从这里也能说明子之真的不怎么样。人家燕国自己玩得好好的,现在传给了他,到他手里就灭亡了。

文章图片10

燕国第三十八代国君燕昭王。燕昭王是燕国最亮眼的王,他在位期间燕国国力达到了顶峰。齐国占领燕国的时候,赵武灵王把在赵国为质的王子职送回燕国,他就是后来的燕昭王。燕昭王回到燕国称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恢复国力然后向齐国报仇。后面就是乐毅来到了燕国,燕国在乐毅的主持下进行了改革。之后乐毅带着燕国和三晋及秦、楚的军队一起进攻齐国。占领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齐国国君齐湣王都战死了。此时燕国国力达到顶峰,一直默默无闻的燕国居然能灭亡齐国,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文章图片11

燕国第三十九代国君燕惠王。同样谥号为“惠”,燕惠王和秦惠王、赵惠文王相比差远了,倒是有点像魏惠王。他在位期间正值燕国占领齐国,结果因为他猜忌乐毅让齐国有机会趁机反攻并复国,燕国丧失了优势。关于燕惠王,史书上除了记载这件事并没记载其他事。

文章图片12

燕国第四十代国君燕武成王。虽然谥号里有“武”,按理说开疆拓土是正常的事。不过关于燕武成王,史书上记载的并没多少。只是说他在位期间,齐国进攻燕国的中阳。燕国第四十一代国君燕孝王,由于在位只有三年,并没有做什么事。

燕国第四十二代国君燕王喜。燕王喜是燕国的末代国君,他对赵国的灭亡要负主要责任。燕王喜一辈子做了两件主要的事,两件事都加入了燕国灭亡。第一件事就是不断进攻赵国。长平之战后,赵国国力衰弱,燕国趁机进攻赵国想要占点便宜。当时的赵国刚经历大战,按理说应该休养休息。由于燕国的不断进攻,导致赵国没时间休养,所以国力越来越弱。也正因如此,秦国后来才会如此容易灭亡赵国。赵国灭亡之后,再也没诸侯能抵挡住秦国的进攻,距离燕国灭亡也就不远了;第二件事是荆轲刺秦。虽然这件事是太子丹一手策划的,但和燕王喜绝对有关系。这件事让秦国有了进攻燕国的借口,再一次加速燕国的灭亡。说他应该对燕国的灭亡负责,一点都不亏。

文章图片13

这就是燕国的四十二代国君。燕国的这些国君加起来,介绍没有秦国、楚国、齐国等任何一个名气大的国君多。除了燕召公、燕昭王、燕王喜,其他国君史书上几乎没任何记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国君记载居然如此之少,这可以说非常少见。

参考资料:

《史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